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396章 雪花雞架

  回到京城,兩個多月重新走遍大好河山,如同閱讀經典,歷久彌新。

  冬天來臨,休息半個月,躁動的心有蠢蠢欲動,猛地想起還有一大片土地居然錯過?

  東三省!

  沈陽,遼寧省會,滿清文化發祥地,共和國長子,第一批重工業之都。

  提起這里,人們總是津津樂道于它的重工業歷史,停滯不前的經濟發展現況,甚至有悲觀的聲音提出,當今的這里只是一座重工業燒烤,輕工業喊麥的城市。

  第一站是故宮,又稱盛京皇宮,為清朝初期的皇宮,距今近400年歷史,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清遷都入關后,盛京皇宮成為陪都宮殿,以開國先皇龍興重地之宮闕圣跡的崇高地位,倍受清歷代帝王特殊的重視。

  乾隆幾十年間源源不斷地從京城運送來洋洋大觀的皇家珍寶于此貯藏,以示不忘根本,使這里成為當時與宮苑和熱河行宮齊名的清代皇家三大文物寶庫之一。

  去過京城、看過臺北,今天邁過大清門的門檻,瞬間有些恍惚,京城故宮似乎見證封建王朝由鼎盛至衰敗的全過程,而這里卻是僅僅見證王朝的崛起。改朝換代的戰爭、雄才大略的帝王、空前絕后的疆域,仿佛耳邊會響起滿人先祖金戈鐵馬的戰吼聲。

  沒有想象中的金碧輝煌,更沒有龐大的占地面積,就這樣靜靜的隱于現代化的樓宇之間,不出彩,不張揚,獨自承載那段特殊的歷史。

  這里房屋內的擺設,比京城故宮更多的人情味和滿族馬背上奪取天下的粗獷與豪邁,從細枝末節去了解清王朝的發跡史和滿族的發源。畢竟這里在清朝成立兩百年前就已經存在。

  感覺一般,出門已經中午,直奔著名的老四季面館。所謂風味人間,主要還是在于人間美食所蘊含著的人間煙火,聽說面館已經開了很多分店,不管男女老少,只要進來老四季,都是先來上一碗熱騰騰的雞湯面。

  驅散寒氣,配合著香菜、辣椒、酸菜、陳醋,調好了面并不著急吃。先喝兩口這濃郁味道的老雞湯,那味道入口就會四溢滿香,直入味蕾,深觸心神,簡直無法抑制,直呼過癮,欲罷不能。

  味道有時候是最難以形容的感覺,似乎天生具備承載某種情感的媒介,一碗面也是如此,包含很多地域上的感情,比如蘭州的牛肉拉面、重慶的二兩小面、陜西的Biángbiáng面、山西刀削面…

  每個人吃的似乎不是面,是種感情。

  根植于骨髓的熟悉,血脈相連的諳習,所謂北方人喜好面食,東北人尤其愛好吃面,人類文明生存依附根本就是土壤肥沃的良田,得天獨厚的黑土地賦予人類生存的根本和基礎。

  曾經在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沈陽是一座怎樣的城市?

  其中有一個高票回答是這樣的:是一座雞架消耗量最大的城市。

  潮汕人有多愛粥,武漢人有多愛熱干面,沈陽人就有多愛雞架。戴上手套,開動雙手,分離、掰扯、撕咬,吃一個雞架就像一場難度模式至少不是EASY的游戲,一場人與食物的較量。

  男女老少手里都拿一個老雞架,喝著老雪花啤酒,有種大碗吃肉大口喝酒的俠客豪氣,一時間吆五喝六,忘卻營營茍且,如若置身快意的江湖世界。

  下午閑著沒事,去大帥府轉轉。遙想近代史上東北軍的氣概,無論是一代梟雄張作霖風光無限,還是千古忠臣張學良,都能夠在這里找到相當的身影。

  府內有雕梁畫棟的四合院、水榭亭臺的帥府花園、恢宏氣派的大青樓、歐式風情的邊業銀行、帥府辦事處、紅樓群以及小巧雅致、中西合璧的小青樓、趙一荻故居,錯落有致,交相輝映。

  不由感嘆百代情仇,千年文化,故宮與大帥府默默的相對,仿佛歷史不斷的提醒我們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從滿族的文化繁榮到大帥府短暫的興衰,我們了解到只有文化才是永恒的主題,不變的故事都會上演明天的傳奇。

  在每個你那些孤獨寂寞的午后,在每個你輾轉難眠的清晨,在每一個似曾相識的夜晚,那些發生在你身上的,也許并不是僅僅發生在你自己的身上。

  因為每個人都不是宇宙的唯一。

  晚飯來到那家老院子,店內布置別有風情,炕上擺著老物件的包房,墻壁上一幅幅深入人心的幽默畫,剛進門耳邊響起身穿碎花布的服務員一聲聲:來了,老弟!

  見到傳說中的老式烤肉,過去的裝炭爐子是由泥做的,直接在炭上架一張十字紋的鐵絲網,一個完整的烤肉爐子就搭成,形成老式烤肉極具辨識度的外形。若是烤油脂較多的肉,烤出的油滴到炭上會瞬間引起明火,一股熱氣隨即撲面而來,煞是壯觀。

  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那便是烤肉的蘸料——麻醬加白糖。應該說在大部分北方人心目中,麻醬都應該屬于一種咸口的調味,當地人卻極富創造性地、粗暴地將其與白砂糖結合,成為烤肉的蘸料。

  夾上一塊被考得外表焦糊內里柔韌的肉,裹蘸上足夠的麻醬白糖料,一口塞入嘴中,醇厚甘甜的外衣包裹著滾燙焦香的肉,那種甜蜜滋味讓人一口難忘。

  驚奇發現居然有種叫QQ雞架的東西?

  吃上一口才發現這里面大有文章,炸制前的雞架上被裹上秘制調料,吃在嘴中首先最突出的是甜味,然后是混雜著各種香料味道的醬香味,盡管味道多重卻配合良好,一口便知其實在有料。

  必須配上老雪花,號稱悶倒驢、“一瓶頂普通啤酒兩瓶。聽說總有好事者不愿意相信這吹出來的魔力,誓要挑戰十瓶八瓶,結果在侃著大山灌下這第四五瓶的最后一口之時,便毫無防備地倒桌不醒。

  只有一個感覺:量大管飽。

  吃飽喝足,沿著中街漫步,這里號稱東北第一街。建于清光緒31年,因臨近州衙,一般為訴訟、報告的人歇息侯信,因此全是旅店、飯館、茶樓、酒店。

  時至今日,一條街仍以飲食業為主,全街有40余家店鋪經營著資中的名小吃、茶樓、餐館等。街北出口,街兩邊木柱上還有原資中學政、著名書法家包汝楷撰寫的對聯,反映當年這條街的繁榮。

大熊貓文學    舌尖上的神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