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莊臣最喜歡城市排名,京都絕對名列前茅。
傍晚再次來到這里,走在四條街頭時,恍如覺得這個充滿明亮燈光、人頭攢動的城市,像是一面巨大而虛幻的鏡子。
京都的名字念“kyoto”,正好和東京的發音“tokyo”構成了對照,而現實似乎也正是如此,這里保留著古都格局,城內坐落著數不清的寺廟、神社,町屋,記錄著慢速古老的一面。
雖然大多數的白天,它都處于一種平淡日常的片段里,但當夜幕降臨時,那些封存在白天的記憶才被打開,神明鬼怪、花燈舞姬伴隨著一個個不可思議的怪談傳說,充斥著街頭巷尾。
前往清水寺,大多人選擇走熱鬧的清水坂,今天走那條略顯安靜的茶碗坂。這條從八世紀開始就聚集各路陶藝師的坂道,被稱清水燒的發源地。古老的陶器店就安靜地坐落在這里,拉開木門,有點駝背的老婆婆向造訪的客人示意,木頭桌子上擺滿了琳瑯滿目的陶器。
京都的風物在這些杯盞上流轉,玉兔、櫻花、團草紋。這里也有不到一千日元的小器皿,隨意在堆在門口,以供游人挑選。
夕陽的光芒漏在小徑上,人聲日益漸盛,清水寺赫然出現在眼前。與此同時,黃昏與夜晚的分界線開始在眼前交叉,不遠處的山巒已經變成淡藍色。燈籠開始次第變亮,一個溫柔的良夜,到了。
三年坂和二年坂是連在一起的,從清水寺轉到這條參拜道路上,一只腳就邁入了江戶時代。這兩條小道,很早以前就作為清水寺的門前町而繁榮,如今均保留江戶至大正時期的町家建筑。
茶道具,寄木細工,和果子,這些世代經營的老店維持著古老的市井生活。春日的垂櫻斜斜地穿過房屋檐下,掀起一絲楚楚動人的美感。
一種晝夜交替的秩序正在上演,售賣人偶、扇子的禮物商店開始陸續關門,由町屋改建的料理餐廳點上了燈,有老奶奶穿著和服,穿著木屐,很鄭重地一步步走過街道。
這是京都最值得一見的夜景。坂道上望見的五重塔,像是憑空而來的龐大建筑,由于采用了五重檐四角攢尖頂形制,塔身更顯輕盈、優雅。此時遠山與浮云已經暗地幾乎要看不見,而僅剩的光芒又從云層中透出來,在塔身投射下溫柔的浮光。
當最后一絲光芒在大地上消失的瞬間,塔仿佛也變得虛幻不定,重現著小說家幸田露伴筆下的飛檐伴月、勾欄夕日。游客幾乎迷醉地按動著手中的快門,試圖留下在這個人間里最動人的一瞬光影,所謂的一期一會,也正是這個意思吧。
這條曾經是豐臣秀吉的妻子寧寧晚年經常散步的地方,寧寧是豐臣秀吉正室夫人的小名,這條寧寧之道,也保持了京都的跳躍活潑。附近還有八座佛像,大黑天像,布袋和尚像,神牛像,聽起來不是什么很正經的神佛,還有秀吉和寧寧的夫妻像。
站在神社的西樓門,正對面著的四條大街華燈初上,車流與人流構成了流動的夜景。而神社內由于夜晚的關系,少了很多游客,因此也更多一絲散步的悠閑意味。
夜晚的神社內,亮起了一千多只白色燈籠,這樣的光亮,襯的月色都不那么耀眼了。
那么多的燈,有很多信眾敬獻的石燈,還有掛在神社中心的舞樂殿的燈籠,數量龐大的燈籠形成一種壓倒性的力量,在這夜間空蕩蕩的場域,無聲地塑造著神明棲息的痕跡。
八坂神社是關西最古老也是最著名的神社,在一千多年的歷史中,神社也成為了古都的市井舞臺,藝人、商賈、百姓在祇園上演著夏夜風俗。每年七月半的宵山祭,夜間亮起的駒形燈籠,伴著祇園樂音,點燃京都最奇幻的夏夜。
作為神社,它也維持著威嚴的一面,當年京都被稱為平安京建都的時候,就因為這片土地的靈性,四神相應,八坂神社就是作為守護神青龍鎮座,那些魑魅魍魎在八坂神社下,也變得潔凈純白。
京都的店鋪關門很守時,八點鐘后,一條街上的店進入陸陸續續的關門階段,你會看到一個井然有序的城市開始進入松散的夜晚階段。
穿浴衣的少男少女手牽著手走在人潮擁擠的街上,兩個人在等紅綠燈時相視一笑,剛從卡拉ok出來的上班ol,活動著穿著高跟鞋的腳腕,終于也露出久違的笑容。
熱愛文學的女孩鉆進了古本屋,她必須在文學集、西洋古書、浮世繪中做出購買選擇。
到處都是排著隊坐公交回去的人群,也有人轉而進入居酒屋,那是另一個故事。
在四條大橋上能直接看見鴨川,鴨川西岸是各種和式料理,東岸是歌舞伎演出場所,京都最鮮明的符號,就被概括進了一條鴨川里。在橋頭,不知名的流浪藝人正在表演。
古都濕熱的夏夜,京都居民把町屋的二樓搭出去榻榻米露臺,一條鴨川上,架著近百家高床建筑,這番場景被江戶時代的畫師畫入《四條河源夕涼》的浮世繪。
這是讓京都活著的東西,那些高大宏偉的建筑物,仿佛再過個千年百年,哪怕這座城沒了,還是會佇立在荒涼的土坡上,但鴨川不同。鴨川就是京都的心臟。
當人們在鴨川邊上納涼吹風,騎自行車散步時,他們的生活速度就是京都的速度,對于這里來說,二十年足以讓那些大都市斗轉星移,卻也無法改變鴨川的水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