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2601章同意

  皇帝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道:“民為本,朕自然有準備的。”

  魏知這才沉默了下來。

  皇帝一見他做了退讓,立即擼起袖子看向蕭院正和周滿,壓抑著興奮道:“來,兩位卿家上來給朕看看吧?”

  滿寶抬起頭來,就正好和蕭院正對上目光,倆人都有些無奈,只能上前。

  滿寶特別尊老,而且蕭院正是上司,自然他先把脈,于是打死不先上前,牢牢的站在他身后。

  蕭院正無奈,只能上前給皇帝請脈。

  大家都目光炯炯的盯著看,有幾個特別反對皇帝親征,比如禮部李尚書之流,就腳步微移,移到皇帝的側邊,正好和坐在凳子上請脈的蕭院正面對面。

  他使勁兒的給他打眼色。

  蕭院正看見,干脆微微閉上眼睛,半仰著頭給皇帝搭脈。

  其實根本不用搭,前天他才給皇帝請過脈呢,秋高氣爽之時,皇帝身體好著呢。

  半晌,蕭院正收回了手,起身站到了一邊。

  滿寶看著蕭院正,希望他能先開口說點兒什么,但蕭院正只掀起眼皮看了她一眼,便示意她趕緊上前。

  滿寶無奈,只能收回目光,坐到小凳子上,將皇帝的手放在案上輕輕地搭了上去…

  半晌,滿寶也起身站在了一旁。

  大家都看向倆人,用目光迫害他們,以期達到自己的目的。

  滿寶看著蕭院正。

  蕭院正這才將皇帝的脈象如實的報告出來。

  趙國公有些不耐煩,直接問道:“您就直接說陛下的身體能不能御駕親征吧,你說這么多,什么脈圓,脈潤的,我們也聽不懂呀。”

  蕭院正:“…不是脈圓,是脈實,罷了,說了你也不懂,但我想,魏大人和李尚書皆學識豐富,應該懂的吧?”

  當下文人,誰讀書的時候不順著看一本《黃帝內經》?就算不鉆研,也把不出脈來,但辨脈還是做得多的,我都告訴你脈實有力,潤無凝滯了,你還聽不懂?

  反正皇帝是聽懂了的,立即叫道:“朕就說朕身體好吧?”

  蕭院正有些欲言又止,不由看向周滿。

  滿寶正垂著頭思索,沒看到他的眼神。

  魏知察覺到了,于是在皇帝就要定下御駕親征時,他直接開口問道:“蕭院正,周太醫,陛下御駕親征是否真的一點兒問題也沒有?若是陛下御駕出行出了事,你等可擔待不起。”

  蕭院正擔心的就是這一點兒呢,因此才不肯將脈象說得太通俗易懂,我說皇帝現在脈象很好,身體強壯得能殺兩頭牛,回頭他要是出事了找他問罪怎么辦?

  雖然這就是實情。

  于是蕭院正深吸一口氣后道:“陛下此時的脈象是真的好,但出行之事誰能肯定?”

  “出門在外,畢竟水土不同,更何況戰場上瞬息萬變,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么事,”蕭院正頓了頓后道:“而且,陛下身上還有舊傷。”

  皇帝沒想到他臨陣倒戈,不由瞪大了眼睛,一轉頭看見周滿便道:“周卿,你以為呢?”

  滿寶行禮道:“我覺得蕭院正說得對,陛下,喝水都有可能噎死人,何況出門,還是御駕親征這樣的事呢。”

  皇帝愣了一下后大樂,拍著扶手笑問大家,“是啊,難道朕要因噎廢食嗎?”

  他也總算知道蕭院正這老東西在擔心什么了,直接道:“今日諸卿既然都在這里,那邊曉喻下去,朕出征遠行乃朕之執念,與太醫院的判斷并無干系。”

  蕭院正悄悄松了一口氣,沖周滿露出個贊賞的目光。

  魏知嘆息一聲,問道:“陛下遠征,那朝中的政務交給誰?”

  “由太子監國,”皇帝早有考慮,道:“之前朕去雍州避暑,太子監國兩個月,不就做得很好嗎?”

  一直站在一旁當背景板的太子:…

  他有點兒懷疑的抬頭看向他爹,懷疑他早有預謀。

  屋里其他大臣也有如此懷疑,不過一想,皇帝是去了行宮才知道高句麗又打了營州的事,之前并不知道,所以應該只是巧合。

  于是眾人又將心收了回去。

  皇帝又點了魏知、李尚書和劉尚書,以及老唐大人道:“幾位卿家到時候輔佐太子將內務管好,朕帶著大軍在外也可安心征戰。”

  眾人還能說什么呢?

  他連蕭院正和周滿都提前請來了,雖然他們自認阻止皇帝御駕親征是對的,但也得拿出強大的理由來。

  光靠一句“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顯然是不足夠的。

  因為皇帝一句“鼓舞士氣”就堵了回去。

  不過大晉對高句麗的確多次受挫,倒不是他們沒打贏,但打贏之后卻沒收服對方,在他們看來,那和沒打贏是一樣的。

  像對東西突厥,高昌等國,他們打過去,贏了,把地盤占了,設了州郡,以漢人之禮治之,這才算贏。

  再不濟和吐蕃一樣,打贏了,該收回的土地收回,收不回的,接下來幾年你也老老實實的納貢,皇帝逢年過大壽,讓你進京來賀壽或者過個節,吐蕃不僅會派使團過來,偶爾吐蕃王還會自己親自過來。

  這才叫親和,叫有來有往,叫親密無間,叫番邦之國。

  結果輪到你高句麗,打你的時候投降倒是快,折子上寫的比唱的都好聽,但該納貢的時候不納貢,叫你進京來敘一敘,你百般推脫,這也沒啥,你不找存在感,皇帝忙得很,也懶得搭理你。

  結果你昨年斬斷其他藩國來朝的道路,今年就暗搓搓的出兵搶我的地盤,這就很過分了。

  這樣的情況,要說他們大晉贏了高句麗,就是文臣出身的大臣們也不能答應,更不要說武將們了,他們早憋著一口氣了。

  而私底下,民間是有些不好的傳聞的。

  因前朝覆滅的原因有一半是因為東征高句麗,因此民間總說高句麗就是中原的克星,誰對上它,都會被滅國。

  此時皇帝御駕親征和派兵東征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也正因為這一點兒,眾臣才能那么快被說服。

  不過他們這一關是過了,后宮里還有皇后的那一關呢。

  于是皇帝離開御書房往后宮去時還特意叫上了周滿,把太子也給捎帶上了。

大熊貓文學    農家小福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