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250節 化工廠(三)

  合并的設備里,就包括了三車間的兩組電解槽。

  電解槽是生產多種化工品的必備物。電解食鹽水可以制取燒堿,氯氣和氫氣;電解氧化法可以制取各種氯酸鹽、高錳酸鹽、過硫酸鹽。

  另外,濕法電解可以精制金屬銅、銀、金、鉑。廠房里那些電鍍,電拋光的樣品,也都是通過水溶液電解來實現的。

  有了三車間,穿越眾就可以放出一頭潛伏著的吸金獸:鏡子。

  早在穿越眾出現之前的16世紀,威尼斯人就已經發明了圓筒法制造板玻璃,同時發明了用汞在玻璃上貼附錫箔的錫汞齊法來制造鏡子這種2.0版的鏡子使得傳統的金屬鏡逐漸減少。

  而歷史上用硝酸銀制作鏡子,則要等到1835年德國化學家利比格出場。他把硝酸銀和還原劑混合,使硝酸銀析出銀,然后附在玻璃之上做出了3.0版鏡子。至于真正的電鍍銀鏡子,則還要等將近100年后,英國人才會發明這項技術。

  而現在既然三車間已經成立了,那么穿越眾很快就可以用電鍍法來制造4.0版的現代鏡子了。

  轟走了以皇帝為首的搗亂團伙后,洪序在其他三個化學狗敬佩的目光中,開始集合工人布置生產任務。

  化工廠的工人并不多。

  盡管只要洪序張張嘴,三五百號人說話就能被派過來,但是這種套路在化工廠不好使——擰錯一個閥門就會出事故的地方,外行越多,大家死得越快。

  所以新開張的化工廠,不算那些外圍干粗活的,現在有資格上生產線的一共只有32個人。

  在這32個人里面,有20個是普通工人,然后是4個穿越眾每人帶2個徒弟沒辦法,就是這么寒酸。

  普通工人都是之前野蠻生產時野蠻選拔出來的。這些人屬于性格溫順,服從性好的自然選擇品——大大咧咧,放飛自我的那些貨不是殘廢就是死了。

  而徒弟們就更珍貴了。

  化學是進階科學,一個人要想接觸到化學的皮毛,那么他的基礎數學水平至少要小學畢業才行。

  盡管穿越勢力的核心教育部門:小學,現如今已經擴展到了3家。但是大伙從登岸到現在只過去了一年多時間,大批的小學生還沒畢業呢。

  雖說穿越小學取消了美術課,音樂課,電腦課,英語課,品德與生活課;但是就算這樣,1年時間里學生也不可能數學畢業即便是有學霸,那也是低年齡的寶貝,是留著深造的,不可能用來當技工。

  所以洪序他們需要的技工類人才,就只能從識字的明人少年里尋找了。這個要求是很苛刻的:那些歲數大,知識結構已經固化的明人是沒用的,洪序他們需要的,是十六七歲左右,對學習有熱情,還要能在工廠吃苦的人。

  通過每個社區都有的工人學習室前期篩選,再加上另一樣大殺器:高工資的引誘,洪序他們好歹在工廠建成以前找來了一批學徒。

  這些學徒在來到大員之前,大部分都是江南地區的伙計和織工今年7月底發生在杭州附近的潮災,使得江南富碩地帶的大批鄉下的自耕農和城市里的工人階級破產。

  而做為大明識字率最高的地區,從江南一帶被搶運來的這些流民,可是好好讓穿越眾下屬的各部門過了一把肥年。

  要知道,同樣是工人,從江南地區來的織戶質量可是要遠高于那些只會種田的泥腿子的。

  這些中古時代的工人很多都識字算數,而且懂得協作,能忍受枯燥的工業流程,隨便訓練一下,這些人幾乎都能無縫銜接到窯區下轄的各處工廠中去。

  洪序他們手下的8個學徒中,有一半都是織戶家的小子。

  召集工人和學徒再次強調一遍注意事項后,隨著洪序一聲令下,所有人都穿上了進口的橘黃色防護服,然后大家各就各位,開動設備,點火鍋爐,開始了黑石溝化工廠的第一次試生產:硫酸。

  硫酸的生產流程相對簡單,比較適合練手。工人先是將臺北火山群運來的明黃色硫磺塊倒進料口,這些硫磺塊就會被皮帶輸入進熔硫槽內。

  熔硫槽會很快將硫磺加熱為液體,并且輸送到儲存罐中。在這個過程中,全程都會有0.5MPA的蒸汽伴隨,以便保持硫磺的液體形態。

  液硫進入罐體后,首先會被精硫泵加壓,然后通過磺槍霧化,最終被噴入焚硫爐內。

  焚硫爐里要求的環境也是很苛刻的:空氣首先要經過過濾,然后經過鼓風機加壓,濃硫酸吸收干燥這些程序后,才會被送進爐腔。

  接下來就是一系列的吸收和濃縮程序。硫磺氣體會在吸收塔和煙酸塔中不停循環移動,通過循環槽,循環泵,以及噴淋,濃縮等等工序后,最終進入存儲罐的,就是濃度超過98的成品硫酸了。

  整套工藝流程在4個穿越眾的操作下,并沒有掀起多大的波瀾就完成了。穿越眾畢竟來自于21世紀,即便是這套簡單的硫酸生產線上,依舊存在著各種監測,溫控,以及自動化管理的控制端,操作者并不需要大費周折。

  成品硫酸最終被裝入了一些厚玻璃罐中。這大概就是窯區現在能給予化工廠最高科技的支持了,剩余的只有那些粗黑的反應罐支架和推車。

  整套工序完成后,洪序他們頓時化身為人民教師,第一時間開始給各個崗位上的工人講起課來。

  對于普通工人洪序沒什么特殊要求。這些半文盲腦中沒有壓力,氣液態,酸堿值的概念,他們其實就和后世流水線上的工人一樣,只要在崗位上完成固定的幾個動作一句話,老實聽吆喝就好,對于他們來說,循規蹈矩就是最大的成功。

  重點是那8個學徒。

  這幾個被當作未來的工段長,車間主任,廠長來培養的年輕人,恭敬地跟在老師身后,穿梭在閥門和管道的海洋里,聽著詳細無比的現場講課。他們可以隨時提出問題,并且得到不厭其煩的解答。

大熊貓文學    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