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三十章 事定

  隨著秦叔寶破門,左武衛的人馬已經涌入內宮,在這一瞬間李恪一眾轉劣為優,攻守交替,此處已經成了一邊倒的屠殺。

  李世民下令秦叔寶肅敵,前后不過盞茶的功夫,侯君集的五百死士便就成了五百死人,橫七豎八地躺在宮內的地上,一動不動。

  “末將秦瓊護駕來遲,還望陛下恕罪。”宮中大局已定,秦叔寶收住兵刃,闊步走到了李世民的面前,俯身拜道。

  李世民見狀,連忙上前扶起了秦叔寶,道:“今日若非叔寶及時趕至,恐怕朕和楚王就成了逆賊的刀下亡魂了,叔寶有功無過,又何談恕罪,快快請起。”

  “謝陛下。”秦叔寶道了聲謝,站起了身子。

  待秦叔寶起身后,李世民又好奇地問道:“叔寶是如何知曉逆賊所圖,領兵前來護駕的?”

  秦叔寶會在這里,自然是因為李恪提早打了招呼,畢竟李恪既然敢進東宮,自然是備好了后手的,駐防于和東宮一墻之隔的景鳳們的秦叔寶便是李恪的后手。

  不過秦叔寶自然是不會如實告知于李世民的,秦叔寶回道:“今日,今日末將親自領兵巡防,過路景鳳門時聽得東宮內似有廝殺聲,又聽得玄甲軍中的哨笛,心知恐是陛下危難,故而強攻東宮。”

  李世民聞言,笑道:“東宮乃儲君所居之處,你強攻東宮,就不怕攻錯了,擔了罪責嗎?”

  秦叔寶回道:“末將是玄甲君出身,玄甲軍聞笛必進的軍令乃是陛下所立,陛下的軍令大過天,只要有陛下的軍令在,莫說是東宮的景鳳門了,就是太極宮的朱雀門末將也敢攻。”

  “哈哈哈...”

  聽著秦叔寶的話,李世民不禁笑了出來,李世民道:“叔寶你也是堂堂國公了,行事還是如此莽撞,不計后果。”

  秦叔寶道:“在旁人面前末將是大將軍,是國公,但在陛下面前,末將仍是天策府的小卒,為陛下沖鋒陷陣,萬死不悔。這些年來我大唐太平了,我們這些天策府舊將也富貴了,但末將每日所念的,夢中所想的還是追隨陛下征戰的日子。”

  李世民聽著秦叔寶的話,心中不禁頗為感懷,秦叔寶和侯君集同為天策府老臣,秦叔寶身居高位卻仍初心不改,但侯君集已經利欲熏心,變了模樣。

  李世民感嘆道:“只可惜并非人人盡如叔寶這般啊。”

  秦叔寶道:“陛下放心,叛逆再多,也不過都是過梁小丑,有咱們這些老臣在,天下就沒人能動陛下一根毫發。”

  李世民聞言大為寬慰,對李恪問道:“恪兒,叔寶護駕有功,也救了你的性命,你以為該當如何封賞?”

  秦叔寶護駕之功自當重賞,但李恪是秦叔寶的弟子,兩人的關系人盡皆知,李恪也不便為秦叔寶邀賞過甚。

  李恪想了想,回道:“大將軍之榮已然極甚,爵位和官位上是難有進益了,但護駕之功若只賞賜金銀又未免顯得單薄,何不轉賞其子懷道?”

  秦叔寶冊上柱國,官拜左武衛大將軍,爵封國公,秦府門外更是奉旨立戟十二,就武將而言,已是榮寵至極,再想進一步,除非就是拜相了,但秦叔寶精熟軍務,卻不通政事,拜相又有些不妥,如李恪所言轉賞其子秦懷道倒是個不錯的法子。

  李世民點了點頭道:“好,那便依楚王所言,冊叔寶長子秦懷道為歷城郡公,可擇一子再傳,至于官職嘛,秦懷道還年少,先拜右衛將軍。”

  郡公之封,擱在權貴如云的長安并不出挑,但大唐開國功勛子弟,縱是父輩已經位極人臣,但子輩封爵至郡公的卻不過寥寥數人,很是難得。

  更何況秦懷道乃秦叔寶嫡長子,將來必是要繼承秦叔寶的國公之位的,而李世民也有言在先,日后待秦懷道繼封國公后,秦懷道的郡公爵又可另擇一子傳下,李世民這是要給秦家一門雙公了。

  秦懷道不在此地,自然無從謝恩,秦叔寶聞言,連忙拜道:“末將代犬子謝過陛下隆恩。”

  此番李世民遇刺,若論護駕之功,秦叔寶固然出力甚大,但卻仍需退居次位,因為此次救駕,建功最大的乃是李恪。

  但不知怎的,李世民封賞完秦叔寶后,便就對封賞之事和李恪所立之功只字不提了,其中可能的緣故無非有二,一是李恪和李世民乃親父子,不是外人,不必如此講究,而第二個可能性就是李世民已經有了封賞李恪的計劃,只是封賞過大,或許不便即刻提出來罷了。

  而如今的李恪已是親王之首,兼領北都太原,除了東宮之位,還有什么能叫李恪更進一步的呢?李恪想著此事,心中不禁揣度起了李世民的心思。

  而就在李世民封賞完秦叔寶之后,方才躲進光天殿躲藏的李承乾已被張世貴領人尋了出來,張世貴命人拉著李承乾,便拖到了李世民的跟前。

  現在的李承乾的模樣比之方才更有不如,發絲凌亂,面沾泥灰,顯然在捉拿李承乾的時候張世貴也廢了些功夫。

  李承乾被如一只死狗般從光天殿里被拖了出來,丟在了李世民的腳前,神色頹敗,落魄不堪,誰還能想到眼前之人竟是大唐的太子。

  李世民就這樣盯著李承乾,悶不做聲,而李承乾也畏畏縮縮地縮在地上,不敢開口,場面仿佛一下子僵住了。

  片刻之后,終于還是李恪先開了口,李恪一邊伸手想要扶住李承乾,一邊對李承乾道:“阿兄,你先給阿爹認個錯吧,咱們畢竟是一家人,沒什么過不去的。”

  李承乾所為確是鑄成大錯,若是李世民開口喝罵他一頓,李承乾決計是只有受著的份,半句不敢回嘴,但李恪一開口,李承乾瞬間便被點著了。

  在李承乾看來,他能有今日,都是因為李恪,如果不是李恪步步緊逼,他又何必兵行險著,走到這一步。

  李承乾抬手猛地一把打向了李恪的手,帶著怨恨道:“你少在這里假惺惺了,我認不認與你何干!”

  李恪的手方才為李世民抓箭,已經受了傷,如今又被李承乾這么猛地一打,剛剛止住血,包扎好的傷口又破裂了,包扎的白布也被李恪手掌中浸出的獻血染紅,格外叫人矚目。

  李世民見狀,怒道:“你阿弟有傷在身,逆子怎敢如此。”

  李承乾道:“李恪狼子野心,早就盯上我的儲君之位,若非他,我何必如此。”

  李世民聞言,指著李承乾,痛心疾首道:“你是非不分,黑白不明,你被侯君集誆騙,竟還把罪責推于旁人,你可知道,就在你逼宮之前,你阿弟還在為你求情,求朕留著你的太子之位!”

  李承乾看著李世民的模樣,顯然已經對他失望已極,而對李恪信重有加,現在的他說地再多也不過是自取其辱,轉而閉口不言了。

  李世民看著李承乾的模樣,對他也是失望已極,李世民對張世貴吩咐道:“你安排人接管東宮,汰換內外衛率,太子的事情待明日朝會再議。”

  李世民說完,也不再看李承乾一眼,扭頭便走了。

精彩東方文學提供等作品文字版

大熊貓文學    庶子奪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