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877章 要吃花椒

  屋是很簡陋,這也是大部分工程項目部的樣子。

  一張辦公桌,幾張沙發,墻上貼著項目地圖還有地塊區位圖。

  張彥明走過去在地圖上看了一會兒,負責人走過來指著給他介紹:“這塊地是從張助理那邊接過來的,據說原來是外老廠。

  后來被開發,具體的原因咱們也不是很清,反正成了一片爛尾樓,還挺出名的,叫歐式一條街。張助理那邊把整個項目盤了下來。

  我們過來以后,開了兩次會,又和區里協商了一下,把周圍這里和這里也拿下來了,最終形成了現在咱們項目的狀態。

  這里是住宅,這邊是商業街區,這邊是公寓和行政樓,這里有個酒店。”

  “原來怎么爛的?”

  “就聽說好像是建筑商跑了,干了一半吧,架子剛起來,原來的開發商也干不下去了。這個小區是原來開發商的,據說賣到了四千多。”

  “沒有什么首尾吧?”

  “沒有,干干凈凈的拿過來,原來的資金結構很簡單,就是干不下去了。”

  呵呵。張彥明看著地圖笑了聲,感覺有點怪怪的。

  對這個地方,這條商業街他簡直是太熟悉太了解了,在夢境世界,他在這里生活了好幾年。

  可以說,這里的每一個商場,每一間冷飲甜品店,電影院,飯店他都去過不止十次以上,留下了很多記憶。

  話說回來,整個渝州包括下面的區縣,他不熟悉的地方很少。

  這會兒觀音街這邊還不是步行街區,一堆的老宅老廠老建筑,不過已經形成了商圈的雛型,比較繁華了。

  這里是江北區塊的中心。渝州因為地理限制,形成了幾個中心,解放碑,觀音街,楊家坪,沙坪壩,南坪,這幾個是影響力比較大的。

  還有大坪,魚洞一些次級中心。不過,大都是自然形成的商業狀態,包括觀音街,楊家坪和南坪這會兒還都沒發展起來,處于原始狀態。

  “這里,”張彥明在地圖上指了指:“這不是我們的?”

  “不是,這棟樓好像是區里哪個單位的,聽說要翻建。”

  “這個地方呢?”張彥明手指往下畫,指著一個位置。

  “那地方具體是誰的不清楚,工程規模不算小,不過,爛了。爛了有些年頭了。”

  “買下來,找區里談,這個爛尾咱們接下來,條件是這棟樓也要給咱們,包括邊上這塊地。這兒,還有這兒。”

  “這事兒,

  找區里怕是不行,得找市里。”

  “市屬單位?”

  “嗯,八成沒跑。”

  張彥明想了想,“下午我和市里要見個面,要不你和我一起?”

  “行,以后不能少打交道了,見見是好事兒。”

  “這邊的所有手續證照都沒問題吧?”

  “沒有,該辦的都辦好了,連預售許可都發給咱們了。這邊在發展上還是相當重視的,磕磕絆絆很少,就是,效率有點低。

  感覺這邊的人生活狀態上和咱們就不太一樣,比較休閑,很多方面也是比較隨意,好處就是比較好溝通,意見落實的也快。”

張彥明笑了一下點點頭,這點他肯定是了解的。齊齊  就比如城市規劃,這邊一直相當佛系,換個角度也可以說成是尊重民間聲音,比如開發商多占點地,把規劃的道路多加個彎什么的,在這邊就很容易。

  嚴重點來說,就是不太作為,還是普遍性的。

  但在經濟和商業發展上,這邊又確實相當重視,而且也相當有魄力,連續幾個大型商業項目都是政府主導實施的,效果和帶動性也相當強大。

  簡短的談了一會兒,了解了一下基本情況,又出來到現場轉了轉,張彥明馬不停蹄的又去了楊家坪。

  再次隨著車流通過大橋,然后順著鵝頸上彎彎曲曲的隨山公路上坡下坡穿洞,從大坪左轉向南。

  這會兒楊家坪還是轉盤經濟,因為地理條件,楊家坪轉盤四通八達,南連大渡口巴南,北抵大坪連接解放碑和觀音街,西達沙坪壩,東與南坪隔江相望。

  這里是渝州的老工業區,受工業影響,配套完善設施齊備,人群集中,消費能力強。九十年代工業地區的消費能力都超強。

  工業集中,交通發達,商業自然就興旺。

  而且從大坪過來開始,這邊就是一馬平川,再無山勢長坡,偎守在長江邊上,得天獨厚。這也是為什么工業都集中在這里的原因。

  楊家坪大轉盤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中,都是渝州的牌面兒。還有九龍港。

  這里有渝州唯一的一個市內動物園,西西公園,和最現代化的電影院大商場,渝州最早的地下商場。老渝州一共五條電車線,楊家坪獨占兩條。

  建設廠,空壓廠,鐵馬廠,新華廠…一眾工廠圍繞著大轉盤這個中心,電影院,公園,商場,醫院,學校等等簇盤而立。

楓城的項目就在轉盤不遠,轉盤北側正街上,一  百多畝地。

  樓都已經起來了,這邊一年四季都可以施工,地質條件也沒毛病,建筑速度相當快,看這個架式,今年上秋就差不多投入使用了。

  進度比觀音街那邊還要快不少。

  項目負責人也是從總部過來的,還是關外人,原來魯爾建筑公司出來的,是第一批挖過來的人員。

  四十多歲,方臉大耳,下巴刮的青黢黢的。

  “老板。”最早的老員工都叫張彥明老板,后來的都改成了張先生。這到成了他們這些人的驕傲。

  現在公司里對張彥明的稱呼有四種,第一種是身邊人,都叫哥,第二種是物流安保那邊,叫彥明,然后就是這些老員工,叫老板。

  后來進來的員工就不知道誰帶的頭,都改叫先生了。

  “在這邊感覺怎么樣?吃的還習慣不?”

  “還行,咱們自己有食堂,偶爾出去嘗個新鮮,問題不大。這邊人太能吃花椒了,看著頭疼。”

  “花椒要慢慢習慣,在這邊如果不吃花椒容易膝蓋疼。”

  “潮濕?感覺還行啊。”

  “和哪比唄,和江南比肯定沒那么潮,但是和關外比就已經很潮濕了,還是要注點意。平時也多活動。”

  “我身體還行。今年咱們這邊就差不多交活了,完了孫總的意思是讓我聽你安排。去哪?”

  這邊的建設都在收尾,已經開始做路面和綠化了,確實也快了。

  “你這邊怎么比江北快這么多?”

  “本來也比他們干的早,其實他們也不慢,估計也就是年底或者開春的事兒。這邊沒有休工期,活好干。”

  “我下午和市里見面,要不,你也去吧,都去聽聽。咱們可能在這邊還要弄兩個項目,聽一聽心里也有底,肯定是你們的事了。”三五第一_

大熊貓文學    夢境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