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二百八十四章:青年炮兵

  調撥的大明戰船和補給船都需要大修,原本船塢里失業的工匠又獲得了工作,而且工錢多了三成。

  他們立刻投入到為“紅旗軍”保養戰船的工作中。

  與此同時,黃漢親自指揮鐵匠大師傅鍛接鋼鐵龍骨。

  “虎穴”城里已經居住了許多招募的造船工匠,黃漢還請師傅徐光啟從大明造船技術最精湛的龍江船廠挖來了幾戶大工匠。

  科學家徐光啟是大明技術流的泰斗,又是萬人之上幾人之下的閣老,有他不遺余力寫信指使門生故吏尋找手藝好的匠戶,辦理調動手續支持‘紅旗軍’大發展合情合理又合法。

  大明的總兵官、參將、衛指揮使等等將領自己造武器、生產火藥不違法,造炮也不被制止,當年薊鎮戚家軍的武器大多數都是自造,他們還不斷研究新產品。

  也是因為連圣天子都對“紅旗軍”寄予厚望,默許徐光啟給黃漢搞物資、搞人手,因此這段時間黃漢網羅了不少人才。

  這個時代要造出好船,堅船,首當其沖就是獲得優質木材來制造龍骨,往往這樣的巨木可遇不可求,加工周期還得幾年才行。

  因為剛剛砍下的大樹根本不能緊接著進行加工,必須讓大樹徹底死了自然風干后才能深加工,加工成型還不能使用,還要一遍一遍上桐油陰干,所以周期長達幾年。

  而黃漢造船的主龍骨不采用木材,不僅僅是因為費時費力,還因為天然出品的木材質量沒法統一,要得到好材料完全靠運氣。

  準備工業化大生產的黃漢怎么能憑借運氣把握船舶的質量?因此主龍骨和肋骨都是鍛鋼打制后鍍錫防腐。

  為了循序漸進,黃漢沒有直接開金手指建造風帆船舶的終結者“飛剪式帆船”,投入生產的是工藝簡單,性價比高的老閘船也就是滿清時期的“紅單船”。

  這種船型裝載量大,比傳統中國帆船速度快,比西式帆船操作更加容易,乃是中國硬帆結合西洋軟帆的混搭,屬于中西結合的典型產品。

  最有競爭力的就是造價便宜,投入運營時使用的水手少了一半,增加了運力,節約了大量成本。

  但是這種船型都是中小型船舶,普遍噸位在一百至五百噸之間,黃漢知道這樣的船型比二號、三號福船的建造簡單多了,手底下曾經建造過福船的工匠完全能夠勝任。

  因此他一下子投入生產十五艘,其中排水量五百噸裝載量達到三百余噸的有七艘,排水量三四百噸的八艘。

  水營現有的船舶進船塢維修保養,水手們沒有放假,他們被組織起來讀書、識字、學軍紀,學習期間軍餉照樣足額發放。

  水手、炮手們上了岸每天訓練學習吃三餐拿到足額軍餉,本來萎靡不振的五百余人現在一個個精神抖擻。水手、炮手大多數是老弱根本不打緊。

  黃漢又沒指望他們去跟敵人殊死搏斗,他需要的是這些人的航海經驗。

  經過不斷找水手們交流,黃漢認識了許多在水師服役七八年甚至十年以上的老水兵,這些人大多數去過日本,有些人甚至去過呂宋。

  這不奇怪,用朝廷的船跑私人的生意乃是文官武將的生財之道,大明的海貿當然是以跑東洋、南洋為主。

  水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雖然這時黃漢擁有的水營戰斗力基本上沒有,但是也不能放松管理,擁有正五品千戶官銜的黃勇被任命為水營實授千總虛衘提兩級以撫寧衛正四品簽事向兵部報備。

  黃漢從年滿十三歲的少年學兵中挑選出三個總旗配發鳥銃補入水營,他們即將是第一批水師陸戰隊,從沿海漁民中招募五百青壯年由老水手一對一培訓,爭取半年內這些漁民就能夠獲得獨立操帆的技能。

  另外有十個總旗的少年學兵即將學習操控紅夷大炮,他們是第一批知識青年炮兵。

  傳授打炮流程的老兵有二十人,是黃漢親自從一百余會打炮的水營老兵中選拔出來的,這些人在萬歷末年就服役,如今已經有了超過十年的軍齡可謂經驗豐富。

  少年學兵會在學習中規范打放流程然后形成文字,相信當“紅旗軍”自產的火炮交給他們實彈打放幾個月,炮兵操典就會應運而生,以后不斷積累操作經驗不斷優化改進即可。

  有了“虎穴”城作為根據地后,黃漢再次進行了大投入。

  現在他不僅僅親自指導鐵匠大師傅們采用鋼模空心鑄件法鑄造鋼炮,采取熱鍛工藝鍛接長達三四十米的全鍛鋼龍骨,還指點琉璃廠進行了升級改造。

  生產玻璃的原材料石英砂、純堿、石灰石、長石等很容易獲得,由于有了風溫技術池窯或坩堝窯內進行加熱的高溫一千五百余度在“紅旗軍”體系已經不是難題。

  高溫使配比的原材料形成均勻、無氣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態玻璃,然后將液態玻璃加工成所要求形狀的制品,通過退火、淬火等工藝再進行熱處理。

  經過幾十次失敗后,琉璃廠的大師傅成功掌握了正確的方法。

  總而言之一句話,沒有漢人學不會的東西,哪怕山寨起家積累到一定程度也會把原創擠壓得破產倒閉。

  現在“虎穴”城琉璃廠玻璃和玻璃制品的生產已經開始進行,打磨鏡片挑選合格的組裝單筒望遠鏡,已經有幾十個專業打磨珠寶加工首飾的工匠在生產。

  沒多久黃氏出品的八倍距單筒望遠鏡問世,這不是商品而是總旗以上級軍官和斥候的制式裝備。

  有了玻璃,做出如此簡單的單筒望遠鏡需要的技術不值一提,黃漢只不過召集加工玉石的工匠講明白了望遠鏡的原理,他們基本上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其中還有一個叫做彭家旺的工匠居然在京師見過弗朗機人的千里鏡,彭家旺今年三十五歲,是黃漢從京師搞來的一百幾十個匠戶之一。

  他有著精湛的加工玉石的手藝,加工琉璃不在話下,如今知道了曾經在京師之時被同僚們當做寶貝的千里鏡的原理如此簡單,加工工藝根本比不上給皇室加工珠寶樂得合不攏嘴。

  天才一秒:m.

大熊貓文學    明末漢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