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193章 分岐

大熊貓文學    風雨大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樞密院里,杜中宵放下手中公文,道:“雄州一戰打完了,劉幾和張岊報來,俘契丹主將耶律佛奴以下,一共一千三百余人。另外,此戰中斃契丹人近八千人,可謂大獲全勝。”

  田況道:“擊斃近八千人,才俘一千多人,怎么俘虜這么少?”

  杜中宵道:“此戰是在晚上,必然是死的人多,也不奇怪。”

  富弼道:“一戰被消滅了近萬人,契丹必不肯善罷干休。接下來的日子,可有的忙了。”

  其實正常來說,契丹即使過境,宋軍也只要早做防備,嚇唬一下契丹人就好了。此次杜中宵刻意讓劉幾早做準備,把契丹軍隊全殲,有故意挑起事端的嫌疑。

  禁軍整訓到現在,杜中宵受到的壓力不小。滅掉黨項之后,實際宋朝已經沒有個部的軍事威脅,朝臣中要求穩定的聲音很大。收復燕云,雖然是天下一統的大義,雖然有皇帝支持,卻不能說服整個朝廷一直到處戰爭準備中。想消滅分岐,最好的辦法就是戰爭。

  此次一定要把越境的契丹人全部消不,杜中宵是故意的。契丹人不打,就會失去與宋朝打交道時的主動權,整個邊境的形勢都會就化。而一旦契丹準備戰爭,就可以借此平息對禁軍整訓的議論。

  接了前線戰報,幾位樞密使副一起,商量接下來的行動。

  張昇道:“此戰過后,契丹必會派人交涉。朝廷該如何回應?”

  杜中宵道:“此戰是在雄州,從頭到尾,本朝兵馬都沒有越過邊境。有什么好回應的?契丹人無端越境,等同入侵,該我們向契丹問罪才是。”

  田況搖了搖頭:“事情哪里能夠那么簡單?終究是契丹折了近萬人,不會善罷干休。”

  沉默一會,曾公亮道:“現在臘月,離著春天還有近兩個月。你們說,此戰之后,契丹會不會在幽州集中兵馬,南下河北?河北路整訓過的軍隊,只有十五萬人,此時與契丹開戰,還是早了些。”

  杜中宵道:“劉幾已經河間府建起了軍校,河北路的禁軍,可以整訓了。契丹要想大規模開戰,總要等到下年。我們加緊時間,應該能編練出足夠的軍隊來。”

  聽了這話,其余人搖了搖頭,一時沒有說話。不經過足夠訓練,整訓過后的禁軍,就只能像滅黨項時,狄青所部一樣。雖然能打,毛病不少。而且指揮不便,對朝廷不是好事。

  看著眾人,杜中宵嘆了口氣:“自全軍整訓,到現在半年多了。諸位看出來沒有?越到后面,軍校里教出來的軍官越不如人意。雖然比以前嚴了許多,但軍中風氣,實在讓人搖頭。”

  田況道:“有什么辦法?軍校教的內容就是那些,只要用心,總能夠學出來。現在軍校中,多是將門子弟,或者世代從軍的。這些人,總是比百姓中新招來的有更難管些。”

  杜中宵點了點頭:“其實不是在軍校中學得好了,便是良將。真正的良將,應該是在戰爭中成長起來的。不打仗,軍校也治不好禁軍。自晚唐以來,兵為將有,軍隊不考慮天下百姓的疾苦,已經二百多年了。想靠著幾所軍校,把軍隊的面貌改過了,如何做得到?”

  田況聽了,沉默一會,問道:“太尉的意思,是要在契丹的戰事中,把軍隊改過來?”

  杜中宵點了點頭:“不錯,正是如此。現在天下錢糧充足,幾場大勝,軍隊的士氣正旺。不在這個是候作戰,等到什么時候呢?一時不能全部整訓完沒有什么,到戰場上去。真正的良將,總能夠在戰場上脫穎而出的。單靠軍校,并不能選出將帥來。”

  田況想了一會,搖了搖頭:“太尉,是因為有戰事,而需要有軍隊。而不能夠為了整訓之軍隊,而挑起戰事。如果為了整訓軍隊而與契丹開戰,恕我直言,在下不能同意。”

  杜中宵看著田況,一時不語。田況說的不錯,沒有戰事,也就沒有必要有軍隊。可問題是,話是這么說,但世間會沒有戰事嗎?即使沒有契丹,大草原上還會有其他部族。只要朝廷的軍隊弱,草原軍隊必然就會南下,沒有什么僥幸可想。從這個意義上說,為了整訓軍隊,改變軍隊面貌,挑起一場大國的戰爭是正常的。戰爭對杜中宵來說,沒有什么軍功加成,現在的軍功已經足夠了。

  一定與契丹開戰,而且越快越好,是杜中宵進了樞密院后,越來越強烈的感覺。自己在隨州練兵數年,練了一支三萬多人的軍隊了來。有今天的功績,已經是機緣巧合,非常了不起。到了現在,自己當時帶的軍隊,正慢慢滲透進龐大的禁軍中。靠這三萬多人,把八十萬禁軍改變,是不可能的。

  建了軍校,剛開始禁軍將領都不當回事,有一段時間,哪怕不識字,也能夠從軍校畢業。現在皇帝重視了,樞密院管得嚴了,軍校比以前好了一些。但也只是好了一些,而沒有徹底改變。嚴了又如何?以前很多將領不識字,只是因為流行那樣,軍中識字沒有用處。現在要軍校畢業,要多識字,將門同樣有許多這樣的人。這一段時間,原來禁軍的將領慢慢適應。

  軍校在改變著進去的禁軍,進去的禁軍,同樣在改變著軍校。杜中宵估計,只要兩三年的時間,自己辦起來的軍校,就要自己也不認識了。有什么辦法呢?杜中宵知道這樣不好,卻沒辦法改變。

  八十多萬禁軍,有自己的風格,自己的習慣,不是靠著強行去教就能改變的。宋朝立國百年,如果再加上晚唐五代,有太多有家庭已經習慣了依靠軍中生活。哪怕提供了其他出路,他們也不愿去,而愿意改變自己,繼續留在軍隊中。不打仗,而且得是大仗,這種情形難以改變。

  見兩位樞密使意見相左,富弼道:“現在雄州一戰,滅掉契丹萬人之多。此戰已經打了,契丹必不肯善罷甘休。我們想的,應該是如何應對契丹人。”

  田況道:“契丹越境而來,薄責即可。俘虜的契丹人可以送還,讓他們嚴加管束!”

  杜中宵搖了搖頭:“前方打了勝仗,不可失了將士們的功勞。契丹越境,不是一天的事,以前也經常如此。慶歷年間與黨項作戰,契丹威脅南下,索要關地之地,可曾忘了?最后增加歲幣。蠻夷之人畏威而不懷德,不打得他們服了,邊境終究難以安定下來。”

  田況道:“太尉以為,此事應該如何做?”

  杜中宵道:“行文契丹,嚴厲斥責此次他們南下之舉。若不給予賠償,則對俘虜嚴懲!”

  (今天只有一更,見諒。)

大熊貓文學    風雨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