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洛尋前往約定地點,跟《人民的名義》總編劇周美森見了一面。
“你好,洛尋老師。”
周編劇很客氣的跟洛尋握了握手:“我之前看過你的編劇作品,剛好你是這部戲的男主角,所以就想跟你一起商量商量劇本的一些處理。”
“周老師客氣了。”
對方給面子,洛尋自然也給面子,“我能看一看劇本嗎?”
“好。”
對方拿出了劇本遞給洛尋,厚厚的劇本封面,寫著《人民的名義》五個大字。
洛尋暫時落腳。
接下來兩天就在酒店里看劇本,這部戲對他而言很重要,必須引起重視。
不出所料。
因為演員變動的比較大,《人民的名義》雖然內核是打貪腐,但劇情內容卻是發生了改變,更契合演員的特色了。
根據洛尋的經驗,以及對原版的認知,他果然還是看到了一些不妥的內容,比如前世的黃毛線,今生果然也被保留了下來,看的洛尋直搖頭:“這么多大牌,觀眾都愛看,為什么不多放放視帝們的飆戲,而要把鏡頭浪費在無意義的角色上面呢?”
轉念一想。
洛尋大概能夠get到周編劇的想法,無非是雙線敘事,一邊講高層博弈,一邊講小人物的現狀,從而形成一個對立,這個劇情有點討好年輕觀眾的意思,因為周編劇怕一群老演員飆戲觀眾沒代入感,大家會希望看到更多年輕的角色…
然并卵。
洛尋卻無比確定一件事,那就是這個馬屁,其實是拍到了觀眾的馬腿上,如果要評價《人民的名義》有什么大槽點的話,那毫無疑問就是:
萬人血書黃毛下線!
黃毛的存在嚴重壓縮了其他演員的戲份空間,大家想看的是育良書記,達康書記,沙瑞金同志等等,以及領導層之間的暗流涌動!
其實別說黃毛了。
甚至連主角,觀眾都不咋待見。
前世《人民的名義》大火特火,陸繹卻被一些觀眾吐槽,說他的演技被老戲骨們吊打,但其實洛尋作為新版的主角卻很清楚,這事兒陸繹確實有鍋,但也有情有可原之處——
劇本給他的人設不好發揮。
陸繹演的侯亮平,人設實在是太正了,說話非常的官方,正到一種水至清則無魚的地步,以至于很多觀眾覺得假了!
仿佛這個人不是人。
就是一個正義的代名詞。
當然他的演技也確實是被吊打了,雖然是很正義的人設,但事實上侯亮平應該有自己的特色,陸繹顯然沒抓住這個精髓。
看看劇本怎么說的。
劇本里大家對侯亮平的形容是:銳氣很足,思考問題角度刁鉆,能逢場作戲,同時又正義感爆棚。
一登場。
三臺大戲。
甚至可以說…
他前期被趙德漢壓著走,后期被侯勇的情緒帶著走,并時而用嘶吼掩蓋自己的底氣不足。
所以很遺憾。
陸繹沒能把猴子的銳氣發揮出來,倒是經常看起來冒冒失失的。
另外。
陸繹在詮釋猴子這個角色的正義感來源方面,是他演技中最大的敗筆,官腔大多過于敷衍,動不動就喜歡扯宏大敘事,念臺詞一般的表演方式令觀眾難以信服他就是這么想的。
有人認為陸繹打官腔…
這個其實還好,因為陸繹不是這部戲里唯一打官腔的人,陳巖石也經常打官腔,動不動就從哪兒來到哪兒去的,但是給人的感覺就是個退而不休的多少有點掉隊的熱心老革命,就是有這么一個老革命。
達康書記也是動不動來一句“打鐵必須自身硬”。
但同樣不會令人感覺他在扯淡,倒像是對人生經驗的升華總結。其他還有丁義珍、趙德漢等等,他們在各種需要場合,都會打官腔。這種打官腔一般的政治語言,就是這個圈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唯獨陸繹飾演的猴子,念出了新聞聯播一般的感覺。
洛尋能感受到他在努力地建構一種價值觀,以便于支持他的正義感來源,為他不折不扣執行反貪任務提供依據,遺憾的是,這種建構失敗了。
因此看起來,倒像是主旋律在掩耳盜鈴了。
逢場作戲方面,陸繹詮釋的還可以,特別是和祁同偉、高小琴一起的那幾場戲,非常不錯,比較豐滿地展現了猴子的另一面。他在生活中并不刻板,有喜歡愚弄人、搞惡作劇的一面,他的正義感像是鞘中的利劍,拔出來就是致命一擊,不出擊時則善而藏之隱于無形。
可惜因為價值觀建構方面的失敗,令他在逢場作戲的時候與前情形象看起來有點分裂。似乎這人油滑得起來,卻莊嚴不起來。
和包子有關的幾場戲也不大好。
包子是個在社會上摸爬滾打的老油條,臉皮厚,腦子靈,人鬼精鬼精的。演員把這個角色發揮的淋漓盡致。跟他一對戲,猴子的原則性沒有很好的體現出來,倒是有點故作清高拒人千里之外了。
平心而論。
兩人關系那么親昵,蔡成功形格勢禁,走投無路,并且又并非真的拿糖衣炮彈轟炸你,你用得著那么一點就著嗎?
洛尋隱約記得。
蔡成功送禮的那場戲里,猴子的怒氣值一直處于不穩定狀態,時不時拿官話擋人、教訓人、批判人,而不是以理服人,這就更令人將同理心傾向于蔡成功方面,而猴子則被凸顯成帶主角光環、直線開進的趙日天了。
類似例子很多。
總之陸繹演技確實存在著瑕疵,而洛尋要做的事情,就是避免自己跟原版犯一樣的錯誤。
可惜劇本還沒完成。
洛尋尋思著自己既然成了編劇,那人物小傳基本就是帶著寫了,剛好侯亮平這個角色的本來身份,也確實值得提一提,這有利于洛尋塑造角色,而原版電視劇以及這部戲的劇本中,貌似對此有些語焉不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