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烽似笑非笑的看了她一眼。
“你又知道?”
南煙道:“妾知道的多呢。”
說著,她又過來抓著祝烽的胳膊將他拖到桌邊坐下,祝烽看了一眼桌上的東西,忍不住皺了一下眉頭,道:“知道朕一天沒吃東西了,還送些湯湯水水的來?怎么連一點魚肉都沒有?”
南煙盛了一碗粥送到他手里,道:“魚生火肉生痰,妾這兩天晚上聽著皇上一直咳嗽,肯定是上火了。最近天氣又燥,還是少吃些那些東西吧。這兩天清淡點。”
祝烽不太樂意,可南煙將碗已經塞到他手里,他也沒辦法,只能嘆了口氣,拿起筷子來。
南煙立刻指著一碟拌菜絲。
“這個,妾特地吩咐他們多加了些醋,酸酸辣辣的,佐粥最好,皇上試試。”
祝烽沒好氣的夾了一點吃了,臉上倒是沒什么表情,但接連又夾了好幾下,半碗粥也送進了肚子里,南煙笑著捧著臉坐在一旁看他。
祝烽之前心情不好,除了這些日子一直縈繞在他心頭的一件事始終沒有解決之外,幾個部將一直在請戰,又擾得他心神不寧,的確餓肚子也是一個原因,如今吃了一點東西,眉宇間的陰郁都被驅散了不少。
南煙也拿起筷子來,幫他夾了一些菜到碟子里,然后輕聲問道:“不過,皇上為何不應他們出戰呢?”
聽到這個,祝烽的眉頭又皺了一下。
道:“這個時候,又什么好打的?”
“若能打得下來,這些年陳紫霄守在這里,早就打出一個結果了。朕不想再做無謂的犧牲。”
“但,不打也是不行的把?”
祝烽的眼睛微微瞇了一下,道:“當然。”
“前兩年朕的心思都放在江南那邊,才讓東察合部在這邊坐大,讓阿日斯蘭吃了那么多的甜頭,若再不還以顏色,西北這條路就算是白開了。”
“那——”
“可是,那天的地圖你也看到了,而且朕相信,朝魯所看到的,還只是阿日斯蘭最基本的布兵而已,要攻打白虎城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更何況,還有東察合部的騎兵。”
“若不能畢其功于一役,將他們一舉殲滅,那都會后患無窮。”
南煙道:“可是,諸將請戰,都是以前老的打法,根本不可能一句殲滅白虎城中的勢力,對嗎?”
祝烽點了點頭。
又接著道:“這還不算。”
南煙睜大眼睛看著他:“還有什么?”
祝烽捧著碗送到嘴邊,卻沒有立刻喝粥,而是微微勾起唇角露出了一抹冷笑,道:“你們怕是不知道,朕前幾天接到的奏報,倓國那邊,已經開始蠢蠢欲動了。”
“什么?”
南煙一聽,眉頭就擰了起來:“蒙克?他想干什么?”
祝烽冷笑道:“他想干什么,取決于咱們這邊的結果。”
南煙皺著眉頭想了一下,立刻回過神來,道:“皇上的意思是,他雖然跟阿日斯蘭有仇的,但也不可能放任皇上鏟除阿日斯蘭,獨得整個西北的好處?”
“那是當然。”
祝烽道:“阿日斯蘭雖然被他趕出了庫倫城,趕出了倓國,卻能一直安穩的留在白虎城,就是他的刻意縱容。他就是要讓阿日斯蘭一直跟朕耗著,耗了我們兩個,他才能有機會。”
南煙道:“所以這一次,如果皇上對白虎城用兵,一旦戰事膠著,蒙克就會在我們后面捅刀?”
祝烽道:“這是必然的。”
南煙道:“可是,照大家的想法,只要用兵,戰事幾乎是一定會膠著的。”
“所以,”
祝烽沉聲道:“若不能一舉擊潰,就不要輕易用兵。”
南煙點頭道:“妾明白了。”
她這么說著,神情也跟著沉重了下來。看她一本正經煩惱的樣子,祝烽忍不住笑了笑,道:“這個跟你沒關系,不用你在這兒愁眉苦臉的。”
南煙道:“妾想幫幫皇上嘛。”
祝烽道:“幫?你拿什么來幫?你知道朕想干什么嗎?”
南煙眨了眨眼睛,沒說話,而祝烽也沒打算把這個話題繼續下去,就問道:“你怎么不吃?”
南煙笑道:“妾在外面吃過了。”
“哼,外面那些東西,不干不凈的,你也帶著成鈞去吃?”
“皇上不是就想讓他在外頭走走晃晃的嘛,男孩子,也沒必要跟嬌花兒似得養著,對吧?”
“哼。”
祝烽冷哼了一聲,又忍不住問道:“吃了些什么?”
南煙笑道:“吃什么還是其次,妾帶著他在酒樓上去,原本也叫了些好菜,可那酒樓里有說書人講故事,成鈞壓根就顧不上吃東西了,拿著米湯灌了一肚子,光聽書去了。”
祝烽道:“聽得這么入迷?那說書的講的什么?”
“三國啊。”
南煙道:“那說書的原本是每天下午到酒樓里,說一段討一頓酒錢就走了,可咱們的兒子,聽了一段不夠,非要纏著人家繼續說,說書的要走他還不讓。結果,他就拿著自己過年時得的壓歲錢去賞人,一節兒一節兒的聽,那說書的接連講了兩個時辰,嗓子都啞了。”
祝烽忍不住笑了起來。
問道:“講了哪些故事?”
“從三顧茅廬,一直講到了赤壁大戰。”
南煙頓了一下,目光閃爍的看著祝烽,道:“妾最喜歡聽的,就是那段——借東風。”
祝烽的目光也閃爍了一下。
半晌,他才不經意似得笑了笑,道:“為什么喜歡?”
南煙道:“若是這個時候,能有一位孔明先生為皇上呼風喚雨就好了。”
“呼風喚雨?”
祝烽重復了一遍這四個字,像是帶著一點感慨似得嘆息道:“哪有那么容易的。”
南煙也點了一下頭,喃喃道:“是啊,哪有那么容易的…”
她還記得,自己曾經不止一次的向上天祈禱,就好像當年在長清城外,快要被寧王的船隊追上的時候,她也曾經向上天“借”過一陣風。
只要向上天借了什么,就要付出代價的。
就像諸葛孔明,在赤壁倒是借了一場東風,可最后,卻是在上方谷以一場大雨,作為了償還。
終究是,有借有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