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1446 東線沒輸過,西線沒贏過

  小菲利克斯也不是一無是處,他看重的是巴淡島的旅游資源,準備模仿圣洛克,開發巴淡島的旅游資源,把巴淡島打造成東南亞最大的娛樂中心。

  可惜的是小菲利克斯忽略了一個事實,位于英吉利海峽邊的圣洛克處于歐洲最發達的經濟中心,有發展娛樂業基礎,也能吸引到足夠多的游客,所以圣洛克的發展才一日千里。

  東南亞這邊,現在還沒有消滅饑餓貧困呢,就指望英屬馬來亞和東印度的那些種植園主,恐怕不會為巴淡島貢獻太多利潤。

  而且小菲利克斯有沒有實力把巴淡島建成東南亞的圣洛克還要打一個問號,要建一座城市沒有小菲利克斯想象中的那么簡單。

  1824年,英國和荷蘭簽署條約,將柔佛蘇丹國一分為二:獅城以北(包括獅城)歸英國,廖內群島歸屬荷蘭。

  東印度獨立后,寥內群島遂成為東印度的一部分,印度洋艦隊最初就是打算購買巴淡島修建海軍基地,最終因為海峽殖民地的阻撓沒有成功。

  結果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印度洋艦隊雖然沒有得到巴淡島,但是卻得到了樟宜海軍基地,所以小菲利克斯才有機會得到巴淡島。

  小菲利克斯的眼光還是不錯的,巴淡島的風景確實很不錯,這里是潛水和開展水上運動的絕佳地點,島上地形復雜,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全島最高點169米,海岸線曲折,天然港灣和沙灘隨處可見。

  菲利克斯公司的員工遇襲后,海峽殖民政府第一時間介入調查,菲利克斯公司在巴淡島上的所作所為隨之浮出水面。

  小菲利克斯買下巴淡島的時候,巴淡島上的居民大約8000多人,以漁業和傳統農業為生。

  因為巴淡島位置偏僻,島上并沒有成規模的種植園,這為菲利克斯公司帶來巨大便利,島上的原住民現在都被菲利克斯公司以強制手段遷走,得到的補償微不足道,至少近百人在這個過程中因為各種意外死亡,菲利克斯公司要負絕大部分責任。

  如果不是海峽殖民政府的調查,任誰都不會想到,1925年的當下,就在海峽殖民政府眼皮子底下,居然還有這么慘無人道的事情發生。

  事情迅速發酵,逐漸脫離海峽殖民政府的控制。

  巴淡島畢竟還是東印度的領土,海峽殖民政府在巴淡島調查的時候,椰城也注意到巴淡島發生的慘劇,組成調查團介入,小菲利克斯購買巴淡島過程中的一些違法行為也隨之曝光。

  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小菲利克斯大約只花費了15000英鎊,就買下了面積為415平方公里的巴淡島,平均算下來,一平方公里大概36英鎊多一點。

  要知道1平方公里是247英畝,更具體一點,一英畝才0.145英鎊,縱然是精確到小數點后面三位,這個數字看起來也太微不足道。

  隨著調查的深入,椰城市政府的數名官員進入調查團視線,他們承認收受了小菲利克斯的賄賂,所以小菲利克斯才能以這么低廉的價格買下巴淡島。

  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就算是勞倫·菲利克斯出面,也無法將事態完全壓制下來。

  東印度政府因為小菲利克斯使用非法手段購買巴淡島,宣布小菲利克斯對巴淡島的所有權作廢,重新將巴淡島收回。

  小菲利克斯這邊早在東印度政府介入調查的時候,就悄悄關閉了菲利克斯公司,直接被勞倫·菲利克斯送回英國本土。

  東印度政府處于某些原因,并沒有追究小菲利克斯的責任。

  接下來終于輪到保護傘公司出手,幾乎沒費吹灰之力,以56000英鎊的價格買下包括巴淡島和民丹島在內的十幾個島嶼,總面積達到近1600平方公里。

  看上去保護傘公司也沒比小菲利克斯好多少,不過一個島賣兩次,東印度政府也不虧。

  虧的是島上那些原住民,可是這時候已經沒有人在乎原住民的利益了,和小菲利克斯相比,保護傘公司還是很慷慨的,允許島上的原住民繼續在島上居住,并且決定在島上修建公路,設立保護傘公司在整個東南亞的后勤中心。

  巴淡島有的不僅僅是風景,還有石油和鋁土礦,島上盛產橡膠和木麻黃,另一個時空的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興建大型煉油廠、油港和出口加工區,經濟還是有潛力的。

石油和鋁土礦對于南部非洲來說并不是必須的,不過提前占據一些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戰略據點還是很有必要的,羅克都不知道  羅克沒時間關注保護傘公司的擴張,6月5號,經過近兩個月的扯皮,十六個國家終于在《非戰公約》上簽字,格外引人注目的是,這一次主導《非戰公約》的不是英法,而是南部非洲和美國。

  更引人矚目的是,南部非洲聯邦政府和美國簽訂了一系列關于經濟和文化合作方面的合約,降低關稅促進貿易往來的同時,加大文化交流的力度,同時南部非洲聯邦政府也終于同意美國的提議,決定和美國一起共同承擔援助德國的“道威斯計劃”。

  現在的德國已經處于崩潰邊緣。

  1921年,一美元還能兌換64馬克。

  到1923年,一美元可以兌換4200億馬克。

  去年德國魏瑪政府正式發行單位為萬億的馬克。

  這一時期的德國就是各種光怪陸離,一家法國造紙廠嘗試以面值較小的馬克為原料造紙,居然都能盈利,這個新聞成為今年最讓法國人開心的笑話。

  當然德國人就很悲傷。

  不過德國人也沒時間悲傷,他們正埋頭工作,為孩子們晚上的晚餐發愁。

  也不對,德國人沒工作,1925年,德國的失業人口達到前所未有的700萬。

  需要強調的是,德國現在總人口也才6400萬,還沒有恢復到1914年的水平。

  出現這種情況,美國和南部非洲功不可沒,世界大戰結束后,美國和南部非洲不約而同加大對歐洲的移民力度,從世界大戰結束到現在的七年間,不僅僅是德國,整個歐洲所有參戰國的人口都沒有增加,雖然世界大戰結束后歐洲出現過一波嬰兒潮。

  多出來的人口都在南部非洲和美國呢。

  貨幣貶值,物價飆升,失業率高漲的當下,這就能理解德國人為什么對魏瑪政府這么不滿,同時也為小胡子的上臺鋪平了道路。

  “道威斯計劃”實施后,美國成為扶植德國的主力,不過華爾街的大亨們也不傻,既然扶植德國對美國和南部非洲都有利,那么南部非洲也不能置身事外,風險也要大家一起承擔。

  對德國的援助或者是投資,肯定是有風險的,而且風險還很大,想想被俄羅斯人坑慘了的英國人,就知道這個風險有多大。

  “給德國更多的貸款有什么用?讓他們印刷面值更大的鈔票嗎?魏瑪政府根本沒有能力將德國拖出泥潭,興登堡已經老了——”羅克知道美國人想干什么,也樂得配合,當然如果不需要羅克掏錢那就更好了。

  “所以我們正在尋找一個合適的投資人,原本我們以為興登堡是個不錯的對象,可是事實證明興登堡不行,現在的人選有幾個,魯登道夫看上去很不錯。”柯立芝也有自己的打算,不想被華爾街的大亨們牽著鼻子走。

  世界大戰結束后,魯登道夫消失了一段時間,《凡爾賽合約》簽字后回到德國,加入了所謂“民族俱樂部”。

  魯登道夫到現在都不認為德國輸掉了世界大戰,他在1920年出版了《我對19141918年戰爭的回憶》和《總參謀部及其問題》,公然宣稱:在戰場不敗的德軍部隊是被左翼政客“從背后插了一刀”,所以才輸掉世界大戰。

  這個邏輯很神奇,按照“先問有沒有,再問是不是”的原理,德軍部隊并不是在戰場上不敗,所以魯登道夫的結論不成立。

  魯登道夫在1920年3月參與了卡普暴動,之后又參與了慕尼黑的“啤酒館暴動”,在隨后的審判中,魯登道夫發表煽動性的演說,攻擊魏瑪共和國,最后還是興登堡給魯登道夫下了特赦令,然后魯登道夫被無罪釋放。

  現在魯登道夫是德國人民黨領導人之一,他也是德國今年總統大選的候選人,不過魯登道夫勝算不大,德國人不喜歡興登堡,更不喜歡魯登道夫,至少世界大戰結束的時候,興登堡勇于承擔責任,留在德國承擔戰敗的后果。

  而魯登道夫卻逃離德國,當了可恥的逃兵,這讓大部分德國人對魯登道夫簡直痛恨。

  “魯登道夫也不是合適的人選,如果是他當總統,會為德國帶來更大的災難。”羅克不知道魯登道夫能不能把德國帶出泥潭,但是羅克知道,魯登道夫的德國的支持率大概只有百分之一。

  真的就這么點,這百分之一選票,大概都來自于世界大戰期間在東線作戰的退伍軍人。

  至少魯登道夫有一點沒說錯,在東線,德軍部隊確實是沒有打過敗仗。

大熊貓文學    重生南非當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