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1818章 一榮俱榮

  開發區里有搬遷走了村子和還未拆除的房屋,肖軍就挑還湊合能住人的房屋挑了幾間,按上了門窗作為車隊暫時的棲身之地。

  從黑礁到孤山有四十多里地,三十臺車若是天天晚上回去早晨再來,這一路燒油和磨損將是一筆巨大的開支。

  就不如在這里安營扎寨了。

  從當地雇了三個婦女做飯,有專人買菜買糧,這樣住宿的問題就解決了。

  于慶濤和肖軍有各投資了二十二萬,各上了兩臺裝載機,這樣六臺裝載機裝車,一臺裝載機維護道路,翻斗車的工作效率終于提上來了。

  一輛車一天十個小時的純工作時間,可以拉出一百二十方土。

  終于一天走出的土方量在七千五百方左右。

  就是按照這個速度,這個港口也要墊方兩年才可以建設上面的建筑。

  因為土方量太大,于慶濤允許黑礁鄉以前蓋蝦圈時的一些養活拖拉機的用戶進場作業。

  這樣黑礁鄉又湊出了一支由二十多輛尚海五零和常春四零組成的拖拉機隊。

  當然這支拖拉機隊就干了兩天就發覺靠人力這根本賺不到錢。

  靠人力裝卸,一輛拖拉機一天撐死能拉進五車土方,五車土方不到三十方,一百四五十塊錢。

  除去燒油除去人工,一天能剩個三十四十的。

  這和那些翻斗車一天拉二十多車根本沒法比。

  人比人該死,貨比貨得扔。

  這些人想了想干脆把拖拉機賣了,從黑礁信用社貸款買翻斗車,還集資買了一輛鏟車。

  并且黑礁鄉還給他們格外開辟了一塊取土的地方。

  有這二十臺翻斗車的加入,于慶濤這邊一天土方量終于過了萬方。

  這樣墊方的速度就大大加強了。

  這些和萬峰就沒啥關系了,雖然他也經常到黑礁來,但注意力顯然集中在他的工地要比關心港口多的多。

  七月一日,開發區的第一棟廠房封頂上梁,經過后期的一些收拾和生產線的安裝,這個被萬峰定位第一車間的建筑預計會在九月份投入使用。

  正在打造的尖頭卡車生產線將直接安裝到這個車間了。

  第一車間封頂了,那么二車間三車間四車間一直到八車間都會一個接著一個地竣工。

  這八個車間,將總計安裝十二條生產線,尖頭卡車,平頭卡車和翻斗車各四條線。

  南灣集團的大車項目將全部轉移到這里,南灣集團將來只作為小車和摩托車的生產基地。

  同時,譚春外包出去的那些住宅樓在九月份前也將有十幾棟交付使用。

  萬峰貼出了招工啟事,在黑礁鄉和與黑礁接壤的山石鄉緊挨著黑礁鄉的兩個村子將招收了千名工人,這些工人將到南灣集團進行三個月的培訓,最后到開發區的汽車基地里工作。

  現在開發區這里的工作算是按照計劃在進行,萬峰該考慮大車搬遷到開發區后將威的一些規劃了。

  從方便面廠到技校之間那還有一塊近百畝的土地,萬峰也準備利用起來。

  等鞋廠建設好以后,萬峰的設想是把服裝廠也搬到鞋廠里去,當初設計鞋廠的時候他就是這么想的。

  否則他也不會要那么大的面積。

  讓鞋廠和服裝廠合并在一起,然后把服裝廠改造一下和老廠連在一起。

  這樣,老廠的面積就超過新廠了,南灣集團不管干什么都有足夠的空間了。

  當初設計的時候短視了,弄的現在擴來擴去了。

  從開發區和尚海就不短視,一下子就把空間全部弄出來了,估計很多年都不用操心空間的問題。

  南灣集團捅咕出了三大一小四個型號的車輛,下面的配套廠們也是經歷了一番雞飛狗跳。

  像萬水明的小廠變化不大,只不過多了三樣反射鏡,多了幾樣轉向燈。

  改一些模具就完美的融合了。

  但是有一些配套廠就的升級設備和產業結構了,否則根本完成不了南灣集團交下來的任務。

  萬峰把配套部件交給這些小廠的時候,都是充分考慮到了利潤比例,都讓他們有自己覺得滿意的利潤點。

  你賺點我賺點,大家都賺點。

  大家都快快樂樂地賺錢,其樂融融。

  但是,我需要的部件,當圖紙交給你的哪一天起,在一定的時間里你必須給我生產出合格的部件。

  干不了馬上換一家,沒有任何的理由無須各種花式狡辯。

  你不行總有行的。

  所以,南灣集團一下子捅咕出四款新產品,這些配套廠著實亂了好一陣子。

  “萬總!以后南灣集團再下新任務的時候能不能再早些日子?”

  “是呀!萬總!這時間太緊了,有點忙不開呀。”

  有些配套廠的廠主到萬峰面前訴苦。

  “啊?這些圖紙幾乎都提前將近一年發到你們手上,就這點玩意弄不好也有臉跑我面前訴苦?數錢的時候為什么不告訴我手疼?”

  “嘿嘿!萬總!我們那點錢數起來哪里需要手疼,反倒你數錢的時候都是怎么數的?教教我們唄!”

  這話題轉眼就跑到怎么數錢上了。

  “我呀,我通常都是用麻袋裝,然后泡秤,怎么樣有創意吧?”萬峰洋洋得意。

  數錢?他才沒那閑工夫呢,他一年的收入現在是按十億計的,別說用手數,就是用麻袋泡秤他都沒耐心。

  錢現在對他而言就是數字而已。

  “那有準嗎?”還有人替他擔心。

  用麻袋泡秤,一麻袋差出個萬八千的根本就不是事兒。

  “大約摸唄,差點也不算什么。”

  配套廠主們苦笑:“比不了比不了,我們一年賺的錢哪里需要麻袋,用方便袋就裝下了。”

  百八十萬的哪里需要什么麻袋,不過普通的方便袋也肯定裝不下。

  不過經過這次的調整和升級,這些配套廠的收入自然會全部上升一個臺階。

  最初這些小廠的年收入及格線是二十萬,后來調整到五十萬。

  第三次調整的時候是一百萬。

  現在估計他們的及格線怎么都應該是一百五十萬了。

  一個廠子一年賺不到一百五十萬,估計都不好意思出門。

  這些靠著南灣集團過日子的配套廠與南灣集團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局面。

大熊貓文學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