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威武館門口,吳立松指著馮四海破口大罵:“王八羔子,算我瞎了眼,認識你這個無情無義的玩意。馮四海,別假惺惺再裝好人,從此往后你我一刀兩斷!寧兒,咱們走!”說完這句,吳立松怒氣沖沖甩手就走。
看著地上被扔的到處都是的銀錠,馮四海和他身后的阿健都臉帶無奈。而門口停留著一位不到十歲的少年,他名叫孫寧,是吳立松的徒弟,同樣是表情尷尬。看了一眼身后,孫寧向馮四海和阿健跪下,磕頭道:“馮師伯,師兄,師父是無心之語,您千萬別動氣。”
“嗨!”馮四海苦笑搖頭,把孫寧扶起,摸了摸他的腦袋,“我還能生啥氣啊?能不知道立松的脾氣嗎?阿健,快把地上都收拾收拾,等會兒讓寧兒都帶上。”
“師伯,這不成。”孫寧露出為難表情,“師父絕不會收,會挨罵的!”說完這句,孫寧又行了個大禮,接著飛奔著去追趕吳立松。
目送著那師徒倆離開,阿健就忍不住埋怨:“師父,吳師叔怎么這樣?您都送了二百兩,他反而是反目為仇?好心當成驢肝肺?”
馮四海笑了笑:“立松啊…?呵呵,不提他了。”
“那要不要再派人追上去?送些盤纏?要不然,外面有啥風言風語,您的名聲也不好聽。”
馮四海又搖了搖頭:“剛才寧兒說的沒錯,立松就是頭倔驢。他非但不會收,反過來還會埋怨咱看不起他。這事暫時就這么了了。哎——!立松這脾氣啊!幸好寧兒還很懂事。以后慢慢來吧!”
其實馮四海心中也有著不小的郁悶,他與吳立松說關系近,也不算很近,但說關系遠,那也不算很遠。無非馮四海的祖父與吳立松的師公是師兄弟,馮四海年輕時闖蕩江湖,恰好與吳立松攀上關系,當時頭一熱就結拜為異性兄弟。隨后來來往往交往過幾次,就是那種很尋常的交際來往,但也沒有更加深入的關系。
吳立松是北直隸河間府滄州人。他屬于那種好面子,又好出頭的江湖人,比較喜歡被人捧。因為在當地名氣響、輩分高、武藝高,花錢豪爽,一般都會賣他三分面子。于是在當地鄉間,他就成為了江湖談判時候和事佬的那種角色。
在三個多月之前,吳立松又主持的這樣一場江湖談判。現代人一般都知道,滄州有個別稱——武術之鄉。并非是滄州人覺悟有多么的高,對傳播中國傳統武術文化有什么興趣,主要是因為這里有長蘆鹽場,私鹽泛濫,江湖爭斗頻繁,為了錢就很有動力練武。其實就與現在的井家莊情況有些類似。
不過這也體現出南北方文化差異。南方的揚州喜歡用錢開道,收買官府力量進行明爭暗斗,喜歡玩陰的。而北方的滄州基本就是不服就干。赤膊上陣,直接就砍服你。
而吳立松主持的就是這么一種談判。
然而在談判中,就出現了意外。事實證明,北方人也不完全是肌肉男,偶爾同樣會玩陰的。具體的過程就不多說了,反正明里達成協議,在吳立松面前拍胸脯保證,暗地里動手,趁對手不備,或殺,或勾結官府把對手抓進牢里。可這么一來,吳立松的面子就擱不住了。
吳立松向來在滄州被捧慣了,更可悲的是,他自己還當真了,真以為自己是可以隨便指手畫腳的大佬。于是立刻出面,對那個勝利的那一方嘰里呱啦的提出一大堆要求,沒想到這些人根本就不鳥,直接就把他轟了出去。
到了這時候,吳立松還沒想明白,以前別人給他面子,也基本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真碰上私鹽那樣利益極大的事,可能就看面子嗎?或者被你幾句話嚇唬住?更不用說,吳立松還一副盛氣凌人的模樣。說實話,僅僅就是轟出去,那已經很給面子了。
可這么一來,吳立松立刻就炸了。他到處找朋友想要找回場子。可以往在滄州認識的那些朋友全都是避之不及,屢屢推諉躲開。最后,吳立松在本地實在是找不出辦法,一怒之下,更犯了執拗,就想到名聲很響亮的振威武館,隨后連夜動身,帶著徒弟孫寧就到井家莊找結拜大哥馮四海來了…
了解這些后,像馮四海這樣的老江湖肯定手段圓滑。二話不說,先給了吳立松二百兩銀子,并且還答應給親筆信,由振威出面去求個情。
說實話,馮四海內心是崩潰的。非親非故,你吳立松吃飽了撐的嗎?那些被殺被抓的人關你屁事?難道就為了你自己一個面子嗎?
不過有些事根本沒法說,既然吳立松已經求上門,那就想辦法解決吧!二百兩銀子加一封親筆信,可能起不了什么大作用,但把那些被抓的人從衙門中救出,送到外地安置,這點應該還是能做到的。
畢竟從那些人的手段可以看出,他們也沒有把事做絕的想法。要不然,會輕描淡寫的就抓人嗎?牢里弄死幾個人就很難嗎?有振威武館這個臺階下,再用銀子在衙門上下打點,基本這事就會解決。而吳立松同樣保住面子。起碼江湖上會稱贊一聲“義氣”吧?
可萬萬沒想到,這樣的解決方法被吳立松斷然拒絕。他只有一個要求——讓振威武館出手,強勢鎮壓那些人,同時把被抓的人解救出來。
一聽竟然是這樣的要求,馮四海大概腦子被門夾過,才會答應吧?你們滄州的江湖爭斗,憑什么振威武館去管?而且講道理,真說起來,這件事與吳立松也沒絲毫利益上的關系啊?
難道就為你吳立松一個面子,振威武館死傷無數去打一場?而且根本就是師出無名,真到了滄州,那些地頭蛇肯讓振威武館肆意妄為嗎?說不定原先的那些仇家都會聯合起來,共同出手。如果再加上與官府勾結,最后基本會鬧個灰頭土臉的結果。
因此一聽是這樣的要求,馮四海就毫不猶豫的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