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2558章:岳飛大戰慕容恪,張遼VS忽必烈

第2558章:岳飛大戰慕容恪,張遼VS忽必烈  對于這次元蒙內戰,嬴昊選擇直接出兵,而不是向往常那樣武力威懾,這顯然給了忽必烈極大的壓力。

  畢竟大秦真出兵的話,忽必烈也沒有必勝的把握。

  可為了消滅冒頓,徹底統一元蒙,忽必烈已經做出了太多的退讓,如今更是已經箭在弦上,自然不可能因為大秦出兵就退縮。

  所以,哪怕明知大秦出動六萬鐵騎,忽必烈也只能硬著頭皮開戰了。

  忽必烈一開始出動了十三萬大軍,后來得知大秦出兵又增兵五萬,總共十八萬大軍。

  冒頓軍有八萬,再加上六萬秦軍,總共也是就是十四萬大軍。

  十八萬元軍,對陣十四萬聯軍,元軍兵力比聯軍多出四萬,占據兵力優勢。

  所以,忽必烈就想著在最短時間內消滅冒頓,只奪取冒頓治下的盛樂等三城,大秦總不至于只用六萬大軍,就和元蒙直接開啟國戰吧?

  抱著這樣的想法,忽必烈對冒頓開啟了閃電戰,將十八萬大軍兵分三路,分別由:忽必烈、慕容恪、伯顏三人領軍,每路各六萬大軍,以最快速度直取盛樂等三城。

  冒頓也沒想到忽必烈來的則么快,正面對抗肯定是打不過的,迫不得已之下,只能同意白起割讓盛樂城的條件,以換取大秦的六萬援軍盡快抵達。

  可讓冒頓更沒想到的是,白起答應了出兵之后,陰山地區卻下起了暴雨,霍去病的兩萬援軍不得不繞道,肯定無法按時抵達約定地點。

  這對于冒頓來說無疑是個噩耗,可如今他也顧不得那么許多,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三路出塞秦軍,各救一城。

  岳飛救盛樂城,對陣慕容恪。

  張遼救赤峰城,對陣忽必烈。

  霍去病就烏海城,對陣伯顏;

  三軍之中,岳飛所部的速度最快,最先抵達盛樂城,然后就和慕容恪展開了大戰。

  作為元蒙唯一統帥破百的名帥,慕容恪的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麾下也有不少猛將名將,比如:哲別、蒙力克、脫脫等。

  可惜的是,這次慕容恪碰到的是專打異族,并且疊加了buff了的岳飛,而且將領陣容也有差距。

  所以,哪怕元軍兵力比秦軍多很多,慕容恪也并沒能占到上風。

  慕容恪見岳飛來的這么快,再想閃電破城已經不可能了,于是就想集中兵力先解決岳飛。

  面對大舉攻來的慕容恪,岳飛一面做好開戰準備,同時派遣使者前去盛樂城,要冒頓軍配合自己,出城合力對決慕容恪。

  可盛樂城守將軍臣,卻因不滿冒頓割讓盛樂城,拒絕出城配合作戰,也使得岳飛不得不孤軍奮戰。

  這要是換成脾氣暴躁的將領,面對冒頓軍這種形同背叛的情況,恐怕就直接退兵了,但岳飛可不是一般人,自然不會就這么退兵。

  岳飛用計散布流言,聲稱只要元軍取消包圍,盛樂城內的冒頓軍就會殺出,和秦軍聯手對抗元軍。

  慕容恪不知有假,也無法求證,只能留下兩萬大軍,在盛樂城下牽制軍臣,自領四萬鐵騎前去剿滅岳飛所部。

  面對慕容恪的四萬精騎,岳飛本來是可以避戰,畢竟為了為了冒頓和元蒙拼命不值得,可他卻選擇了迎戰,以兩萬大秦鐵騎正面迎戰四萬元蒙鐵騎。

  岳飛之所以這么做,一是要打出大秦鐵騎的威風。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漢人之中流傳出了著這樣一句話,說漢騎之所以能戰勝胡騎,只是靠著裝備更先進罷了,一旦人數沒有對方多就肯定不敢迎戰。

  如今岳飛就打破這個謠言,狠狠的打這些人的臉。

  至于第二點,則適合岳飛對麾下兩萬幽州鐵騎,有則絕對的自信。

  這兩萬幽州鐵騎都經過了岳飛的親自訓練,不但各個精銳,而且光是精銳營就有兩支,一是白馬義從,二就是岳飛的親衛背巍軍。

  岳飛自信能以兩萬鐵騎,與一倍于己的胡騎對抗,并且取勝。

  當然,自信也不是自負,所以岳飛才會用計,利用軍臣來牽制慕容恪的部分兵力,畢竟再多的話正面打贏就太難了。

  至于第三點嘛,則是因為對手是慕容恪。

  岳飛知道慕容恪是一員智將,跟這樣的對手玩陰謀詭計效果不大,不如堂堂正正,以絕對的實力取勝。

  從前秦軍確實能在裝備上碾壓元軍,可隨著拖雷和忽必烈登基,元蒙在裝備上也進行了更新迭代。

  元蒙不但已經在你全國范圍內,徹底推廣了馬鐙馬鞍馬蹄鐵,而且騎兵也裝備起了輕甲、弓弩,甚至還組建起了重騎兵。

  如今的元蒙騎兵在裝備上,和大秦騎兵相比,雖依舊有這一定的差距,但已經沒有鐵木真時期那么大了。

  所以,當得知岳飛竟沒有避戰時,慕容恪自然是大喜過望,心中覺得岳飛此人太狂妄,見面不如聞名,可當開戰之后卻被打蒙了。

  由于岳飛之前一直在荊北,并沒有多少指揮騎兵的經驗,所以慕容恪以為岳飛更擅長指揮步兵,騎兵指揮能力一般。

大熊貓文學    三國之巔峰召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