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漢回家幾天就完成了身份的轉變,又和父親一起拉起了十幾人的隊伍,勉強也算成軍。
宋鵬飛和黃勇、黃馨、小薇幾個把所有的繳獲都已經算清楚了,把棉甲和衣服都清洗出來,鐵甲、刀槍當然擦得干干凈凈,需要修理的已經送去了鐵匠楊老實那里。
現在黃漢擁有貴金屬以白銀計接近六千兩,加上黃家的存糧擁有糧食、馬料接近八百石,這些錢糧足以支撐一個足額總旗的騎兵一兩年的耗用。
兩世為人的黃漢不僅僅看淡了生死,還真的不把金銀這樣的黃白之物放在心上。
因為他知道做個守財奴在這明末亂世根本無法茍且偷生,滿清席卷神州之時,傾家蕩產后還免不了家破人亡的漢人大地主多不勝數。
如果能夠讓金銀和錢糧轉化為戰斗力,黃漢會樂此不疲。
成軍后集中訓練了七天,每天早上負重五十斤跑步越野,不僅僅鍛煉了身體,還為九里臺村做出貢獻。
因為負重的東西是一袋麥子,目的地是鄉親們準備避難的山上,雖然不足以把麥子送到目的地,但是送了十里山路也減輕了其他運糧食青壯的工作量。
往山里運東西真的沒有什么好辦法,唯有用人力肩挑背扛,用畜力馱運,現在莊子里的牲口包括黃家的一部分戰馬都在搶運糧食上山。
黃漢訓練家丁當然會參照后世軍訓條例,每天都會有半個時辰站軍姿,半個時辰的隊列操練。
跑步、隊列操練、站軍姿和晚上的識字班學習是每一位家丁的必修課,其他科目就會因人而異。
比如說騎術好的楊大年、黃四方幾個就苦練騎戰,射箭成績突出的黃峰、楊國恩幾個就專業練習射術,楊堅、黃健幾個有投擲基礎,他們自然跟著憨子練習投槍。
家丁們的耐受力都不簡單,每天六個時辰的運動量都能夠吃得消,黃漢當然不會虧待他們,每天都爭取給大家吃上肉,實在買不到豬肉的日子,也必須保證每個人有兩只雞蛋下肚。
這段時間,總有幾個九里臺村的年輕人去附近的村莊轉悠,他們用現錢收購豬、羊、雞鴨,還把老百姓積攢的雞蛋、鴨蛋收購一空。
黃沂州和黃漢在每天傍晚的餐前會上都要進行訓話,內容當然是表揚先進,批評落后分子,還會點評訓練中的經驗教訓。
幾天時間家丁們就習慣了餐前會上的表揚和批評,認為自己今天表現不錯的家丁都希望得到百戶官的點評。
十一月二十日,這一天的餐前會一定讓所有的家丁印象深刻,因為會上黃沂州宣布預付三個月糧餉給所有的家丁,這就意味著每個家丁都能夠拿到三兩白銀和一石五斗雜糧。
這是黃漢在發動九里臺鄉親們去山里修建老輩曾經用來避難的營地、囤積糧食之時,發現老百姓積極性不高,一打聽原來如此興師動眾會導致加劇糧食消耗,老百姓擔心存糧堅持不到秋收。
這不奇怪,大明升斗小民在農閑之時盡可能多睡少動,基本上一天吃兩頓稀的,現在要肩挑背扛運東西上山,沒有兩頓干的下肚,任誰也吃不消,所以消耗的糧食倍增。
成為家丁的青壯年來自十二個家庭,他們本來就是家里的主要勞動力,當然也是消耗糧食的主要人物。
現在他們跟著黃家訓練,雖然起早摸黑很是辛苦,但是黃家管一日三餐還有一頓葷腥,沒有肉也會吃到兩個雞蛋。
不僅如此他們還將要為家里掙回一石五斗雜糧和三兩銀子,他們的家庭立刻不用為溫飽發愁了。
第二天,出現了太多搬遷積極分子,大多數是家丁們的兄弟、叔伯,他們不辭勞苦帶頭把家里的壇壇罐罐往山上背。
為了充分調動老百姓的積極性,為了減輕他們家里糧食的消耗,黃漢布置黃勇按照一家出一丁的原則招募了四十個青壯年。
給這些青壯年勞力開出管三頓干飯,每十天給一斗雜糧一百文銅錢的報酬,讓他們在后山的山口修葺簡易防御工事,收集石頭、滾木以防不時之需。
黃漢認為誰都不可以不勞而獲,黃家雖然有錢糧足以支持鄉親們度過眼前危機,但是黃漢沒有這樣做,而是以工代賑。
讓每家每戶出勞動力參與修建山口的防御工事,把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意識貫徹到升斗小民的內心,爭取讓大家能夠感受到集體的力量,意識到團結就是力量。
冷兵器時代,據險而守之時,只要收集到足夠的石頭和滾木,不僅僅壯丁可以參與守土,連健婦都能夠往山下扔石頭砸敵人。
后金軍要是來少了根本做不到突破山口襲擾到躲藏在山上的老百姓。
至于建奴會不會發動千軍萬馬而來?這個問題應該不存在。
這里又不是戰略要地,山上也沒有重要人物,更加沒有可觀的繳獲,建奴難道得了失心瘋?唾手可得的地方不去搶劫,非要在這深山老林跟一幫刁民拼命?
九里臺村里的婦孺和行動不便的老人都聽從勸告轉移到了山上的避難所,這個地方其實是一個比較大的山洞,山路崎嶇要到達這里唯有靠步行。
據村里的老人所說,這個避難所早在宋元之時就曾經庇護過楊、黃兩家的先祖,土木堡之變那一年,瓦刺蒙古圍京師,九里臺的鄉親們也是靠這個避難所逃過一劫。
后金軍打下了薊鎮總兵府所在地三屯營,永平府四鄉八壤的老百姓都惶恐不安,九里臺的老百姓也不例外。
現在有黃家牽頭還補貼錢糧早早的讓村子里的老弱婦孺躲進避難所,在忙著干活兒的青壯年和參加訓練的家丁都安心不少。
黃沂州本來在鄉里就有威望,黃、楊兩個家族的族長要決定什么大事都會找他協商。
雖然楊家族長是九里臺村的村長,但是從來沒有欺負過黃姓族人,總而言之九里臺村雖然不富裕還算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