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之利,在于土地肥沃,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可以作為立國之本,這一點很多人都知道!
故而天下大亂之際,蕭逸搶先出兵關中,并將之牢牢控制在手中,而二十多年以來,曹家父子日思夜想的、就是把這塊寶地奪過來,可惜一直沒能成功!
這次諸葛亮揮師北伐,其實也是沖著關中來的,試圖重復西漢崛起的道路,先居關中而后圖天下!
不過嗎,關中有大利,同樣也有大憋,只是暫時沒顯現出來罷了,蕭逸今日提問此事,是想試一試兒子的政治眼光,以及對未來的把控能力!
“回稟父親,孩兒坐鎮關中數年,對這塊土地相當熟悉了,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絕對是一塊難得的龍興之地,真要說有什么弊端嗎,孩兒覺得關中還是小了一點,存糧少了一點,與外界溝通也難了一點!”
“哈哈,不錯,吾兒目光如炬,又肯用心思考,未來可擔大任也!”
蕭逸滿意的點點頭,兒子一語中的,正說出了關中兩大弊端:狹小、險阻!
關中,東西長六百余里,南北寬處二百余里,最狹處只有六十余里,是一塊狹長的平原地帶,可以耕種的土地、利用的資源是比較有限的。
而且關中位于黃河上游,水土流失非常嚴重,加之秦、漢兩代幾百年的開發利用,地力已經消耗大半了,很多良田都變成了沙田,糧食產量正逐年的減少,森林面積也急劇減小,可開采的礦產更是嚴重不足!
而關中出產的物資,在自給自足的同時,還要供應整個西北地區,尤其是長城沿線的龐大駐軍,那里是農耕、游牧兩大文明交匯之處,戰事連綿不斷,物資消耗極大!
現在或許沒什么,未來若定都關中,人口勢必急劇膨脹起來(中國人習慣之一,都喜歡往首都跑),一旦超過了它的承載能力,就會出現大規模的糧荒,其他物資也難以充足供應!
糧食不夠了怎么辦,自然是從地方往中央調運了,總不能皇帝與文武百官餓肚子吧,這時候關中第二個弊病就出來了:險阻!
關中山河險阻、易守難攻,打起仗來很占便宜,可是運輸物資就吃大虧了,有人曾經計算過,從豫、兗兩州向關中運輸一萬斛糧食,到達的只有三百斛左右,沿途損耗高達34:1。
如果從青州、冀州運糧,期間要翻越太行山脈,兩次渡過黃河天險,再攀爬黃土高原,沿途損耗更是高達120:1。
而在運輸過程中,還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畜力、車輛、船只,使得百姓們疲憊不堪,無法安居樂業,長此以往的話,足以把一個大帝國耗窮、拖垮!
身為一個穿越者,蕭逸清楚的記得,關中的弊病在三四百年以后,也就是隋、唐時期徹底爆發出來了,以至這兩代的皇帝們,常常要攜宮廷到洛陽‘就食’,而過程相當之狼狽呢!
比如隋開皇四年、十四年,關中地區先后兩次大饑荒,隋文帝率領百姓們就食洛陽,沿途道路崎嶇、車馬難行,百姓嚎哭之聲不斷,而這還算是比較幸運的呢!
唐永淳元年,關中地區饑荒,高宗李治讓太子留守長安,自己率宮廷到洛陽‘就食’,因為情況緊急,出行倉促,隨從人員竟有半途餓死者,可見凄慘到了何等地步了。
后來武則天廢唐立周,把都城從長安遷到了洛陽,固然是為了消除李唐的影響力,讓朝廷上下吃飽肚子,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而唐以后的朝代,再沒一個定都關中的了,就是因為關中之弊盡顯,誰也不想餓肚子了,更不想把國家活活拖垮!
現在順應天下大勢,蕭氏必須扎根、崛起關中,以后還要定都關中,而在享受過好處之后,也要面對隨之而來的弊端!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蕭逸身為大帝國的奠基者,可不想自己的后代子孫們,也帶著百姓四處逃荒去,所以在自己有生之年,必須把未來道路規劃好,讓子孫們一路通暢的走下去,最好走上幾千年,甚至是一萬年!
“關中之弊端,就在于面積狹小、資源有限、運輸困難,這些問題早晚會爆發出來的,吾兒若是肩負大任,可有解決的辦法嗎?”
對于關中的弊病,蕭逸早有化解之道了,不過是趁機考驗一下兒子,看看他有多大本領,能否肩負起一個大帝國,并開創出太平盛世!
“回稟父親,孩兒也思考過這些問題,并想出了三個辦法:
其一,利用渭、涇、灃、澇、、、、灞八條河流,在關中挖掘密集的灌溉渠道,把所有土地都利用起來,從而提高糧食產量!
其二,待天下一統之后,向西南多修筑幾條棧道,用巴蜀的豐富資源,來供給關中地區,保證朝廷正常運轉!
其三,關中人口過多之時,可以遷移一部分到隴右、河套地區,并對兩地進行開發,讓西北盡量做到自給自足,最好可以反哺關中地區!
至于具體辦法,孩兒與官員商議多次了,也問過很多關中百姓,難度不是一般的大啊,好在有克服的辦法…”
說話之間,蕭玄從懷中取出一份關中地圖,指著上面密密麻麻的奇怪符號,詳細解釋起了三條計劃,這不是紙上談兵,而是認真考察過的!
原來坐鎮關中期間,蕭玄不是待在長安城中,舒舒服服的發號施令,順便享受一下醇酒羔羊,而是經常帶領屬員們跋山涉水,風餐露宿,幾乎踏遍了八百里秦川,更深刻體驗過普通百姓的生活!
正因如此,才能知道關中的利弊,以及提出解決之道,一個十八歲的青年有這般的毅力、心志、智慧,堪稱難能可貴了,也說明蕭氏家庭教育的成功!(某人小小自豪一下。)
“吾兒確實用心了,全力開發、減少輸出、增加輸入,三條辦法并用的話,可以緩解關中物資不足的問題!
可惜只能治標,不能治本,最多推遲一兩百年,問題還是會爆發出來的,那個時候,蕭氏子孫又該怎么辦呢?”
對于兒子的政治才干,蕭逸還是頗為滿意的,可是解決未來難題,確是遠遠不夠的。
首先,關中地形復雜,挖掘渠道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不說,灌溉效果恐怕也不是太好,而且隨著時間推移,西部地區會越來越缺水的,這是大氣候環境決定的,人力無法改變!
不見一千多年以后,西部地下水位疾速下降,別說大規模灌溉農田了,就連人、畜飲水都有些困難,只能大量建造水窖,靠著收集雨水度日,個別地方連洗澡都成了奢侈享受!
出生時洗一次,結婚前洗一次,臨死前洗一次,這不是虛構故事,而是確有其事啊!
其次,巴蜀沃野千里,資源豐富,又是有名的大糧倉,的確有供給關中的能力,可是不要忘記了,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從巴蜀向關中運輸糧食,沿途損耗更是驚人,幾乎到了得不償失的地步!
都說巴蜀是關中的后院,其實巴蜀的真正作用不是供給關中,而是擴大戰略回旋空間,以及在統一戰爭中,為征服南方提供支援!
歷史上,秦國出兵六十萬滅楚,又出兵五十萬攻打百越,設置了嶺南四郡,期間所需要的龐大物資,都是巴蜀地區提供的,并通過長江水道運輸前線,而水運比之陸運消耗要小得多!
最后,在蕭逸的千年規劃中,完成統一大業之后,再經過一段時間休養生息,蕭氏帝國會走上擴張的道路,而華夏位處亞洲東部,東、南兩面都是大海,北面是茫茫草原,人煙稀少,要想向外擴張的話,西面就是唯一的選擇了。
故而未來幾百年里,西部必定戰事不斷,河套、隴右地區的物資嗎,恐怕統統都要投入進去,根本沒法反哺關中,反而要關中支援才行呢!
“父親說的是,這三個辦法只能治標、不能治本,若干年以來,問題還是會爆發出來的,而且會更加的猛烈!
可是關中就這么大,無論如何閃轉騰暖,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除非有改天換地之力,把周圍的群山全部打通,又或者有什么辦法,數倍的提高糧食產量,否則數百年后必出大亂子,蕭氏也有滅頂之災!”
生逢亂世,蕭玄見過餓殍遍野的場景,也深知饑餓的可怕,原本溫順善良的百姓,會因為饑餓變成洪水猛獸,進而沖垮一個大帝國!
自己身為蕭氏嫡長子,天生肩負著重要政治使命,可是自己無力解決這個難題,又不能遺禍給后代子孫,該怎么辦呢…嗯,有辦法了!
“父親擁天人之智,一定有辦法解決關中弊端,還望教一教兒子吧?”
不能遺禍子孫,但是可以啃老啊,蕭玄眨了眨眼睛,臉上露出可愛的笑容,小時候自己只要做出這個樣子,各種愿望就都會滿足了,如果還不行的話,自己就‘掉金豆!’
在孩子們的心目中,自己的父親無所不能,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可是隨著年歲漸長,這種天真想法會逐漸消失的,父親也是凡人,也有力不從心的時候!
可對于蕭家孩子們來說,這個想法從未消失,反而是越來越強烈了,父親就像天神一樣,無所不知、無所不通、無所不能!
“哈哈,狡猾的小狐貍,自己懶得動腦子,就像著依靠老子啊,那老子就教你一句吧,你要牢牢記在心中,并告訴蕭家后世子孫,如果有一天,關中無力支撐之時,那就當機立斷、遷都別處!”
“遷都,去那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