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七六章 跳高新技術:背越式誕生

  一場百米短跑的預賽,卻因為杰西歐文斯這個10秒3的成績,瞬間充滿了火藥味。此時任誰都能夠看出來,杰西歐文斯向陳強發起了挑戰。

  四年前的陳強,在一屆奧運會上獲得了五枚金牌,打破了五個項目的世界紀錄,被譽為“世界第一運動員”。

  去年的杰西歐文斯,在45分鐘內取得了五個世界紀錄,創造了體育歷史上最偉大的45分鐘。

  這兩人之間的較量,可謂是針尖對麥芒,沒有人知道,究竟誰會獲得最終的勝利。

  無論是觀眾還是參賽的運動員,對下午的百米短跑的復賽都充滿了期待感,杰西歐文斯已經向陳強下了戰書,人們期待著陳強將會作出怎樣的回應。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明天的決賽,最終的冠軍,才是這場比賽最后的勝利者。

  “杰西,上午的比賽結束了,我們回去吧!”拉爾夫梅特卡夫開口說道。

  杰西歐文斯看了看遠處的陳強:“陳強還沒有走呢,所以我也想再待一會。”

  “陳強也沒有離開么?難道他今天上午還有比賽?是跳遠么?”拉爾夫梅特卡夫詫異的問道。

  杰西歐文斯搖了搖頭:“跳遠的比賽是在后天上午舉行。”

  杰西歐文斯也報名了跳遠項目的比賽,所以他知道跳遠項目的比賽時間。

  “除了陳強之外,另外兩個中國運動員也沒有離開,我想他們留在這里,是要為其他的中國運動員加油吧。從這方面來說,中國運動員還是挺團結的。”拉爾夫梅特卡夫開口說道。

  杰西歐文斯點了點頭,他認同了這個說法。隨后他開口問道:“下個比賽項目是什么?”

  “好像是跳高的資格賽。”拉爾夫梅特卡夫開口答道。

  “跳高啊,戴夫阿爾布里頓也應該會登場吧。雖然只是資格賽,但是戴夫是跳高項目的世界紀錄保持者,那我也留下來看看吧。”杰西歐文斯開口說道。

  杰西歐文斯雖然沒有報名跳遠你項目,但是他在跳遠運動上還是很有天賦的。杰西歐文斯十五歲時開始學習跳高,然后他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便跳過了1米85,根據后世的田徑運動員標準,能跳過1米83就是國家二級運動員,杰西歐文斯十六歲就能夠達標國家二級運動員,即便放在未來也是很有天賦的選手。

  此時的杰西歐文斯和拉爾夫梅特卡夫都不知道,陳強已經報名了跳遠的比賽。

  柏林奧運會上,有四十多名選手參加了跳遠的比賽,其中大部分都是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在那個資訊并不發達的年代,運動員不是非常突出的話,基本上是無人知道的。所以這四十多位選手當中,除了幾個知名運動員之外,其他人到了奧運會的賽場上都只是無名之輩。

  按說以陳強的名氣,他參加跳高項目的比賽應該被廣泛報道才對,但這一屆奧運會的主辦方的是德國,而陳強又是個中國人。以當時德國的環境,報紙上怎么可能去宣傳一個有色人種!

  于是陳強報名跳高、鐵餅以及110米欄的消息,在歐洲知道的人幾乎為零。只有那些參加跳遠比賽的運動員,在拿到參賽選手名單后,才會在名單上看到陳強的名字。

  跳高項目上,中國隊除了有陳強參賽之外,還派上了一位吳必顯的選手。吳必顯是天津人,歷史上的吳必顯曾經是新中國前跳高全國紀錄的保持者,成績是1米87,未來他成為了一個商人,并且創建了美國中華體育聯誼會。

  上一屆的洛杉磯奧運會,一共只有14位運動員參加跳高的比賽,所以當時沒有舉行資格賽,一場定輸贏。而如今的柏林奧運會,一共有41位選手參加跳高比賽,所以要先舉行一個資格賽,淘汰掉部分選手。

  資格賽分為兩組,吳必顯被分在了第一組,而陳強被分在了第二組。

  資格賽的晉級規則也很簡單,從1米60開始起跳,然后跳1米70和1米80的高度,最后跳1米85,只要是能夠跳過1米85,便可以晉級到下午的決賽當中。也就是說晉級門檻已經擺在那里了,這次晉級之旅,運動員之間不存在競爭,全看自己的本事。

  資格賽第一組的21位選手先行進行比賽,他們來到了運動員等候區,然后依次上場。

  第一個高度是1米60,對于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來說,這個高度很簡單,有好多位有實力的選手,直接選擇PASS掉這個高度。

  三十年代的跳高規則和后世不同。后世的跳高比賽中,同一個高度上每人有三次試跳機會,跳過以后可以進入到下個高度,前兩次跳不過也可以直接選擇PASS。而如果選擇PASS的話,那么下一次試跳的次數,是用3減去你本次試跳的次數。

  舉一個例子,比如某位運動員沒有去試跳1米70而是直接選擇了PASS,那么到了1米80的高度,他就有三次試跳機會。

  而如果這位運動員在1米70的時候跳了一次,但是沒有跳過,他可以繼續試跳1米70,也可以直接PASS掉1米70,去跳1米80,但是當他跳1米80的時候,就只剩下兩次試跳機會,因為在1米70的時候已經用過一次機會了。如果他能夠跳過1米80,那么他下一個高度試跳又會變成三次。

  假如他在1米70兩次試跳都失敗的話,那么他也可以PASS掉1米70,直接去跳1米80,不過那時候就只剩下一次機會。

  這種規則大大的增加了比賽的觀賞性,比如某位選手在某個高度上兩次試跳失敗,他只剩下一次試跳機會,那么他可以把這最后一次機會留下來,去賭一個更高的高度,說不定能夠在最后時刻來個大逆轉的翻盤。

  三十年代的跳高規則并不是這個樣子的,當時也是每個高度上有三次試跳機會,跳過了可以去跳下個高度。但是PASS必須是在試跳前選擇,而不是你跳失敗了再進行選擇。也就是說當時的PASS規則,是直接PASS掉一整個高度,讓運動員來到下一個高度,下一個高度上,運動員仍然有三次試跳的機會。而一旦開始了第一次試跳,就必須到下個高度才能使用PASS。

  同時,三十年代的PASS,是不允許連續PASS掉兩個高度的,比如在1米60選擇了PASS,那么在1米70就不能選擇PASS,得到1米80才能再次選擇PASS。

  言歸正傳,1米60的初始高度,沒有難到任何一個運動員,接下來跳高橫桿來到了1米70。

  雖然1米85的晉級標準已經擺在那里了,但是考慮到運動員需要熱身和尋找比賽的狀態,所以橫桿不可能一開始就擺在1米85的高度,而是有個循序漸進的提升過程,這樣可以幫助運動員適應比賽,也可以讓那些真正有實力的選手不至于馬失前蹄。

  1米70的高度,仍然沒有擋住運動員們前進的步伐,第一組中的21位運動員,也全都跳過了這個高度。

  下個高度是1米80,這對于部分運動員來說,就有些挑戰性了。

  結果,有6名選手在這個高度上三次試跳失敗,21人還剩下15人。

  再下一個高度是最終的1米85,只要跳過這個高度,就可以晉級到下午的跳高決賽。

  那些實力強勁的選手,不會被區區1米85的高度給攔住,這在未來只是國家二級運動員的水準。然而對于中國選手吳必顯來說,這個高度卻有些困難。畢竟他職業生涯中的最好成績也只是1米87,現在讓他去跳1米85,他成功的概率并不大。

  果不其然,吳必顯最終倒在了這個高度上,沒有能夠晉級到決賽。

  而第一組當中,有10名選手成功的跳過了1米85,這等于是淘汰了一半的人,淘汰率也不算很高。

  如果資格賽第二組也是這種情況的話,那么下午的決賽,將會有20位選手參賽。

  看過了第一組的資格賽,陳強已經對于這個時代的跳高運動員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

  正如他所料的那樣,這個時代的跳高運動員,使用的都是俯臥式的跳高技術。

  現代跳高運動剛剛興起的時候,運動員們使用的是跨越式跳高,就是小學體育老師教的那種跳高方式,在1986年的雅典奧運會上,運動員使用的都是這種“小學生技術”。

  而到了第二屆現代奧運會,“剪式技術”被使用出來,巴克斯捷爾用這種技術,越過了1米90的高度,成為了第一個跳過1米90的人。而后這種技術開始盛行起來,一直到五六十年代還有人使用,比如中國跳高運動員鄭鳳榮,在1957年以1.77米的成績打破了女子跳高的世界紀錄,她當時使用的便是這種“剪式技術”。

  但是“剪式技術”技術比較復雜,不容易掌握,而且對于身體的柔韌性和控制力的要求都很高,所以使用這種技術的人比較少。今天的比賽中,陳強也沒有看到有運動員使用“剪式技術”。

  到了1912年,美國運動員喬治霍林英發明了滾式技術,這種技術也被稱之為“霍林式”,喬治霍林憑此打破了世界紀錄,這種技術的出現,讓世界上頂尖運動員的成績,突破了里兩米大關。在1956年的時候,仍然有運動員使用這種技術。

  而在今天的賽場上,陳強也看到了有幾位運動員,使用這種滾式技術。

  到了1923年,蘇聯運動員波洛佐夫又創造出了“俯臥式”跳高技術,這種技術很快傳播開來,并且廣泛的被運動員所使用。1970年的時候,中國運動員倪志欽曾經使用這種技術,以2米29的成績打破了世界紀錄。而俯臥式技術的最高成績來自于1978年,在一次室內比賽中,蘇聯人用這種技術跳出了2米35的成績。

  在1936年柏林奧運會上,大多數的運動員使用更多都是這種俯臥式的技術。

  俯臥式技術之后,就是我們現在所熟悉的背越式技術,不過這種技術要到六十年代才會出現。

  后來有人提出,早在二十世紀初就有運動員使用背越式技術了,但是由于當時墊子不夠柔軟,所以運動員使用背越式技術,容易摔傷,因此背越式在當時是沒法使用的。

  實際上這種言論純屬瞎扯,說這話的人壓根就不懂跳高。

  因為早期的俯臥式技術,使用的是平翻姿勢過桿,這種姿勢在過桿的時候有一個收腿外翻的動作,也就是說在過桿的一瞬間,身體是要做一個饒橫桿的轉動,而身體轉動過后,恰好是以仰臥的姿勢下落,以背部著地,這和背越式的落地姿勢差不多。

  如果墊子不夠軟導致運動員落地受傷的話,那么平翻姿勢也會讓運動員受傷,運動員也就不可能使用俯臥式技術。

  既然在1923年,平翻姿勢過桿就可以使用了,這說明至少在硬件上,使用背越式技術也沒有問題。

  資格賽的最終高度只是1米85,所以那些真正有實力的運動員,是不會在資格賽中展露全部實力的。

  接下來,輪到第二組的20位選手登場,其中就包括了陳強。

  陳強走上了運動員排隊等候試跳的區域,頓時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那個人好像是陳強吧?”

  “是陳強!雖然我覺得中國人都長的差不多,但是陳強剛剛還出現在百米短跑的賽場上,所以他的樣子,我還是能認出來的。”

  “陳強怎么來到跳高比賽中了,他是不是來錯地方了?把跳遠當成是跳高了?”

  “怎么可能來錯地方,而且裁判在那里,要是弄錯了,裁判還不得攔住他!”

  “這么說陳強這一次也報名了跳高的比賽?”

  “這也沒有什么奇怪的,跳遠兼跳高的運動員,也是有不少的。只是不知道陳強在跳高項目上的實力如何。”

  “他的跳遠那么厲害,跳高應該不會弱吧!”

  人們議論紛紛。

  杰西歐文斯也是一臉詫異的望著陳強。

  “陳強竟然參加了跳高的比賽!”杰西歐文斯眉頭皺起。

  杰西歐文斯本來就是懷揣著跟陳強較勁的心思,他巴不得每場比賽都跟陳強比試一番,所以這一次杰西歐文斯不但報名了100米和200米,還報名了跳遠。

  可是讓他沒想到的時候,陳強參加了一個跳高,而杰西歐文斯卻沒有參加。這讓杰西歐文斯有種一拳打在空氣上的感覺。

  陳強的出場,讓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大家都想看看,陳強在跳高項目上的實力如何。而同組的運動員中,也有很多人想陳強投來了警惕的目光。

  不過好在資格賽只要跳到1米85就能晉級,所以運動員之間不存在互相競爭,選手們還是努力完成自己的試跳。

  首先是1米60的高度,所有人都成功跳過,而陳強直接選擇了PASS。

  對于背越式技術來說,1米60實在是太小兒科了,陳強也懶得去跳。

  下一個高度是1米70,由于規則不允許連續兩次PASS,所以陳強只能選擇參加試跳。

  在萬眾期待之下,陳強走上了助跑區。

  陳強也沒有墨跡,1米70對他來說太簡單了,于是他直接開始助跑加速,來到橫桿前,用離橫桿較遠的腿起跳,起跳離地后,保持伸展姿勢向上騰起,在擺動腿及其同側手臂的帶動下,加速身體圍繞縱軸旋轉,使身體背對橫桿;頭、肩越過橫桿后,仰頭、倒肩、展體、挺胸、收雙腿,整套動作一氣呵成,然后甩腿越過橫桿,以背部落墊。

  這是最普通的背越式技術,未來稍微有點體育知識的人都知道這套技術。

  然而此時此刻,在柏林奧運會的現場上,當陳強使用出背越式技術的時候,所有人一臉震驚的望著陳強。

  沒有人見過背越式的跳高技術!

  “我的上帝,這竟然是一種新的跳高技術!”杰西歐文斯忍不住驚呼起來。

大熊貓文學    中國體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