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344章 你還敢裝逼?

  第二天市區轉轉,或許每個城市都有這樣一條道路:嘈雜、凌亂、擁擠,它往往是城市改造的首選;也折射著城市最真實生動的性格。

  就像一根剪不斷的臍帶,連結著一方特有的煙火蒸騰,溫熱著一脈真實的歲月輪轉,叫人慢慢沉淀出生命本身的重量。

  腳下的百年黃島路東西向,斜坡狀,全長四百多米,自20世紀初建成至今,一直是經營海鮮禽蛋、肉類蔬果及鐵、木、陶瓷器等日用雜貨的自由市場。幾度被取締又幾度重生,是當地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二一上街里,買書包買鉛筆,到了學校考第一。這句話代表曾經是幾代當地人心目中美好生活的象征。曾是一種時髦,那是大人對孩子的一種獎勵。

  兩邊建筑很有特色,遜清官吏修建的歐式小樓、標志性民居老建筑里院,以及一步半臺階。青石板鋪設,每級臺階很矮,僅4厘米左右,可寬度則比一般臺階寬,一步上小了,兩步又大了,所以被稱為一步半。

  兩邊各種小攤,各種各樣的打火機,五毛錢到一塊錢不等,很多上面還寫真某某酒、某某煙的廣告。

  滄桑木門上貼著居民委員會的通知,往里一個昏暗的胡同,帶著好奇便走入。進入大院,有些吃驚,橫掛的繩索上涼滿剛洗的衣服,四層樓上一間挨一間的小屋,公用的水龍頭等等,實在想不出里面是這樣的景象。

  房屋很小,每個樓層中間都有一個水龍頭,歲月的印記印在這些一間間房屋。剛洗好的衣服通過繩索滾動到樓宇空間地帶,密密麻麻,如蜘蛛網。

  雜亂的電線,橫拉的涼衣繩,緊湊的房屋,老屋還在,故事還在繼續,只是有些故事已經久遠的沒了影子,只剩下時代的印記。

  從弄堂里面出來,旁邊寫有茶葉店鋪的這座老樓也是當時著名的風塵遺址,只是物是人非,現代的故事在繼續。

  很多小吃,如果要評選山東人最討厭的十句話,榜首位置一定是:你們是不是天天都吃煎餅卷大蔥?

  跟京城豆汁,津港煎餅果子一樣,足跡好像遍布全國各地。但正宗的味道,對于外地人還是很陌生。

面對面才明白,剛出鏊子的煎餅是甜的、脆的,能嘗到谷物的香氣,可以直接空口吃。放久了的煎餅可以卷帶湯汁的食物,菜汁浸過的煎餅分分鐘變軟和菜合二為一  按照老板的話說,按輩份來講,煎餅果子不喊煎餅祖宗,也至少要喊爸爸。中華上下五千年,煎餅也活了5000多歲,您吃的不是煎餅,是歷史的沉淀!

  明朝萬歷年被發揚光大,山就連分家契約中,都記要寫上鏊子一盤,煎餅二十三斤。能被當做財產分家,可見煎餅的重要地位。

  放到舊社會,山東姑娘不會女紅不要緊,烙不好煎餅肯定會淪為剩女。

  一張標準煎餅,需要提前一晚浸泡原料,再用石磨細細碾磨,想要圖快,得到的顆粒也會過大,影響口感,磨好的煎餅糊子再進行攤制。

  剛下來的新麥子不好攤,陳的小米會發苦。另外純麥子的煎餅要將麥子燙一遍;有些地方在磨糊前,兌入三分之一或一半的“熟料”,這樣磨出來的糊子容易攤制。

  鏊子必須是專用工具,跟攤煎餅果子的平整鐵盤不同,中心稍凸,底下燒火,上面攤煎餅,最好用玉米棒等燃燒均勻的材料做生火原料。

  燒鏊子是個技術活,火太旺煎餅容易焦糊,燒涼了煎餅會發白易碎,濕潤粘牙,煎餅的整個攤制過程只有二三十秒,火力非常重要。一般都是家里攤煎餅最德高望重的煎餅達人來操作,最能拿捏火候。

  然后是一個非常有年代感的自制油擦子,用十幾層布縫制的方形擦子,上面滲著食用油,攤煎餅之前先用來擦鏊子,按照莊臣的話說,這叫包漿。

  煎餅攤好還要進行美容整形,必須揭兩次,最初是放在蓋頂上直接摞起來,第一揭要把脆的地方和濕潤的地方交錯放,把邊邊角角翹起來的地方放到中間,使口感更均勻。

  第二揭更考驗手法,揭開后要將煎餅疊成長方形,方便存放,吃煎餅的時候還能體會到從薄到厚兩種口感,不愧是探索5000年的最佳造型。

  老板的煎餅在磨好糊后,要經過一段時間發酵,攤出來的餅更薄,又創新的加了糖,煎餅搖身一變成小清新,成功擠入精致小吃行列。

  再包入豆腐末、粉條、韭菜、蝦皮…

  莊臣感覺這里老建筑的保護算是比較好的,在老城區散步,既有歐洲風格的街道和建筑,又有著世代生活在這里的中國人。獨特魅力就在于起起伏不定的地勢。各種紅房子,鱗次櫛比,排列在眼前。

  充滿人文氣息,老舍、巴金、沈從文、梁實秋皆在此小住或長居。不經意間一棟別墅便可能是某某名人故居。

  聽說這里有四大怪,一是汽車沒有走路快,二是泳衣穿在外,三是啤酒裝進袋,四是小嫚嫁老外。

  在路上看見很多人手里拿著一個透明大袋子,里面全是淡黃色液體…

  后來才知道是生啤,直接從啤酒桶里倒出來,保存期很短,但絕對新鮮,塑料袋裝著可以一次性喝個夠。

  有的帶回家去喝,有的直接幾個人圍在桌子前,坐著馬扎喝啤酒,買三五斤,就著小龍蝦,多么的爽。

  夕陽西下,夜幕降臨,來到啤酒二廠,遠遠看見一排排發酵罐高聳林立,很是壯觀。一輛輛拉啤酒的卡車魚貫從廠門口進出,雖然已經初秋,但還是阻擋不了人們的熱情。

  近水樓臺先得月,靠近酒廠好喝酒,當地人最大的福利就是,每天可以喝到最新鮮的啤酒。天剛黑,門口幾家飯店已經爆滿,有的還需要拿號排隊等候,

  進包間,老板熱情的開始推銷,什么一廠的酒喝起來更柔和,更純正,更香點,喝多不會頭疼。

  大桶扎啤必須是5廠的,苦味少,更甜點。2廠在李村,相比較于1廠,喝多會頭疼,容易上頭,沒有一廠的香。

  3廠在平度,4廠在永平路上,3廠和4廠比較一般,一廠。

  莊臣很無語,你丫的一個工業流水線出來的玩意,弄的比精釀都細分?

大熊貓文學    舌尖上的神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