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劉奉世

第一千七百五十章劉奉世  紹圣元年的九月,是一個大豐收。

  包括河北四路。

  除了遭遇災害的漳河流域,哪怕是地震,對太原的影響都不大。

  不過也正因為漳河的這次災害,徹底改變了大名府的農業結構,玉黍和土豆,成了這一帶今年栽種最普遍的作物。

  李辛娘的吳家莊倒是不在此列,辛娘眼光老辣,她全部補種了高粱。

  然后通過釀酒產業,將糧食和錢賺回來。

  高粱對釀酒業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高粱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其他糧食作物無法產生的一些芳香有機物,對酒的醇厚和芳香具有重要作用。

  和董非的燒刀子主要走外貿和賣給國內中下階層不一樣,吳家酒莊的美酒,市場主要在內地和中上階層。

  因此高粱就非常重要了。

  除此之外,高粱秸稈含糖量也頗高,牲畜也喜歡吃。

  新任戶部尚書劉正夫上奏朝廷,請許以玉黍、馬鈴薯加入國家糧稅序列,只有一個前提,就是這些地區必須建設有玉黍加工廠和淀粉加工廠。

  對地方上來說這是一項具有無盡好處的措施,對老百姓來說更是如此。

  明明是高產的好糧食,但是因為保質期問題朝廷就不收,自家又只能保存半年,這就導致想多種都受限制。

  除非養豬養雞鴨。

  但是養豬養雞鴨都滿足之后,想繼續擴大種植面積,就不太可能了。

  一家人能伺候五頭大肥豬就已經是極限。

  現在好了,加工問題國家幫助解決后,兩種糧食的保管期就從半年變成一年,如果保管得當,極限甚至到三年都還能吃,這就達到了小麥和稻米的水平。

  國家商品糧庫,今后會主要流通這一部分,口子就算是打開了。

  這將給國家農業稅收帶來一個可以預見的增長期,蔡京這機靈鬼立即上奏,表示支持劉正夫的辦法,同時提出加強版,國家正式改革稅制!

  深水區,這無疑是進入了真正的深水區。

  國稅地稅分離,不僅僅是曾經困擾過后世的大問題,也是從封建王朝成立開始就一直存在的大問題。

  問題的核心就是中央和地方怎么分稅收這個大饃饃。

  另一時空的蔡京,因為慫恿宋徽宗搞“豐亨豫大”,拋棄國家預算制度,又搞“以新換舊”,將一百多年來一直堅挺的鹽引制度搞壞,導致國家經濟徹底崩潰。

  因為“前科”過于嚇人,所以蘇油在許蔡京投靠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命他研究張方平的《金融論》,并且還要沉心研究國朝稅制,還必須寫出像樣的論文來。

  關于經濟、金融和稅收,一直是兩人信件來往當中的重要話題,數十年間從未中斷過。

  因此這個時空的蔡京,從《寶泉引綴》擺上趙頊案頭那一天起,就已經成了毫無爭議的國家宏觀經濟專家。

  大宋的稅收主要是國稅,名義上,基本都是國稅,國家財富集中于京城,所謂“天下貢賦輸汴京”。

  地方有需求,就要打報告申請,獲得批準之后才能截留一部分。

  這種抽干水的體制,雖然保證了中央政權的安穩,但是卻造成了地方經濟發展的嚴重受限。

  而國家的水最終還是來自于地方,這就導致了一種惡性循環。

  地方經濟發展不起來,水越來越少,最后造成的依舊是國家的大衰弊,想抽水,結果連井都干了。

  還有一個痛點,就是苦于地方用度不足,地方官們就開始有針對性地設計各種名目的苛捐雜稅,然后將之加到治下老百姓的頭上。

  如果將玉黍和土豆兩種高產作物納入農稅稅源,無疑就拓寬了地方增加稅收的空間,蔡京認為時機已然成熟,可以將自己和司徒討論過很多年的稅制改革提上日程了。

  國地分離。

  這個政策的核心就是將商稅收歸國有,農稅分作兩部分,按照比例由中央和地方合理分配。

  農稅空間打開后,這個方案就能夠刺激地方建設糧食加工廠,鼓勵農戶種植高產農作物,之后農稅會大增,地方將從中獲得更多的截留,短期內讓地方官們感覺到“滋潤”。

  因為在增長期,因此中央也不會因農稅分流,而帶來太大的農稅下降。

  這就相當于將高產作物帶來的農稅增長這部分,留給了地方。

  不過要以商稅作為交換。

  大宋大多數地方都還是以農為主,這其實是用商業的長期遠期利益,與農業的近期利益來了個交換。

  再發展十年,工商的稅收會遠遠超過農稅,地方官們才能夠發現自己治下的“優良資產”,通過這樣的方式被被朝廷“騙走了”,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可是又有多少人會有這樣的遠見卓識呢?或者說就算有,三年一轉的地方官,誰又能拒絕能夠立馬就到手的利益呢?

  當然,每年的海外金銀源源不斷地流入,也給了蔡京這樣的底氣。

  如果這項改革能夠成功,可以想象,必將讓大宋更加的繁榮昌盛,而蔡京在天下百姓、地方官員、朝臣和陛下的心里,地位必將有個明顯上升,賢相之名,必然拿捏得死死的。

  不過蔡京也不敢胡亂作為,畢竟這是司徒首議,兩人探討切磋了多年的政策,只是正好在自己的任上,各項時機都成熟了而已。

  于是蔡京給蘇油去了一封長信,話里話外的意思,就是想要得到蘇油的支持,也表示自己不是想爭功,的確是大宋如今,需要這樣的政策了而已。

  蘇油收到信后不禁好笑,蔡京這老小子沒有自己的盤算那是不可能的,可誰叫人家運氣好呢?

  于是給蔡京回信,元長你盡管放手施為,我在外路為你搖旗吶喊,河北四路,就是你實施稅制改革的排頭兵,先鋒隊!

  蔡京不禁大喜,上奏趙煦,請求施行稅制改革,稅種分離。

  這個題目趙煦是知道的,蘇油早就告訴過他,經濟發展與經濟政策這一對矛盾的相互關系。

  但是最根本的,是要給地方經濟解綁,讓經濟先發展起來,保證各口井里的水越來越多,國家才能最終獲得好處。

  想吃肉,就要殺肥豬,而不要去蚊子腿上刮,否則費力無盡還不討好。

  國家也如同一個工坊,工坊的生產效益要是還不夠給干活的工人發工資,這就叫投入產出倒掛,那工坊就該倒斃了。

  于是趙煦準奏,許蔡京先期于汴京、兩浙、蜀中、陜西、河北試行,之后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第二期推廣到兩淮、寧夏、河西、廣東、南海,再之后,全國施行。

  同時下詔戶部要造作改制后的國家財政收入預算,以及地方留存的數額;

  刑部要制定出關于使用地稅的相關法令法規,同時制定出地方官私增稅源的處罰規定。

  吏部要對地方官員進行培訓,吏部試中也要加入這些內容。

  這是一種工作方式的改變,以往的政令,往往就是一句話,地方官員拿著那句話,甚至連朝中正管衙門都找不到。

  現在則是所有部門圍繞一項中央政策,全體都要出謀出力,大家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內,想好要為這項政策的推行干哪些活。

  最開心的莫過于首相蔡京,在這個過程當中,他的相權得到了加強,以他的能力,在足夠的支持下,完全有把握炒出一盤好菜來。

  司徒每每掛在嘴邊那句咋說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蘇油今年其實有些苦惱,主要是王彥弼走了自己的活又多了。

  好不容易來了個章惇,剛剛將定州料理得當,轉眼又被支使去了太原。

  不過好處就是繼任章惇的劉奉世,遠不如章惇那么激進,改元之年嘛,求穩這個政治主題才是正確的。

  劉奉世是大清官,如今河北四路,別的地方囤積的資儲足以支撐兩場大戰,而定州因為地理條件不大有利,蘇油安排的是囤積四場大戰所需。

  資儲多了,對官吏的廉潔程度要求就得高,章惇在這方面手比較松,換成劉奉世就不一樣。

  到任伊始就嚴肅風氣,狠狠整治了幾名官員,之后帶著提刑和檢察巡查各州,意思是發現問題即行處置,當場會同簽字走完流程,決不過夜。

  嚇得知州們戰戰兢兢,真定一路官場風氣頓時大變。

  劉奉世是大保守派,大名鼎鼎的“墨莊三劉”最后一人,是著名的歷史學家、刑法專家、文學家,但是性格卻又喜詼諧,類似東方朔、劉羅鍋那種人物。

  他要整治起官員來,那真是花樣無窮。

大熊貓文學    蘇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