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上對馮一平,和他那本書的抹黑聲,漸漸淡了下來。
無它,無論是那些發文抹黑馮一平的人,還是刊登這些文章的報紙,都希望馮一平能站出來反駁,你來我往的,那才熱鬧,那才有效果。
奈何,一個巴掌拍不響,馮一平這個二十歲的大學生,太能沉住氣,完全不按常理出牌。
那些專家教授們,看自己費盡心思寫出來的文章,得不到馮一平一句話的回應,堅持了沒幾次,就自己敗下陣來,因為發表這樣的文章,不但沒稿費可拿,反倒還要花錢的。
有幾個在心里暗罵,“見了鬼了,這個年紀的年輕人,不是火氣最大嗎?怎么面對這樣的批評聲,都可以無動于衷?”
呵呵,他們真不知道馮一平是誰,不知道馮一平有多么雞賊,想讓他陪他們在報紙上對罵,抬高他們的知名度和身價,做什么美夢呢!
可是,他們做的最大的美夢,就是當馮一平是好欺負的!
嘿嘿!難道他們忘了,年輕人的火氣,真的很旺嗎?挨打挨罵卻不還擊,真不是他性格。
如果真的是學術探討,那還罷了,但既然他們的用心是想借馮一平博名聲,馮一平同志,怎么可能當這些事沒發生?
特別是有些人的文章,并不是針對馮一平的那本書,而是針對馮一平個人,這樣的人,也就這么放過,也不整治一番,哪有那么便宜的事?
雖然爸媽從小教導。為人處事要“人敬我一尺,我敬他一丈”,馮一平自己還補充了兩句,“人踩我一腳,我踩他十腳”。
有些事。馮一平不是不做,而是不會按他們期待步調來做,至于怎么做,主席他老人家說得對,敵進我退,他還說。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于是,在那些抹黑的人無奈停止了動作之后,馮一平的反擊戰,這才拉開序幕。正是樹欲靜,而風不止。
序幕的開端,是羊城的大成律所,又接到了馮一平兩個隱秘的調查委托。
沒多久,幾份報紙上同時發表了一篇文章,詳細的報道了自稱成功學第一人成大師的人生軌跡,揭開了他精心粉飾和包裝的一層又一層外衣。
簡單說,就是混跡國外多年。始終一無所成,不得已,到寶島找機會。不料,這一被逼無奈之舉,反而成了他最好的機會。
他出的書里,他舉辦的培訓課程里,類似號召素不相識的學員擁抱、使用的話語相互鼓勵,在實踐中。執著的電話問候、拜訪、傾談和換位理解等這些夸張、外化的溝通方式,極大的震撼了習慣于用中國傳統方式溝通的人。
他們會震驚、嘆服、小心翼翼地嘗試。繼而從中收獲從未有過的精神快感,最后成為他的擁躉。因此,成大師的書,登上了寶島的暢銷書排行榜,他培訓班的費用,也水漲船高。
然而,成大師并不滿足于出書和單純上課賺來的錢,與一些學員建立起信賴感之后,伙同他人,捏造了一個項目,然后,以這個項目的為由,向這些其實比他更成功的學生融資近半億。
可以想見,這些投資當然很快打了水漂,大師鼓吹的項目,很快爛尾,但成大師此時不但不兌現之前歸還本金的承諾,還把其中的一些學員告上了法庭…,讓那些本來找他學成功學學員,先切身體會了一把什么是失敗。
不夠,雖然撈了一筆,但鬧到這個份上,他在寶島的牌子,也算是砸了,不過沒關系,他剛好轉戰市場潛力更大的內地,依然是復制他之前的那一套。
這篇報道一出,成大師成功的登上了頭條,然而,就像馮一平不喜歡在娛樂版上頭條一樣,成大師自然也不愿意因為人品的問題上頭條,因為人品問題,是他的七寸。
以導師的身份,道貌岸然的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結果學員發現他原來就是一個滿嘴謊言,人品非常惡劣的家伙,那誰還會上他的課?
任成大師如何辯白,如何叫囂起訴,紙終究包不住火,雖然現在的網絡上,獲取相關的信息不像后來那么方便,但內地和寶島之間,往來的人很多,有心人一打聽,就能得出這篇報道的真假來。
很快,這位宣稱不為自己,而要把畢生精力,致力于幫助十三億國人,人人都成功、并且已經成功的讓上他課程的人,三個月之內,賺到了100萬、短時間就紅遍大江南北的成大師,無可奈何的銷聲匿跡。
至于另外一位想踩馮一平上位的“國學應用大師”,更沒好到哪里去。
同樣,有幾份報紙刊登的文章,詳細的剖析了“大師”語焉不詳,撲朔迷離的履歷。
年輕時到南方打拼,毫無建樹,卻被傳銷集團所吸引,他抽身之后,覺得這一行大有前途,前往東北發展自己的傳銷事業,后被警方通緝追捕,于是又逃到南方,隱匿幾年,風聲過去之后,改名換姓,通過一系列包裝,就成了“國學應用大師”。
這篇報道一出,瞿大師連站出來反駁都沒有。
兩天后,他的培訓機構,已經人去樓空,而瞿大師,這時已經身在香港,籌謀東山再起的同時,和那位成大師一樣,一直想不清楚,怎么就會有人這樣和自己過不去呢?
他們是做夢也沒把自己遭遇的這些事,和他們之前想踩著上位的,迄今為止,一言未發的那個大學生聯系在一起。
這兩個人好收拾,但是那些專家們,馮一平則費了一些功夫。
自己當然不會出面,那樣正中他們下懷。
原本他想著,是不是在學校里找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為自己發聲一次,碾壓那些想出名的所謂“專家”一把,考慮再三之后,他放棄了這個方案。
一是在外人看來,清華大學的教授發表反駁的文章,有護犢子的嫌疑;二來,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一般也不會主動參與這些論戰,而馮一平也不想破壞自己在老師們心目中的好學生形象。
最后,在商務印書館即將出版藍海戰略之前,上海一家研究所的一位有自己的財經專欄,又經常上電視的知名專家,在報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
當然,讓該專家發表這樣的文章,馮一平也算小小的出了一點血,導致他那兩天,情緒有點低落。
不過,因為有報酬,這位專家詳細的讀了馮一平的那本書,并且參考了馮一平提供的一些思路,寫出來的文章,很有說服力。
他一一分析了藍海戰略的幾個特色,最后得出藍海戰略的核心,就是創新,不點名的批評了那些危言聳聽,甚至制造文字暴力的不知名專家的觀點。
那些不知名,但想出名的專家,好容易得到了反應,當然不會偃旗息鼓,正準備在報紙上扯上幾個回合,這時,有場外選手入場幫忙,好幾家國內知名公司的老總,在報紙上發表了推崇藍海戰略的文章。
知名企業家的推崇,比知名專家的文章更有說服力,這等于是兩面夾擊,羅、馬那一路的專家,等于被人左右開弓,臉被打得啪啪響。
不但沒有成功的刷一刷名氣,圈內的名聲,反而比之前還臭一些。
這是哪位天使大姐派來幫我的呢?馮一平實在有些想不通。
然后他接到了一個電話,商務印書館打來的,原來這些場外選手,就是商務印書館活動的結果。
掛了電話,馮一平不由自主的贊了一句,“這才是好隊友啊!”
而且,背景深厚,資源豐富的商務印書館,他們的動作不止如此,為了宣傳這本書,他們已經為馮一平安排了一些列的電視采訪,而第一家,就是首都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