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不可置信的看著周銀,沒想到他不僅活著,還長得這么好了。
周銀也不可置信的看著周金,沒想到他哥變得這么老了,還一臉滄桑。
兄弟相見,兩眼淚汪汪,但錢氏情緒比他們外露多了,看到周銀,她就不可自抑的抱著他哭起來。。
這可是她從襁褓中就帶大的孩子啊,她用力拍著他的后背哭道:“我還以為你死了呢,我還以為你死了呢…”
周銀也哭起來,抱著她道:“嫂子,我沒死,過得好著呢,還娶了媳婦。”
他忙將抱著孩子的夏欣扶下車,“嫂子,這是我媳婦。”
他咧開嘴笑,“我還有女兒了。”
周金和錢氏一臉恍惚,好似做夢一樣,感覺腳都踏不到實地上。
七里村整個村都熱鬧起來,村民們聽說周銀帶著妻女回來了,紛紛提了東西來看他。
有拎著一只雞來的,也有拿了十多個雞蛋來的,還有直接裝了一籃子白米過來的…
老周家破敗的茅草院子里擠滿了人。
夏欣抱著孩子坐在一群娘子之中,很有些不自在。
周銀擠進來,從她手里抱過孩子,一手拉了她道:“走,帶你見幾個侄媳婦去。”
“哎呀你急什么,”有人拉了周銀,“知道你心疼你媳婦,但我們還能吃了她不成?”
“就是,就是,讓我們說說話。”
周銀:“嬸子,您有什么話找我說吧,她連我們這兒的話聽不太明白,你們找她說話不是雞同鴨講嗎?”
“行,找你說也行,小銀啊,你是怎么娶著這么好看的媳婦的?”
周銀驕傲道:“我能干啊。”
他大大方方的和眾人道:“我運氣極好,生病后被落在了商州,我岳父一家便救了我,我就賣力干活兒,加上長得還行,我岳父岳母總算看上我,讓我入贅夏家了。”
眾人驚嘆,“你無家無業的,你岳父岳母竟然真的愿意要你入贅?”
周銀:“我長得好看呀。”
大家就去看周銀的臉,再去看臉色薄紅的夏欣,深以為然的點頭。
來的人太多了,錢氏就沒有留他們吃飯,而是打算改日再請。
讓小錢氏等人把客人們都送走,他們周家一家人這才坐在一起說話。
夏欣有點兒拘謹,錢氏也有,妯娌兩個沉默了一下,年齡相差實在大,錢氏就把小錢氏叫來,輕聲道:“你帶小嬸嬸去休息,先做點兒東西給她和孩子填一填肚子。”
小錢氏應下,笑著上前扶起她,“小嬸嬸,我們去廚房坐坐,也不知道你喜歡吃什么,不如我們去看看?”
夏欣往外看了一眼,見周銀抱著孩子還在送客,那是幾個年紀很老的人,應該是長輩,她就沒有反對,起身和小錢氏去了廚房。
終于把所有人送走,周銀抱著孩子和周金回堂屋,“欣娘呢?”
“去廚房了,”錢氏伸手接過他懷里的孩子,她只有六七個月大,圓溜溜的眼睛正好奇的在屋里看來看去,雖然人小,卻一點兒也不認生。
錢氏見了喜歡,抱著她坐在腿上,笑問,“孩子取名字了嗎?”
“沒呢,”周銀道:“她是提早出生的,出生時體弱,他們都說孩子太弱不好取名,免得壓不住,所以我們只囡囡的叫著。”
錢氏就摸著她有些干枯的頭發點頭道:“是不該取,等她再大一些,滿了周歲再取名。”
周金悄悄看了一眼廚房,小聲道:“名字能不能我們取?”
周銀好奇,“大哥你有合適的名字?”
“沒有,但可以上道觀去請名,”周金道:“她已經是姓夏了,這名字當然得我們家這邊取才好。”
周銀:…
錢氏都忍不住道:“誰與你爭這個?”
“怎么不爭?以后這孩子要是知道她的名字是我們家這頭取的,那也會對我們感情深厚些。”
錢氏不理他,忙問周銀,“你岳父岳母也同意你們回家來?能在家里呆多久?”
周銀情緒有些低落,“他們都病逝了,就是因此我才帶欣娘回來的。”
他道:“我想和她在家中住上兩年,等她好一些我們再回商州去。”
周金眼睛大亮,小聲道:“那怎么不住在家里?”
錢氏瞪了他一眼,周金聲音越發低,不過還是道:“本來就是嘛,我又不是要反悔入贅,就是他們家那頭沒人了,住在這里,有大郎二郎他們在,好歹有個照應…”
周銀道:“哥,商州那邊還有田地、房產和鋪子呢,還有祖墳,總不能斷了祭祀。”
錢氏:“你的命是他們家救的,既已入贅,你就得守諾,以后好好對你媳婦,為夏家綿延子嗣。”
周銀無視郁悶的周金,笑著點頭,“是,我聽嫂子的。”
老周家的日子并不好過,房屋還是以前的老房子,這幾年建了幾間茅草屋,低矮狹小,還有些潮濕。
周銀一邊嫌棄一邊心疼,低聲問周二郎,“這幾年家里日子不好過?”
周二郎不好告訴他家里為了給母親治病,把找他的路費給花光了,便道:“為了給我們娶媳婦,錢都花光了。”
周銀嘖嘖問道:“窮成這樣,侄媳婦他們是怎么看上你們的?”
周二郎便往外看了一眼,確認沒人后便小聲道:“我媳婦是我騙來的,老三的媳婦是因為他岳父岳母看中他能吃苦,又能干,還老實,所以答應的。”
周銀:…
周銀把車上的被褥抱下來鋪在床上,這才去找夏欣。
他把女兒放在被子上,讓她自己趴在上面慢慢挪動,和夏欣道:“委屈你了,過兩天我就找村長批一塊地建房子。”
他們家貴重的東西,固定資產在商州,其余的,除了現銀外,都在商隊運輸途中。
周銀把車上裝錢的箱子取下來,里面的錢也不是很多了,但建房子還是綽綽有余的。
他和夏欣商量道:“我是兄嫂養大的,這次回來,一是探親,二來,我也想幫一幫他們,所以我想給他們建一棟房子。”
他道:“到時候我們也在旁邊建一間小院,這樣兩家可以互相照應,以后就是我們回商州去了,他們也能幫我們照看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