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1562. 全部版權

  七月底,華原朋美的新專輯按期發行。然而,與以往大張旗鼓的宣傳不同,此次的新專輯,發行的悄無聲息。

  從華原朋美,再到TRF,所屬GENZO旗下的小室系歌手,此次發行的新唱片,全部遭到冷處理。

  這與先前媒體報道的“巖橋慎一撤銷對小室系歌手的宣傳作為懲罰”十分一致。

  超一線歌手的唱片,發行的悄無聲息,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惹人注目的。

  甚至,當媒體開始大肆炒作“巖橋對小室心生不滿,雙方合作亮起紅燈”的時候,相當一部分聽眾才知道,原來這兩組歌手發行了新唱片。

  缺少了發行前的宣傳,使得這兩員小室系的大將,取得了自身出道以來最慘淡的成績。

  TRF第一次沒有在唱片發行的當周登上排行榜首位,華原朋美雖然保住了自己的連冠記錄,但首周銷量較之上一張專輯,少了足足十七萬張。

  令人側目的首周銷量出爐,似乎坐實了雜志報紙的報道。

  無論如何,對這兩組歌手來說,欠缺的既不是實力,也不是遭到了觀眾厭棄,僅僅只是因為被波及。

  于是,媒體對于巖橋慎一與小室哲哉之間摩擦的報道,無形之中,竟成為了一種宣傳,令普羅大眾知曉,這兩組歌手新發行的唱片,正在成為斗爭的犧牲品。

  對大眾來說,巖橋慎一與小室哲哉之間是否產生了糾紛,GENZO系和BURNING系之間又有什么恩怨情仇,都不過是看過就放下的八卦,無法成為長久關注的話題。

  正因如此,如何使用八卦來勾起觀眾的好奇、又如何在取悅大眾的同時達成宣傳目的,就成為了從業者需要精心編排的課程,只要運用得當,任何時候都能重啟宣傳于不動聲色之間。

  GENZO社長室旁邊的小會客室里,重新就任社長的巖橋慎一,與渡邊萬由美和野崎研一郎,三個人齊聚一堂。

  “都說我撤銷了小室系歌手的宣傳…這難道不是一種宣傳的手法?”

  巖橋慎一話說出口,在座另外兩個人,都不由得笑起來。

  野崎研一郎面露懷念,“慎一君總是出其不意。”

  把真正要宣傳的東西夾雜在看似無關的新聞里,這是多年以前,在推銷森高千里的時候,巖橋慎一就向眾人展示過的。

  今時今日,不過是以往用過的手段的一些變體。

  這樣的時代,什么都可能引起大眾的關注,什么都可能獲得大眾的追捧。負面新聞,也許能炒作起一顆新星,鄭重其事以老派方式推出的藝人,反倒無人問津。

  時間已經來到這樣一個時代。

  社會日漸缺乏變化,觀眾也就越來越需要刺激。而媒體的發達,又對此推波助瀾。藝人能留在自己身上的星光越來越短暫,為此,就必須要不斷地創造話題,刺激觀眾。

  巖橋慎一對小室哲哉發火,遷怒了小室系的歌手,這怎么就不能成為一種刺激銷量的手段?

  鋪天蓋地的新聞,又怎么不會成為宣傳的一環?報紙媒體看似在爆料,到底要將觀眾的重點引到哪里,又怎么不會是早有預謀?

  在這樣的時刻,傳達給普羅大眾的情報,事實上是最虛假的。無論文章的表面在偏袒誰,都不過是為了煽動情緒,并進一步將情緒轉化為財富。

  媒體的殘酷與虛偽之處就在這里。

  但在另一種意義上來說,媒體又是最坦率地將自身的卑劣之處向大眾展露出來的。

  “慎一君怎么會懲罰小室桑?”

  渡邊萬由美的語氣聽上去很遠。與野崎研一郎的欣賞不同,那是一種復雜的情緒,“你不過是在向小室桑展示,他真正的處境是什么。”

  但小室哲哉未必能領悟到這一點,盡管他那日去見巖橋慎一的底氣,就來自于他認定那并非是懲罰。

  然而,他未必能明白,巖橋慎一要懲罰他,無需用撤銷宣傳的方式。

  “我誰都不想懲罰,萬由美桑。”巖橋慎一看破她的情緒,說道:“我只是遵循一些事物的規律。”終結一些帶著明顯破綻的流行,進入新的時代。

  他告訴野崎研一郎,“當初,邀請研音參與了新廠牌的創立。如今,關于小室桑的事,我當然會給研音一個交代。”

  請這兩個人來,就是要說明這件事。

  野崎研一郎所等的就是這個,連忙專注了神情。渡邊萬由美的目光卻只是稍微在巖橋慎一臉上停留。

  今時今日,若要“交代”,必定是殘酷的。

  現在,是小室哲哉中止了和GENZO的全權合作,是BURNING接收了這塊燙手山芋。巖橋慎一作為GENZO社長,也已經代表公司實施了懲罰,臺面上的事已經做完。

  作為這次騷動的賠禮也好,作為今后仍能合作的保證也好,巖橋慎一與小室哲哉談的條件,是小室系歌手的版權。

  “小室桑固然如日中天,但又如一顆無根浮萍。即使如此,也有一樣東西,是他本人一定要牢牢抓在手里的。”

  “那就是版權…”

  巖橋慎一說出自己與小室哲哉商談的結果,“我建議小室桑一定要專注于對自己版權的經營。”

  “而我,會參與他的版權經營公司。”

  作為今后的保證,小室哲哉同意,將簽在GENZO的小室系歌手,幾年來的版權割讓給巖橋慎一。

  但巖橋慎一并不將這納入自己手里。

  作為一個今后也能合作的保證,他的條件,是用這筆版權入股,參與小室哲哉的版權經營。

  小室哲哉是一個即使被消滅,業界也不會為之震動的人。即使如此,今時今日,這個人也能將一樣東西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那就是由他開啟的這場小室流行的全部證據。

  “研一郎桑,在版權經營方面,研音有長足的經驗。”巖橋慎一說:“屆時,還要請野崎會長多多指點,傳授相關的經驗。”

  獨立運營小室哲哉的版權,并幫助他將版權牢牢抓在手里。那么,BURNING可以挖走這個人,可以和他合作,推出更多賣座的歌手,一切就都無所謂。

  但巖橋慎一這么做,不只是為了釜底抽薪。

  僅僅是現在這個局面,遠遠談不上一個“交代”,只能算一個伏筆。

  他的目光,投向的是小室哲哉的全部版權。

大熊貓文學    飛越泡沫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