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再次問道:“我可做得了那族長?”
“自然做得!”原華胥部落的族長將象征族長權利的權杖遞給伏羲。
“見過族長!”原族長率先行禮。
他這一禮行得心甘情愿。
他今日方知自己外孫如此不凡。
他有預感,終有一日華胥部落會在自己外孫手中發揚光大。
伏羲接過權杖,雖然還有族人不服,但伏羲毫不在意。
伏羲招手,河圖洛書直接落到伏羲手中。
手持河圖洛書,伏羲心中有無盡感慨,這曾經妖皇帝俊的寶物。
天庭已敗,他伏羲從此也不再做妖。
最終伏羲高舉權杖。
“吾伏羲,今為人族,只為人族!”伏羲大聲道。
不知為何,當伏羲舉起權杖時,華胥部落的所有族人不由的心生敬畏。
他伏羲生于混沌之中,曾在紫霄宮聽道,也曾在天庭立大陣。
今世伏羲并未開始修煉,但他伏羲本就不凡。
如今的伏羲看起來只是一少年,但卻仍顯得威嚴無雙。
最開始只有少數人,但最終絕大部分族人都一齊對著伏羲行禮。
這代表他們從此承認伏羲是華胥部落的族長。
敖春也行禮道:“以大河之主之名,從此華胥部落水旱從人,再無旱澇之苦。”
北海玄龜行禮后在華胥部落旁邊的一處荒野中滾了一滾。
原本不平的荒野變成千里平原。
徐思遠也道:“我還欠人族一場講道,尊者可愿聽一聽?”
“不急!”
伏羲笑道:“且等我打退來敵。”
有敵來犯。
伏羲命人擊鼓,鼓聲響起聚起兩千戰士。
伏羲大聲道:“身為戰士,便當護佑家園,驅逐外敵,如今外敵來犯,汝等可拿得起手中的武器?”
“妻兒家園便在身后,汝等可有迎戰的勇氣?”
“今日戰起,汝等可有滅殺來敵的信心?”
“有!”
“愿為華胥,灑我熱血!”
“必滅外敵,護我家園。”
兩千戰士齊聲應道。
“出戰!”伏羲揮手。
兩千戰士主動出擊。
這是屬于人族的戰爭,徐思遠敖春等都沒有插手。
徐思遠看向那戰場,雙方戰士數量相當,但似乎是沒想到華胥部落會主動出擊,對方明顯有些慌亂。
而且華胥部落戰士士氣如虹,此消彼長之下華胥部落穩占上風。
凡人的戰爭沒什么好看的。
徐思遠收回目光,徐思遠道:“我真沒想到尊者會采用這樣的戰斗方式。”
“既為人族,便當依人族規則行事!”伏羲笑道:“我華胥部本就不弱,這些年不過是因為我的緣故弄得人心紛亂。”
“如今證得我不是妖孽,又加上有真龍玄龜站在眾戰士身后,我華胥部人心便定了,如此我華胥部想敗也難。”
“人心難齊,卻也最怕人心齊。”
徐思遠道:“尊者已經知道怎么做好一位族長了。”
伏羲笑道:“在天庭失敗,如今總不能再敗,而且我也只能如此做。”
“既然轉世便是重新開始,我現在可沒有什么神通法力。”
伏羲沒說假話,如今的伏羲也許是最弱的伏羲。
但徐思遠還是開口贊道:“尊者好魄力。”
徐思遠看得出來,伏羲只保留了自己的靈魂本源。
徐思遠學過伏羲的法,但現在徐思遠卻從伏羲身上感知不到一絲推演之道的氣息。
“尊者放下了?”徐思遠問道。
伏羲笑道:“一座屋子建好之后,哪怕修補的再勤快再好,但是卻也改變不了太多。房子修好后,好多東西便永遠固定了。”
“于是我親手打碎了我的道。”
伏羲看向太陽星:“畢竟妖族既敗,便證明我的道雖然不一定是錯的,但終究不能算是完美的道。既不完美便該推倒了重來。”
伏羲說的云淡風輕,但徐思遠卻知道這其中的不易。
徐思遠開口道:“至少我做不到,尊者讓我敬佩。”
伏羲臉上并無得色,伏羲道:“我曾算過妖族的結局,但我還是上了天庭,那時我想的是逆勢而為,逆天而上。”
“但最終大勢難逆,天庭覆滅!”
“如今人族必興,此乃大勢,吾入人族,自可得大氣運,大造化。”
伏羲幽幽嘆道:“我伏羲最終還是選擇了順勢而為!小友可能算出我伏羲以后的命運?”
不用算徐思遠也能知道伏羲的未來。
徐思遠開口道:“尊者必做人皇,享人族祭祀,得人族氣運功德,雖不為圣人,卻也得不朽。”
“人皇!”伏羲笑道:“好一個人皇!”
“順天果真比逆天容易多了!”
伏羲在笑,伏羲的聲音卻很冷。
人皇真就是他伏羲想做的嘛?
他伏羲終究還是敗給了命運?
···
華胥部落得勝歸來,華胥部落繳獲無數。
部落戰士人人帶笑。
這十二年來華胥部落的對外戰爭敗多勝少,如今伏羲做族長第一天便打了勝仗。
哪怕敖春和玄龜已經離去。
眾人對伏羲還是有了真正的信服。
這時伏羲對徐思遠道:“小友可以開始講道了。”
“好!”
通天在金鰲島講道時人族還很弱小,沒人能來金鰲島聽道。
女媧也只傳了人族一些基礎的修煉之法。
后來人族又零零碎碎的學了一些修煉之法,但是卻都不成體系。
如今有仙長愿意傳道,華胥部落族人都很興奮。
而且眾人雖然不知道徐思遠修為如何,但看起來絕對不低。
于是部落族人聚在一草地上。
徐思遠便站在一剛建的講臺上。
只是怕是無人知道這是一場遲到很多萬年的講道。
哪怕是現在徐思遠仍不覺得自己掌握了道。
但他終究是有一定的講道的資格了。
“貧道一塵子,今愿為諸位講道。”
“貧道有兩法可傳于諸位。”
“一煉體,一煉神。”
“此兩法吾不可盡傳,不過以后若修到盡頭,可來蓬萊尋法。”
“吾當在此講法七天七夜,能夠領悟多少便看諸位悟性了。”
眾人頓時正襟危坐準備聽講。
但也有少數幾人聽到一塵子這個道號之后大驚。
雖然許多人都已經忘了,但既然被寫進了史書中。
總有幾人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