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文華殿門口時,引領他們的內侍進去稟告,而他們則暫時等在外面。
殿門的內外,都有大漢將軍站崗。巴布等人也不管亂動,規規矩矩地等著,同時心中也在再三想著之前就想好了的說詞。
想了一遍后,發現還沒傳召進去,就再想一遍。
結果想完之后,還是沒見傳召。那個引領他們的內侍,進了大殿之后,就仿佛泥入大海一般。
這一下,巴布等人就有點不耐煩的意思了。轉頭互相看看,都有點狐疑。都傳召到了門口了,然后就被晾在這里?該不會…又是欲擒故縱了?
雖然想到了這種可能性,可是,他們也不敢真得不耐煩,只能老老實實地等著。
巴布等人,就仿佛成了冒牌的大漢將軍,在門口這站崗起來。無聊了,就盯著從殿內匆匆而出的大明官員。
不知道過了多久,又有一名大紅緋袍的官員出了殿門,正要走時,忽然看到了巴布等人,便站住腳,轉身看著他們問道:“你等何人?”
巴布正無聊著,見有大明高級官員理他們了,連忙齊聲回答,說是漠北三族的使者,前來覲見大明皇帝的。
這名官員一聽,臉上露出一絲恍然之色道:“哦,想起來了,原來是你們。皇上真忙著,估計把你們都給忘記了。你們且等著!”
說完之后,他便轉身重新入內進入文華殿去了。
巴布等人躬身道謝,看著這名官員的背影,他們又互相看了一眼,眼神中帶著別樣的意味,其中巴布肯定地小聲說道:“我們漠北三族,好歹也是有騎軍幾萬的大部族,大明皇帝怎么可能把我們忘記了,肯定是欲擒故縱之意,回頭會向我們提過份要求的話,一定要守住底線。如果不是有求于我們,斷然不會搞得如此麻煩!”
其他人都是點頭,紛紛附和巴布的這個意思。漠北三個部族算起來,湊個五萬騎軍沒有問題,這么龐大的戰力,誰敢小覷?就算曾經強盛到頂峰的清國,當初也只是提出歲貢九白,要個面子而已,沒敢真得逼迫漠北三族!
他們正在想著,剛才那官員又出來了,對他們說道:“皇上果然忘記了,你們且進去吧!”
說完之后,他就直接走了。
能忘記就怪了!巴布心中想著,收拾了下心神,整理了下儀容,并且還互相看了看,確保表面上的尊重都到位了,才跨步入內。
站在門側的內侍同時唱名起來,向殿內通傳。
巴布等人不敢直視皇帝,往前走幾步,就遠遠地大禮參拜,跪倒在地,大聲喊著:“漠北三族,車臣汗王子巴布拜見大明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
五體投地,三跪九磕,是最高的禮儀。
崇禎皇帝抬起頭來,看著面前這三個蒙古人,淡淡地說道:“平身吧!”
巴布等人聽了之后,依言站起來,態度還是很恭敬。
巴布是三個正使的頭,因此,他便開口奏道:“漠北三族聞大明皇帝威名,特獻上二十七白,是為天可汗賀!”
中原王朝的皇帝要是厲害的話,草原上的部族就會送上“天可汗”的名號,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承認中原皇帝厲害,表示臣服的意思。
因此,這個“天可汗”的稱號,只要是中原王朝的皇帝,沒有哪個會不喜歡的。完全可以說,這個“天可汗”稱號,是蒙古部族給中原王朝的皇帝送上的最吃香的馬屁。
然而,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崇禎皇帝卻是微皺了下眉頭,然后有點不高興地問道:“朕派去的人,沒給你們說清楚,朕要的是漠北三族歸降,三部的族長到京師,可得爵位享榮華富貴!什么二十七白,這是朕要的東西么?”
巴布等人一聽,都是一愣:這大明皇帝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啊?這和想得完全不一樣啊!
不過巴布很快回過神來,看來這個大明皇帝野心很大,就是想吞并了漠北三族,估計也是這個原因,才會搞什么欲擒故縱之計。
然而,在來之前,碩壘是有和兒子交代過底線的。因此,巴布只好回奏道:“陛下,大明的強大,外臣確實是看到了。但是我漠北三族,卻也帶甲數十萬,縱橫漠北稱雄。如果陛下只是一句話就要吞并漠北三族,這…”
他的意思,是想著描述夸張點,提醒明國皇帝,漠北三族是有實力的,然后再進行討價還價,決不能是明國皇帝說了什么就是什么。
可是,他還沒說完,就被崇禎皇帝不耐煩地打斷了:“看來你們是知道了朕的意思,卻不想按照朕的意思來辦?”
巴布面對咄咄逼人的明國皇帝,心中想起他父汗的交代,不能一味地軟,要軟硬兼施,如此才有談下去的可能。因此,他便一正臉色,就準備來個義正言辭地說話。
可他的話還沒說呢,就聽到崇禎皇帝又開口說道:“朕可以明確告訴你們幾個,如果自己歸降大明,那么都是朕之子民,和關內百姓沒有區別。可要是不肯歸順,那以后就沒這么好的待遇了。”
說到這里,他又冷笑一聲道:“漠北三族強大,可強大過遼東建虜?到底什么決定,估計你也做不了主。朕也沒那么多時間和你們磨嘴皮子。遼東建虜、敖漢部族以及喀喇沁部族,你們自己選吧,到底是想要和哪個一樣。給你們一年時間,不主動歸降,或者沒有答復,朕就替你們決定和哪個部族一樣好了。”
說完之后,崇禎皇帝順手便給巴布三人各自賞賜了一顆甲級竊聽種子。要是漠北三族真不肯歸降的話,那他也不介意領兵把他們給剿滅了。有這三個“內應”在,也不怕找不到這些蒙古人。
當然,他們最好是主動歸降,這樣就免了一次戰事,從漠北三族和其他部族中選出精銳,再和九邊的邊軍組成北方軍團,可以用來征討西部蒙古,對付沙俄的東侵,爭奪高加索油田地區。
在崇禎皇帝做了決定之后,便有內侍上前,引這三個漠北蒙古的使者走人。
這一下,巴布等人頓時就傻眼了。他們萬萬沒想到,大明皇帝竟然如此強勢,難道他就真得不在意漠北三族的幾十萬人?他到底是狂妄呢還是真得有這個本事?
一時之間,他也分不出來。可真要說,他漠北三族比之前的遼東建虜還要強大,那他也說不出來。那么連遼東建虜都能被大明皇帝剿滅,漠北三族能承受得了大明皇帝的怒火?
看著明國皇帝自己提著御筆,在那寫什么東西,好像一下就把剛才的事情拋到了腦后。巴布不由得又想著,該不會明國皇帝真得是非常忙,而從他剛才的語氣來看,對漠北三族其實也沒那么重視,所以,之前是真忘記了?
想到這個結果,巴布不由得心中很是有點失落:難道漠北三族的實力,在明國皇帝的眼里,真得就那么不堪么?
帶著不少疑惑,巴布等三人不得不退出宮,回驛館收拾行李,準備打道回漠北,稟告大明皇帝的意思。
這要離開明國京師了,巴布等人忽然又有點舍不得。這里多繁華,漠北那種窮旮沓地方,一比起來真不是人待的了!
于是,他們三個正使一商量,難得來一次明國京師,就把帶來的東西都賣了,換些好東西回去好了。
就這么地,這些漠北蒙古人就又逗留了幾天,抓緊時間享受這京師的繁華,甚至到了不到宵禁時間,絕不肯回驛館的地步。
對于這些人,崇禎皇帝還真不在意,早已忘到腦后去了。經過這些天的緊張討論,之前一直在考慮的銀票當貨幣功能,就正式下圣旨,發邸報布告天下了。
這份旨意的大概意思,就是說明大明如今國泰民安,物資越發地豐富,但是,市面上流通的銀子(銀票)卻遠達不到物資增長的速度。因此很多地方的銀子(銀票)越來越貴,已經到了影響民生的地步。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崇禎皇帝決定,以明年國庫收入的十分之一為抵押,多印制一百萬兩的銀票,分發兩京十三省的銀行,以借貸方式到市場流通,平穩銀子(銀票)的價值。
銀票還是和以前一樣,可以到銀行兌換實物銀子。但從一種極致情況來說,會有一百萬兩的銀票不能當場兌現。不過既然是以來年國庫收入為抵押,那么這一百萬兩要真想換成實物銀子的話,也沒有問題,來年就肯定可以兌換。
之所以要在圣旨中說明這個,而不是不聲不響中多印了銀票,是崇禎皇帝不想騙他的子民,而且這種事情,就沒有不透風的墻,回頭要真是傳出去,反而對他的信譽會是個很大的打擊。因此,提前說明,是相信他崇禎皇帝說得話,還是擔心會讓銀票變得不值錢,和大明寶鈔一樣,就看老百姓選擇了。
這個變化,其實也不是一下就到了信用貨幣時代,而是中間的一個過渡。完全的信用貨幣時代,眼下并不現實的。
這份旨意一出,頓時天下震動。
妙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