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高人說過,世上有兩大古老職業,一是女伎、二是刺客,他們本領高強、善于隱介藏形,或出于私憤,或為了名利,對目標人物進行刺殺,事成拂衣而去,事敗血灑當場!
古往今來,不知多少帝王將相,喪命在了刺客手中,秦始皇就遇過三次刺殺,荊軻淬毒的匕首、高漸離砸來的樂器,以及博浪沙無名大力士、扔出的一百二十斤大鐵錐,可惜祖龍有上天護佑,三次均是有驚無險!
以至于司馬遷做,專門寫了一篇,以極為華麗的文辭,記載了了曹沫、專諸、豫讓、聶政、荊軻五位刺客的事跡,稱贊他們立意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豈妄也哉!
如今蕭逸文韜武略、叱咤風云,四方諸侯合力而不能勝,派出一名刺客暗殺之,雖然有失光明磊落,卻是一個反敗為勝、扭轉乾坤的好辦法!
問題是,想刺殺這位‘殺神’,真不是一件容易事,且不說蕭逸身在軍營,周圍勇士無數、護衛嚴密,陌生人難以貼身,就算刺客僥幸靠近了,又能如之何呢?
蕭逸武藝精湛、神力過人,號稱‘天下第一勇士’,死在他手中的戰將,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了,就連帝師王越都刺殺失敗,反而被生擒入侯府了,誰還比劍圣本領更高呢?
孫、劉聯軍里面,也不乏本領高強、能征善戰的武將,可是讓他們刺殺蕭逸嗎,恐怕就是驅羊喂虎了,縱然是關羽、張飛、趙云、甘寧之輩,恐怕也沒有幾分把握!
當然了,刺殺千變萬化,不止是近身搏殺,還有暗箭、陷阱、火燒、水淹、投毒…可是蕭逸生性謹慎,又詭計多端,善于坑人而不被人坑,想要投毒暗殺,人家又是岐黃高手!
“孔明先生足智多謀、算無遺策,可有什么好辦法,為天下除了這一害嗎?”
劉備、孫權絞盡腦汁,也沒想出刺殺的辦法、以及刺殺的人選,只好把目光投向諸葛亮,希望他能獻計獻策了!
“蕭逸狡猾如狐、兇狠如狼、勇猛如虎,暗殺的確千難萬難,不過再厲害的人物,也是有其弱點的,抓住就能一擊斃命了!
孫州牧久居江東,對于吳、越兩國歷史,想來是耳熟能詳吧,不見太子慶忌之死,吳王夫差之敗乎?”
孔明說話之時,頻頻揮動手中羽扇,是大白鵝翎羽制成潔白如雪、光滑如緞,金絲楠木短柄上,還綴著一顆東海明珠!
“太子慶忌死于刺殺,吳王夫差敗于美色,臥龍先生的意思江東明珠?”
孫權聰明好學之人,在日理萬機之余,經常的博覽群書,對于吳、越地區的歷史,更是了如指掌了,頓時明白了孔明的暗示。
慶忌是春秋時期吳王僚的兒子,自幼習武、神力驚人,據說他出行打獵之時,能夠折熊扼虎、斗豹搏貆,號稱吳國第一勇士!
后來公子光,派刺客專諸以‘魚腸劍’,刺殺了吳王僚奪位,因為擔心慶忌太子復仇,就聽從伍子胥的建議,又派出一名刺客要離,并斷其右臂、殺其妻子,以迷惑世人眼線。
慶忌中了‘苦肉計’,不到接納了刺客要離,還引為自己心腹人,結果在伐吳的路上,要離趁其不備、從背后用利刃刺殺了慶忌,要離完成任務之后,因為家毀身殘、也自刎身亡。
吳王夫差的故事,更是婦孺皆知了,因為迷戀越女西施、鄭旦,以至于殺害忠良、國滅身亡,被后人恥笑千年,另外嗎,夫差就是闔閭的兒子,也算‘父債子償’吧!
孔明舉出慶忌、夫差兩個例子,就是在告訴孫權呢,要想成功刺殺蕭逸,必須派一個能近其身、又得其信任的美女,才能夠一擊斃命,人選也做了暗示江東明珠孫尚香!
孫氏四子一女,尚香最為年幼、深受兄長們的寵愛,其性格勇敢強悍,常與人以擊劍為樂,身旁侍女皆佩刀劍,雖是女兒身,志勝男兒郎,故而人稱其為‘梟姬’,又號江東小惡魔!
建安三年,曹操以天子名義,讓諸侯們送血親來朝,以人質進行牽制,孫策就順水推舟、把小惡魔妹妹送到了許昌,而后被蕭逸領走,居住無愁侯府之中!
孫尚香在無愁侯府,衣食住行待遇,與嫡親大小姐無二,而且備受侯府上下寵愛,一直到了建安七年、孫策死訊正式公布,孫權這才以弟換妹,把孫尚香接回江東!
不過英雄、美人之間,總會發生一些緋聞,有人私下傳說,蕭逸在看守人質期間花言巧語、監守自盜,與孫尚香有一些特殊關系,還立下了山盟海誓呢!
如果派孫香尚前往,蕭逸一定不會懷疑的,等到二人顛鸞倒鳳、欲死欲仙之時,只要一把淬毒匕首,就能讓這位貪狼星君、重新回到天上了,蕭逸若死,曹操必敗!
不過嗎,完成刺殺之后,孫尚香想全身而退,恐怕也是不可能了,蕭逸的心腹死黨們,會把她千刀萬鍋、挫骨揚灰的…想到這里,孫權不禁猶豫起來!
憑心而論,孫權雖然刻薄寡恩、卻非無情無義,如果派幾個兄弟送死,他絕不會猶豫半分,可是換成唯一的妹妹,那就有點舍不得了,兄妹之情、猶如父女呀!
“也罷了!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自古欲成大事者,至親之人亦可殺,為了江東六郡安全、為了成就帝王大業,犧牲一個妹妹算什么?
再說了,妹妹與蕭逸同赴黃泉,做一對同命鴛鴦,也是成全他們二人,這也是為大哥報仇,殺兄之仇不共戴天嗎!”
理智戰勝人性,權欲壓制親情,只是略加猶豫,孫權就下定了決心,不惜一切代價達到目的,還自欺欺人的找了借口!
不過嗎,‘以妹飼狼’的事情,終究太過缺德了,也沒法直接說明,因此孫權摸出一塊白玉玨,以示自己下定決心了,劉備、孔明也是心領神會!
接下來,雙方商量殺掉蕭逸后,如何打敗曹操的軍隊,以及大戰獲勝之后,戰利品的分配問題!
在座四人都明白,曹營勢力強大,就算他們打敗了曹軍,甚至是殺掉曹操,也無法在短期內,消滅龐大的曹營集團,能趕回北方就不錯了,還有荊州必須奪回來!
問題是,奪回荊州之后,兩家如何分配,按照勢力強弱,還是按功勞大小,一共是九個郡城池,北邊富庶人口眾多,南邊貧瘠地廣人稀,誰不想吞肥肉呀?
另外嗎,如果占據荊州北部,就要與曹營直接對抗了,巨大的軍事壓力,可不是好承受的,還有荊州牧的位置,孫、劉誰來做呢?
“備起仁義之師,抗擊曹賊殘暴之眾,乃是為了大漢社稷、黎民百姓,并無一點私欲之心,待到收復荊州九郡,一寸土地也不要!
荊州九郡之地,本為族兄劉景升之有,理應物歸原主,景升兄雖逝去,然而其子尚存,可立為荊州牧!”
商談剛一開始,劉備就擺出了高姿態,看起來仁義道德的,其實小算盤打的極精!
劉表有兩個兒子,次子劉琮投降后,就被送往許昌看管了,如果‘物歸原主’的話,荊州牧就是大公子劉琦的!
世人皆知,這位大公子性格軟弱、能力一般,讓他做荊州牧的話,必然會被劉備架空,換而言之,荊州九郡的土地,劉備準備一口鯨吞,半寸也不分給江東!
“荊州九郡之地,歸大漢朝廷所有,理應交給賢者治理,才能消除災禍、保境安民,豈能因一己之私,而廢國家大事呢!”
“我家孫州牧大人年輕有為、英明神武,又有抗曹之大功,若是身兼揚、荊兩州州牧,也是一件美談呢!”
孫權、魯肅也不糊涂,立刻的爭辯起來,試圖自領荊州牧,還拿出一份荊州地圖,在上面一陣的比劃。
一番唇槍舌劍之后,雙方達成協定:東部的江夏、長沙、桂陽、零陵四郡歸孫權,西部的南陽、南、章陵、武陵四郡歸劉備,中間最富庶的襄陽郡,兩家各占一半,劉占襄陽、孫得江陵!
另外嗎,從地盤分配來看,孫權一邊更加富庶、人口也更多,故而作為補償嗎,荊州牧交換給大公子劉琦,實際就是給了劉備!
對這個分配結果,孫權、魯肅比較滿意,認為用一個州牧虛名,換取更多的人口、土地,乃是占了個大便宜,而劉備、孔明也很滿意,至于原因嗎暫且不說!
商談結束之后,雙方拱手告辭,在親兵的護衛下,各自坐船返回大營去了,名留青史的雙雄會面,也就宣告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