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二十二章、賬冊

  曲彬抱頭鼠躥,狼狽返歸郡衙回復程遐。當然啦,在入衙之前他就已經把雙手放下來了,而且不但重新整理好了衣冠,還在不遠處的井邊臨水照容,把原本狼狽驚惶的表情給調整了過來。

  只有惡奴狗腿子才會把受辱的痕跡留在臉上,跑去跟主家哭訴:“那廝他打我了,打狗還得看主人呢,分明不把您放在眼里!”曲彬雖然出身不高,終究是讀過圣賢書的,士人風儀不可有失——尤其在上官面前。

  進得大堂一看,這回程遐不在寫字,正滿臉不耐煩地整理著案上的公文。曲彬遠遠地就施了一大禮:“回稟程司馬。”程遐雖然并不怎么認臉,分辨語聲倒沒啥問題,于是頭也不抬,便吩咐道:“墨封辛苦了。喚那小…裴郎進來吧。”

  曲彬嘴角略略一抽,但還是盡量保持表情的端莊、語氣的平和,回答道:“那小人不肯隨下官前來,且語多悖妄,輕視司馬,還說…要司馬親去見他。”

  “哦?”程遐抬起頭來,眉心一擰,兩道掃帚眉又差點兒連在了一起,“他如何說?卿勿有所隱,可直言不諱。”

  曲彬心說直言不諱我就太丟臉啦,當下盡量隱瞞自己的話語,光把裴該的言辭大致復述了一遍,先說你人品肯定不如他,再說你官品也不如他,三說大家伙兒在“君子營”中份屬同僚,并無高下之分,所以——“堅不肯來見。下官不便動粗,只得歸來回稟司馬。”

  他本以為程遐聞言會勃然大怒,誰想程遐聽著聽著,反倒雙眉舒展,微微笑起來了:“果然不出某之所料也。”曲彬心說這啥意思?你明知道裴該會拒絕前來,還派我去傳喚?你知不知道受辱的并不僅僅是你啊,我也跟著倒霉,差點兒被扔出門外哪!

  程遐伸手招招:“墨封,且近前來。”曲彬急忙小碎步趨近,就聽程遐問道:“這數日,支將軍逢人便言,‘主公’一詞,并非那小人生造,實有所本也——墨封未曾聽聞么?”

  曲彬愕然——這我還真是沒聽說,我后知后覺了。

  其實最早散布此言的還不是支屈六,而是簡道,問題簡至繁身份太低,又從來為同僚所輕視,說也白說,沒人會當一回事兒——恐怕連笑話都算不得,根本不值得傳揚。要等到支屈六到處為裴該辯誣,這消息才逐漸傳布開來。其實在派曲彬前去召喚裴該之前,就已經有人向程遐匯報過了。

  程遐說了:“那小人獨出機杼,特言我等所不言,乃是嘲諷我等不學,無如他博覽群書耳。想是他欲得副督之職,卻為百僚所阻,故以此來暗算我等——則其心胸,不問可知…”我就知道他是這樣驕傲的人——出身擺在那里啊,世家大族的臭臉,咱們從前也可都是慣見的——而且不僅僅驕傲,對咱們還心懷怨念,想要踩著咱們的肩膀往上爬。所以說他不肯自動來見我,那真不是你猜想的什么因為尚且不得信用,所以不敢亂跑亂動——“彼親近武夫,而不與文士往來,想亦為此——故遣墨封前往相試一二。”

  曲彬聽得是目瞪口呆,心說我靠你這想得也太深了吧…你都沒怎么見過裴該,起碼沒跟他說過話,就能把他的心理研究得那么透徹?“司馬智深,末吏望塵莫及。”

  頓了一頓,又問:“然則如何處?不如調動兵馬,將之捕來,司馬好生訓誡一番…”

  程遐擺擺手:“那小人新投軍中,又無罪過,怎能擅自捕拿?”有些話他沒有說出口——貌似石勒招攬裴該之意甚誠,這還沒對他失望呢,你怎么能對他動粗?就不怕石勒光火嗎?再說了,他最近跟支屈六走得那么近,你想動粗,也得支屈六肯答應才成啊。

  曲彬問說那咱們就拿他沒辦法了嗎?如今明公還沒有授予職司,真等起用了他,就他目前這種非常無助于團結的心態,將來肯定要對我等不利啊!心里話說,起碼我跟他的梁子是結下了,他或許不敢動你,但日后必然會收拾我啊!

  程遐笑一笑:“黃口孺子,隨心而動,哪有什么遠謀?我自有對付他的計策——墨封且退,不必再為他操心。”

  ——————————

  那日黃昏時分,支屈六按慣例又跑來聽故事了。不過他這回帶來了兩個胡兵,一個捧著酒食,一個抱著一大摞的簡牘。裴該指指那些簡牘,問說這是什么意思?支屈六笑道:“這是程子遠托我轉交給裴先生的。”

  今日午后程遐找到支屈六,先是叫苦說公務太過冗繁,身邊人手不足,自己已經好幾天都沒有睡過安穩覺了,隨即試探性地問道:“明公招攬裴郎,寄望甚深,雖然未曾分派職司,但我聽說裴郎已然病愈,反正閑來無事,未知可肯伸手相助,分擔一二啊?”

  支屈六晚間就對裴該說,程遐所言也很有道理,你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大家伙兒既是同僚,都為了主公能夠成就大業而努力,你幫他干點兒活那也是應該的。若是做出了什么成績,主公歸來后我肯定會為你美言的,你放心,絕不會被程子遠把功勞全都搶走嘍。

  而且——“若待主公歸來,知道裴先生也為他照管留后事,必然欣喜。我會盡量勸說主公兌現承諾,與裴先生‘君子營’副督之職。”

  一邊說著話,一邊他就進了裴該的寢室了,熟門熟路的,也不跟主人客氣。裴該讓胡兵暫且把那些簡牘都堆放在屋角,隨手撿起上面一片木牘來瞧了一眼,不禁微微皺眉——這啥玩意兒?我看不懂啊!

  抬頭望向支屈六,支屈六解釋說:“據程子遠所說,這些是‘匠器營’近半年來的出入賬目,請裴先生協助審核,因為要得急,暫且期以三日。”他看看裴該的表情,不禁皺眉問道:“怎么,裴先生也不會么?卻也無妨,人各有所長,亦必有所短,這種算賬的事,本來便不是高官做的,都是下吏當為——我幫你退回去,換些軍令、文章來草擬吧。”

  裴該輕輕搖頭,隨手把那片木牘給扔回去了——“不必。我只是奇怪,軍中為何還用如此沉重的竹簡、木牘,而不用紙?”在舊裴該存留的記憶當中,這年月紙張的使用應該已經很普遍了呀。

  造紙術古已有之,所謂東漢蔡倫造“蔡侯紙”,不過是一次重大的技術改良而已。從前的紙張過于脆、薄、粗,因此也很難制成較大的尺寸,下品只能用來包裹食物,即便上品,也就寫幾個字當“即時貼”用罷了;自從“蔡侯紙”問世后,紙張才開始大規模制造,并且逐漸代替簡牘、絹帛作為書寫的載體。

  所以遲至東漢末年,紙的使用就已經非常廣泛了。至于晉代,雖說基于對紙張是否能夠長期保存的懷疑,朝廷重要公文、檔案仍用木牘,但士人日常書寫,基本上全都換成了紙張——魏晉南朝書法之所以極大興盛,亦由此而來。到了東晉后期,桓玄篡位的時候,明令此后政府公文也一律用紙,簡牘之類就此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所以裴該才奇怪啊,軍中沒那么多規矩,這些也不算是重要公文,干嘛你們不用紙,而偏偏要用簡牘呢?使著麻煩不麻煩啊。

  支屈六笑道:“裴郎有所不知,這潁川、襄城一帶,紙坊本少,用紙都仰賴外郡甚至外州輸入,近因兵燹,商路斷絕,紙也日益難覓,故此只能用回簡牘了。”他雖然不怎么認識字,平常更不會提筆寫字,終究時常接觸軍令、公文,對于這點認知還是有的。

  裴該聞言,不禁輕輕嘆了口氣:“兵連禍結,百姓流離,諸業凋敝,此誰人之過歟?”本來只是有感而發,隨口一說,誰想到支屈六立刻接茬兒:“都是司馬家不修德,諸藩相爭之過。且待攻克洛陽,徹底改天換地,自然便容易得到紙張了。”裴該瞥了他一眼,心道你真是這么想的?我倒不覺得你們比司馬家那些貨強到哪里去呢,天下若能在你們手里迎來太平盛世,那真是老天無眼!

  諸葛亮北伐事早就已經講完了,甚至連姜維北伐都接近了尾聲,裴該搜腸刮肚,竭盡文思,貌似支屈六聽得卻并不過癮。終究史實和演義差得太遠,對于蜀漢的那十幾次北攻曹魏,史書上記載得都很簡略,演義雖然說得比較多,但也不能純照演義來講啊。動不動兩陣列圓,大將單挑,支屈六是軍伍出身,肯定不相信哪。所以裴該暫且放棄了最后二士滅蜀之戰,重新跳回到東漢末年,開始逐一詳細講解幾場最為重要的戰役——界橋、官渡、赤壁、漢中、渭水、夷陵…這些大戰他前世研究得比較透徹,說不定就算起陳壽于地下,都沒有他知道得清楚。

  果然這一講起來,支屈六聽得是眉飛色舞,大呼過癮,就連酒都比平時多喝了十好幾盞。一直等月上高天,送走了支屈六之后,裴該才返回來翻檢那些簡牘。他心說什么“匠器營”,匠就是匠,器就是器,不可一概而論,這名字起得好無道理。腦子里不自禁地就浮現出了裴頠崇有論里面的一句話:“匠非器也,而制器必須于匠,然不可以制器以非器,謂匠非有也…”

  不不,現在不是背書的時候,得好好琢磨琢磨,這一關該怎么過。很明顯,程遐裝模作樣喊累,通過支屈六分派下這份工作來,絕非好意——他是想瞧自己笑話來的!

大熊貓文學    勒胡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