設置

第二百二十一章 安祿山封王

  李隆基感嘆道:“若夢祈為男兒身,這帝位,我真是忍不住想交給她才好。”

  李隆基這話,讓宦官,宮女們連忙低頭,裝作什么都聽不到的樣子。

  高力士倒是不在意,他笑道:“可惜小萬春是個女子,不過,這平南伯,倒真是一個人才,老奴問了小萬春,她說這些東西都是平南伯教他的,依老奴看,坊間傳言的平南伯有宰相之才,倒也不假。”

  “宰相之才嗎…”李隆基聽到這話,心中一動,或許…

  不過,那念頭只是在李隆基心里轉了轉,便暫時放下了,李泰初,還太年輕,或許自己百年之后,自己的兒子李亨,可以按自己的設想那般。

  無人知道,李隆基剛才在心里想了什么…

  李隆基看向高力士,道:“以后,每天送報紙來吧。”

  這是自上次李白文章惹怒李隆基以來,李隆基第一次要求每天送報紙過來。

  高力士點點頭,滿口答應,然后繼續說道:“圣人,南海郡的港口已經初具規模了,只是鐵路尚且未修建好,恐怕還要一兩年,或者是更多的時間,從長安到南海郡的鐵路才能修好。”

  李隆基點點頭,道:“無妨,這件事情你決定便是,朕先走了。”

  “是。”高力士目送李隆基離開后,也徑直離開了。

  此時,李泰初正在南海郡大興建設,根本顧不上長安的事,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一些本來應該發生的事情,也在發生著。

  自去年以來,水旱災相繼,關中一帶大饑,可如今的兩個宰相,一個陳希烈,一個李林甫,可都不是管事的人,讓他們管這些事情…

  如今災情倒也不嚴重,不過再過幾個月,那就說不定了…

  按記載,天寶十三年秋天,關中陰雨連綿兩個多月,到時候,關中勢必將迎來一場重大的饑荒,田地里面的禾苗大部分都要被泡死,也不知道有多少房屋被壓塌,使百姓流離失所。

  而李泰初,他并不知道這件事情,哪怕他看過的書挺多的,可是這種事情他怎么會記得?

  史書上面也不過是寥寥數語,寫了幾句關中大饑罷了…

  史書上的寥寥數筆,也不知道是多少人的一輩子,多少人的生死…

  不過還好,他和長安一直保持著緊密的聯系,同時,他雖然不知道這件事情,但是他阻止了另外一件事情的發生。

  史書記載:天寶十三年(七五四)二月二十三日,安祿山入朝奏請說:臣所部將士討奚、契丹、九姓及同羅等,功勛甚多,乞不限常格,超資加賞,仍寫告身付于臣軍,授與將士。

  于是安祿山部下除將軍者五百余人,中郎將者二千余人。

  祿山預謀反叛,欲以此收將士之心。

  三月一日,安祿山辭歸范陽,玄宗解御衣賜之,祿山受之,既驚且喜,遂疾驅出潼關。

  然后乘船沿黃河而下,命船夫執繩板立于岸邊,十五里一換,晝夜兼行,一日數百里,過郡縣都不下船。

  從此凡有告安祿山反者,玄宗皆縛送范陽,于是人皆知祿山要反,但無人敢說。

  這件事情,就是安祿山在謀反前做的最后一件事,那就是以藩將代漢將。

  這件事情之后,范陽,平盧的軍隊徹底落入了安祿山手里,他讓軍隊往東,軍隊就絕不會往西,也是因為這件事情,安祿山才斷然反叛,同時獲得了平盧,范陽上下的一致支持。

  這件事情,李泰初會讓他辦成?別開玩笑了好不好…

  安祿山入朝請藩將代漢將的那天,以吏部侍郎韋見素為首的大批官吏,以及左右相陳希烈和李林甫,皆上書表示反對。

  李隆基無奈,本來想答應的他只能放棄了這一舉動。

  安祿山則是憤怒不已,他得知這個消息后,差點把大開殺戒,把自己府邸里面的奴仆殺得一干二凈,最后雖然被勸住了,可是安祿山府邸的奴婢起碼消失了二十幾個…

  安祿山無奈,只好跑去大明宮哭慘。

  肥胖的安祿山跑起來不讓人覺得他有三百斤,反而十分敏捷。

  他從含元殿廣場一路跑到珠鏡殿,漫長的距離,讓他手腳發軟,滿頭大汗,他到達珠鏡殿后,一見到李隆基,就癱軟著跪了下來。

  他嚎啕大哭,向李隆基哭訴道:“阿爺!朝堂上下看我是胡人,就如此對待我,實在是不公!天地可鑒,我對阿爺忠心耿耿,對阿娘也是尊敬有加,如今宰相辱我也罷,那韋見素,不過一個小小的吏部侍郎,居然說我為藩將請功是想謀反!阿爺明鑒,我怎么可能謀反啊!我愿以死,向阿爺以證清白!”

  說罷,還沒等李隆基反應,安祿山就一頭往旁邊的宮柱上面撞去,“碰!”的一聲,只見安祿山頭破血流,生死不知。

  李隆基頓時大急,他連忙說道:“快,讓御醫過來!”

  醫生們很快就過來了,不多時,安祿山便醒了,他看到一臉關切的李隆基,頓時又抽抽了起來。

  他哭道:“我該死啊!我讓阿爺擔心了!阿爺請賜我死罪啊!”

  “哎,你我父子,何必說這些!”李隆基見這一幕,眼中有了幾絲淚花,他拍了拍安祿山的后背,安慰道:“我兒吾憂,朕封你為宰相便是。”

  安祿山大喜過望,連忙謝恩,而李隆基則是讓人擬制,然后,高力士交給李隆基的一封信,改變了李隆基的想法。

  信是李泰初寫的,上面寫道:“安祿山雖有軍功,但目不識丁,怎可為宰相?若如此,四夷必有輕我大唐之心!若圣人真想封賞,不如封安祿山為親王,將封地放到嶺南,想來朝堂上下,必不會再說閑話。”

  李隆基看罷,驚訝不已,封安祿山為相之事,乃是他臨時起意,李泰初怎么會知道?

  想到這里,李隆基心中多了幾分忌憚之意,不過他仔細想了想,還是改了詔書,封安祿山為楚王,封地放在了古楚國之地。

大熊貓文學    搶救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