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百二十七章 勝利的大會

第一百二十七章勝利的大會  吃過飯,蘇油將豆豉魚端出來冷上,然后給石薇調制醬油。

  鮮味不足沒問題,蘑菇干泡發后熬制補上就行了。

  娃子們回來得很晚,一個個都累壞了,不過人人臉上都滿是笑意,李栓柱見到蘇油便喜道:“少爺,猜猜我們賺了多少?”

  蘇油湊趣:“多少?”

  李栓柱摳著腦門:“呃,沒數,反正老多了…”

  你都沒數你還問我?這是樂昏頭了!

  蘇油笑壞了:“都抬屋里去吧,今日有土兵大哥守著,安全得很。”

  阿囤彌任性,不去住驛館,范先生勸了兩次,也拿她沒辦法,只好調了兩隊土兵過來保護,領隊的還是阿囤熾火。

  次日起來,可龍里的船來了,石守要護送石薇去成都。

  土地廟給石薇準備的東西也多,豆豉,醬油,豆瓣,榨菜,大頭菜,蘿卜條,米花糖,糯米粉…

  豆豉魚涼得結實了,蘇油取來兩個壇子,將盆子里上層豆豉魚放底下,下層放上頭,再把盆子里的油淋進去,一壇給阿囤彌,一壇給石薇。

  然后一一交代:“這個路上吃,豆豉和蘿卜條可以到了成都慢慢吃,榨菜三月可以開始吃了,大頭菜五月開壇,芽菜要等到入冬…”

  語氣中充滿了不舍,凈是瑣碎。反而是石薇性子定,想好的事情就干脆果決,將信交給蘇油:“小油哥哥你真像個小老頭!記得幫我寄信。我走了!”

  說完揮揮小手,抱著豆豉魚壇子,頭也不回地上船。

  石守那邊帶的東西也多,還有八公給石薇準備的,一艘船塞得滿滿當當,幸好薛忠的船還空著一半,才將各種瓶瓶罐罐放下。

  眾人都到水邊相送,蘇油看著兩艘船解纜離開,眼淚都快下來了:“一句多余的話都不跟我說啊,走得還真瀟灑呢…”

  阿囤彌看著遠去的船影:“這性子我喜歡,不似宋人女子那般哭哭啼啼,倒有幾分我族女兒的風范,不愧是將門之后!哎喲小油以后你那些小妾怕是命不會太好…”

  蘇油轉身就走,番邦女子,未可喻之以理!我說過要小妾嗎我?!

  第一屆眉山商品物資交流會,是一次成功的大會,勝利的大會,鼓舞人心的大會。

  眉州稅監,參與監督統計合同擬定四十三份,監督合作意向書簽署七十六份,共計金額三十六萬皇宋貫。

  在眉山知州,通判,和縣令領導的兩級政府關懷下,各路客商紛紛表示,眉山優良的手工業基礎,合理的規劃布局,豐富優質的商品資源,和鼓勵工商的稅收政策,讓他們深受鼓舞,也深切感受到了來自兩級政府的開明和關愛,希望這樣的大會以后能繼續進行下去。

  與會的江卿世家也做出保證,接下來將合理調配生產資源,擴大生產規模,嚴抓產品質量,做好風險控制。為眉山市今年生產總值再上臺階貢獻一分自己應盡的力量。

  知州對江卿世家這一態度予以了高度肯定,同時指出,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一樣,是大宋和諧穩定的兩塊基石,眉山不但兩手都要抓,而且兩手都得硬。

  本土著名企業家程文應先生當即表示,知州的教導,具備宏偉的大局觀和歷史前瞻性,是值得大家深刻思考的,也指出了前進道路上可能會發生的問題,避免了犯方向性錯誤的可能。

  因此他決定,將知州寶貴的指導性意見化作可行性方案,先期在土地廟投資興建一所希望小學,爭取摸索出一套合理的教學模式,為進一步將教育事業推廣到個全州各鄉打下良好的基礎。

  同為本地著名企業家的史洞修先生,則提出州學教室破敗,書籍簡陋,師資力量不足,教職工收入不高,還存在工資拖欠等實際問題,提出了捐贈意見。

  江卿世家紛紛表態贊同,踴躍為州學捐贈出力。

  以上是來自眉山州碼頭土地廟蘇油的報導。

  實際的情況,其實還是有些小出入的。

  新商品受歡迎是肯定的,程家書坊,杜工部集,史記三家注這兩樣是大宗,其余的五彩神仙像,五彩諸佛講經圖,也是大售。

  史家瓷坊一舉成名,知州的話已經非常明白了,接下來史家瓷坊搞不好就會成為御窯窯口,要真是那樣,第一批出產的瓷器也可能就是市面上能見到的最后一批,今后可能有價無市!

  至于石家,與二林部,稅監簽署了復雜而繁瑣的購銷合同,涉及大量的大宋貿易法知識,大致就是先由政府將銅器購入,再由石家關撲得到,最后得以完成報關進口,成為合法的大宋商品流入市場。

  當然那是紙面上的那一套,實際操作則是稅監一分錢不出,只按銅器斤數收足應得費用,剩下由二林部和石家瓜分所得。

  蘇家的做法又有些不同,存貨肯定不足以供應市場,底子薄,但是又有剛需,因此程夫人大膽使用了私券,就是期貨提貨單模式,先收一大筆定金,然后采買原材料用于生產。

  私券又由程家的新型印刷技術加水印防偽,因此仿造的可能基本可以杜絕。

  至于蘇油的永春露,他只管制曲勾兌等工藝流程改進,生產和銷售都由程家負責,走的代理制,可因為利潤太高了,收益相當嚇人。

  三十六萬貫可以大致分成四份,兩份他有三成,一份他有七成,真算起來,一個人就占了十二萬貫之巨!

  眉山衙門,收錢真是收到了手軟,客商們都不是傻子,當然不可能空手而來,他們隨船帶來了各色各樣的貨物。

  這些貨物里邊,三成用于客商間相互交換,五成成被眉山本地吸收,還有兩成,被二林部這大老虎吃進。

  于是,大宋錢荒的問題,就在眉山凸顯出來了。

  最后還是蘇油找到程文應,由他向州府提出,江卿世家愿意獻出雪鹽工藝,改良陵井食鹽質量,以此為交換,州府則以陵井去年一年的鹽產量為基數,以今年的陵井官鹽為保證金,發行眉山自己的第一種過渡性信用貨幣——仙井鹽鈔!

  如此總算把第一波貨幣危機抗了過去,讓客商們滿意地完成了商品交換。等到塵埃落定后大家才發現,作為交換的終點,仙井鹽鈔,最后基本上全都落到了江卿世家手中。

  這還沒完,二林部吃進貨物的短期貸款,也是由江卿世家提供的。

  蘇程史石,四家家主你看我我看你,這戲法怎么變出來的?

  程文應撫摸著胡須:“這下鹽井的事情不上心也不成了,四家全成了一條繩子上的螞蚱!都是自家的利潤啊…”

  史洞修也心有余悸:“明天大家一起去陵井,我跟老史與井監商議鹽鈔的事宜,明潤和老石抓緊時間找井!這次大市,一下子就把四家底子露出來了,還是薄!要不是老程走通州府,各家收益,起碼得縮水一半。眉山蠶市,肯定拖延日久,好事也得變壞事兒!”

  石寬說道:“別別,我和四弟這就要去二林部,看看他們的銅礦,不然這心里實在不落底,明日叫石通陪明潤走這一遭吧。”

大熊貓文學    蘇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