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1.101 老臣謀國

  曹節俯身答道:“或可割博陵郡下二縣,增封薊王。”

  便有司徒袁隗,出列反對:“博陵郡,現僅轄,博陵、蠡吾、饒陽、安國、安平數縣。先前已割去高陽。若再割二縣,博陵郡可罷置矣。”

  陛下遂問道:“依卿之意,當增封何處?”

  袁隗答曰:“何不取河間易縣、鄚縣,增封薊王。”

  “不可。”司空張溫,出列奏道:“若再無故削河間國二縣,必令宗室不滿。”

  袁隗再答:“何不再取勃海二縣增補河間。”

  太仆鄧盛出列言道:“如此東拆西補,何其繁瑣。當如尚書令所言,割博陵二縣。”

  見三公九卿各執一詞。陛下遂看向老成持重的太尉楊賜:“太尉以為,該當如何?”

  因奏發張角,得封臨晉侯的楊賜。這便穩穩出列:“老臣以為。博陵、河間,或各取一縣增封薊王。再取渤海一縣,增補河間。”

  陛下輕輕點頭。目光瞥過,隨口問道:“崔廷尉?”

  崔烈聞聲出列:“陛下,博陵郡可除矣。”

  年前,崔烈又轉任廷尉。今漢朝堂,能身居三公九卿高位者,終歸還是這群老臣。諸如皇甫嵩與朱儁等中生代,還需外派歷練。話說,去年因進言舍棄涼州,被薊王家臣傅燮斥對:“斬司徒,天下乃安。”不料今日又出撤郡之言。

  “博陵乃先帝所立,豈能無故撤除?”陛下笑問。

  崔烈答曰:“本初元年,先帝追遵其父為孝崇皇,其陵在博水稱博陵,故析蠡吾縣之故陸成地,置博陵縣,置令丞以奉祀,時屬中山國。后又析河間、安平、中山,諸國之數縣,立為博陵郡。今冀州飽受黃巾之亂,赤地千里,諸國王宮殘破,家園盡毀。朝廷宜當體恤。當罷博陵郡,將郡內數縣,重歸各國。以示陛下優待宗室之心。”

  “哦?”陛下似頗為意動。

  便有司空張溫,出列奏曰:“彼時黃巾勢大,冀州諸先王陵寢,多被盜掘。乃至曝尸荒野,慘絕人寰。諸國主頗有怨言,正當撫恤。”

  陛下輕輕點頭:“朕出身河間,所謂同氣連枝,正該如此啊。”

  “老臣以為不可。”司徒袁隗高聲抗辯:“冀州諸藩,非但討賊無功,且守藩不稱。朝廷不予追究,已是法外開恩,豈能再賞!”

  “臣等附議。”大將軍何進,領群臣聲援。

  “此事再議。”陛下這便作罷,轉而看向何進:“薊王增封何地。大將軍,可有良言。”

  “臣以為,袁司徒之議,乃深思遠慮,謀國之言。”大將軍為外戚,自不想宗室坐大。且削河間數縣,增補薊國,亦可憑空制造兩國積怨。對外戚而言,自當有百利而無一害。此時,亦可見朝中派系。司徒袁隗乃袁紹叔父。袁紹現為大將軍長史,四世三公的袁氏,自當與大將軍走進。

  躊躇間,眼角余光忽掃到一人。陛下這便笑問:“盧尚書?”

  年前因罪免官,賦閑在家。今春又官復原職的盧植,這便出列奏報:“臣以為,可如袁司徒所言,取河間二縣,增封薊國。再割勃海修縣,以補河間。”

  陛下這便問道:“割二補一,河間豈無怨言。”

  “今漢諸侯國,只取租賦。以人口計,渤海一縣,可抵河間二縣。”

  “盧尚書,言之有理。”陛下欣然點頭:“朕記得,勃海有民百余萬,河間只有其半。”

  陛下正欲下詔,忽見董重望眼欲穿。心中微嘆,便和顏相問:“驃騎將軍以為如何?”

  “臣以為…”振聾發聵的起了個虎頭,卻又一瞬間灰溜溜的淪為蛇尾:“盧尚書所言極是。”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污也。

  身旁何進嗤鼻冷笑。

  董重卻熟視無睹,自鳴得意。盧尚書何許人也?乃薊王恩師也。此時不表露心意,更待何時。

  薊王與我,乃是生死兄弟。

  “如此,便如盧尚書所言,增封薊國易、鄚二縣,再取修縣,以補河間。”陛下言道:“尚書令,代朕擬詔。”

  “老奴,遵命。”曹節自投于地。

  太尉楊賜又奏道:“啟奏陛下,重開黨錮一事,可否廷議。”

  陛下聞聲皺眉:“今日倦了,來日再議。”

  陛下不說‘明日’只說‘來日’。足見重開黨錮一事,遙遙無期。

  “退朝——”見陛下作勢欲起,黃門令左豐這便高聲唱喝。

  “恭送陛下。”

  陛下還未到西園,便有左豐心腹小黃門快馬加鞭,將消需傳到殖貨里。

  閻行取竹筒在手,又遞回一個錢袋。目送小黃門歡天喜地而去,這便入府,將竹筒呈給右丞賈詡當面。

  確認封泥完好,賈詡這便擰開竹筒,取出白絹。

  “不出所料,又割河間二縣。”賈詡微微一笑。

  “先有東平舒,再有文安。今又割二縣,河間前后有四縣,因主公而失。河間王豈能無怨。”閻行進言。

  “先帝與陛下,皆出身河間。卻屢割故國舊土。說數典忘祖,亦不為過。”

  賈詡卻不知。即便沒有薊王,不久之后,陛下也會將易縣,封給白馬公孫。漢末公孫瓚據幽州,在此修筑營壘,掘壕十道,堆丘成丘,高各五六丈,上筑營堡。中壘高十丈,其上建樓數十重,公孫瓚自居,置鐵門,呈送文書皆系繩引上。城內儲谷三百萬斛,謂之易京。南臨易水,可通遼海。

  “當作何解?”閻行問道。

  “我且修書一封,傳回國中。二位國相,自當好言勸慰各國主。許諾將代為進言,撤博陵,歸還舊縣。以安其心。”賈詡言道:“如此,當可解幾國積怨。”

  “撤除郡縣,乃朝中大事。牽扯必廣,右丞有幾分把握。”閻行追問。

  “當有十足把握。”賈詡笑答。

  “如此,右丞且放手施為,閻行定全力相助。”閻行遂放心。

  話說,二人同守洛陽,相處融洽,關系極佳。閻行快人快語,賈詡亦不做遮掩。才有一問一答。

  朝廷之事,千絲萬縷。不比江湖,快意恩仇。此次朝議,賈詡之所以暗托崔烈,口出撤郡之言,便是投石問路。智多如賈詡,早有預料。陛下多會行“拆東補西,一石數鳥”之策。既接二連三削弱河間,又挑撥諸國與薊國暗生間隙。

  且尚書令曹節已多次暗示,欲讓薊王上表,請開黨錮。解除黨錮,乃大勢所趨。縱有萬般無奈,卻也不可坐視關東時局,繼續糜爛。如今,正當以裁撤博陵,與其討價還價。

  心念至此,賈詡這便言道:“彥明,且去府上傳話,約曹節今晚相見。”

  “喏!”閻行這便領命。d

大熊貓文學    劉備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