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八三二章 方辰好大的胃口

  方辰雙手下壓了好幾次,這才將熱切的掌聲給壓了下去。

  環視四周,見這一雙雙注視著自己的眼睛,方辰不由嘴角微翹,帶著笑意緩緩說道:“首先我要感謝在座的各位通信人,不論你們是企業領導,還是學院研究所的專家教授,華夏通信產業的推動,04機的誕生離不開你們的辛勤汗水,是你們一磚一瓦的鑄就了現在華夏通信產業,04機。”

  聞言,眾人不由神情微微一動,心中不由涌起了些許得意和自豪,連帶看方辰都覺得順眼不少。

  就連鄔江星也輕輕的點了點頭,雖然業內一直夸獎他,說是他一舉將華夏通信行業的技術水平向前推進了將近三十年。

  但實際上,他清楚的很,他之所以能做出04機這樣的卓越成果,也是踩在前人的肩膀上一步步走上來的,如果沒有那么多的老師為他搭建梯子,傳道受業解惑,他絕對摘不下大型局用數控萬門程控機這樣的桂冠!不能打破國外專家學者,企業妄言“華夏人造不出大容量程控交換機”的論斷!

  畢竟他也不是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所具有的知識大部分都是從老師身上得到的,自己研究出來的只是一點點,一點點而已。

  他扭過頭來,注意到周圍眾人臉上的得意和自豪,頓時恍然大悟,知道方辰,不首先感謝領導,而是先說這番話究竟是什么意思了。

  這分明就要拉攏國內所有通信人的心。

  而拉攏人心又是為何?

  鄔江星面色驟然一變,這分明就是收編李沂源和于大虎等人的先兆,甚至預告!

  此時,鄔江星看向方辰和李沂源等人的眼神,就如同看一堆干柴烈火,一觸即發,眉來眼去,暗地里勾勾搭搭的狗男女一般。

  方辰并沒有注意到鄔江星的眼神,畢竟他也沒長著千里眼,不可能在這上萬個人頭中清晰的辨識出鄔江星的表情,甚至他連鄔江星坐在那里都不知道。

  對于他來說,收購完洛州電話機廠,鄔江星對于他來說就是個過去式了。

  “接下來,我要感謝擎天通信的所有員工們,沒有他們的辛勤和努力,沒有他們用血和汗水的澆灌,就沒有今天04機茁壯的果實,毫無疑問,今天榮耀和贊譽屬于他們!”

  方辰的聲音越來越大,最后已經近乎于聲嘶力竭的吶喊,高亢嘹亮,脖頸上青筋暴起,拳頭奮力朝天一揮!

  下一瞬,一陣如雷霆轟鳴的掌聲再度響起,而擎天通信眾人剛剛平息下來的心情也再度沸騰了起來,對于他們而言,有方辰這句話,他們之前付出的努力和心血都沒有白付出。

  方辰這次并沒有阻攔,而是笑意盈盈的看著眾人,在他看來,這些掌聲是大家送給他們自己的,他們值得這樣的掌聲。

  過了數十息,見掌聲已經差不多了,方辰這才笑著說道:“該感謝的都已經感謝完了,接下來就談一點正事,不過今天最大的正事就是擎天通信04機通過了郵電部的驗證,拿到入網許可證,但我現在并不想談04機有多么的優秀,多么的出色,畢竟前面那么多領導在這個方面已經談的很多了,說實話夸的我自己,都覺得臉紅。”

  說著方辰指了一下,主席臺上的眾人,臉上滿是揶揄調侃之意。

  蘇爽的臉瞬間就白了,他真沒想到,在他坐在主席臺上,在大庭廣眾之下的情況下,方辰還敢這么口無遮攔。

  不過,他們之前,包括他,的確沒少夸04機,而且這已經算是少說的了,以他們講話的功底水平,每個人說上三四個小時都不成問題。

  聞言,眾人嘩然一笑,并且不知怎么的,突然對方辰接下來要講的東西感起興趣,又或者說對方辰的講話方式感起興趣。

  就連臺下,不知道見證過多少盛大典禮以及領導講話的記者們,都一愣愣的。

  方辰這種侃侃而談,輕松隨意的態度,他們真是從未見過。

  這年頭,但凡講話能夠脫稿,不照著秘書給的稿子念的,都已經算是很不錯,人中龍鳳,極具有文學涵養的存在,更別說方辰現在這種肆無忌憚,完全一幅我的地盤我做主,我想怎么說就怎么說的姿態。

  他們不由神情猛然一晃,突然有種自己在看香江一些訪談節目的感覺,就是那種主持人和嘉賓對坐,隨意閑聊的感覺。

  有些人甚至覺得無比遺憾,早知道方辰是這般模樣,他們就應該申請一下,找個主持人給方辰搭一下,這樣的話,說不定效果會更好。

  王韜博的嘴角露出一絲幸災樂禍的模樣,暗自慶幸自己抵御住了方辰的邀請,沒有上臺講話,要不然方辰調侃的人里面就有他一個了。

  “既然不講04機有多么出色,那我想講一講04機出現之后,會對華夏通信業,甚至整個華夏起到什么樣的變化。”方辰的神情突然變得極為嚴肅。

  “大家恐怕有所不知,在鄔教授研究出04機的基礎上,擎天通信又做了一點點小小的改變,讓04機可以支持光纖傳輸,而不是傳統的電纜,想必大家都知道電纜和光纖之間的優缺點,尤其是在聯絡遠端設備的時候。”

  說到這,方辰眼睛掃視了一下臺下,但還是沒看到鄔江星,只得有些遺憾的說道:“我沒有找到鄔教授,不過這不重要,不重要!”

  被方辰突如其來的cue一下,差點閃到腰的鄔江星,忽然有聽到方辰說自己不重要,頓時臉色一片暗紅,跟塊馬上要放壞的豬肝一般。

  剛剛那點,被方辰當眾提到是他研究出04機的喜悅,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

  他剛才還隱隱有些覺得自己是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甚至覺得之前開研發報告會的時候沒有提到擎天通信是不是太小家子氣。

  但現在,他已經完全不這么想了,甚至他覺得方辰之前為什么提他,就是為了后面這句,他不重要。

  旁邊的一些通信專家學者到顧不上注意鄔江星的臉色,而是直接陷入了方辰把通信連接方式,從傳統電纜變成光纖的震驚中了。

  電纜出現的時間極長,可以說自從人類可以利用電能,電纜就已經出現了,而之前交換機已經技術更新換代了好幾代,從最早的磁石交換機,縱橫交換機,到空分交換機,以及最新的程控交換機,可以說交換機正在以日新月異的速度發展著,但相互之間的連接方式卻依舊是電纜。

  相對于光纖來說,電纜的價格便宜,規模大,并且可靠性高,但正如方辰所說的那樣,一旦涉及連接遠端設備,因為電阻的原因,會出現信號急速減弱以及維護技術要求高的缺點。

  而光纖與電纜這樣的銅質介質相比,光纖無論是在安全性、可靠性還是傳輸性能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除此之外,光纖傳輸的帶寬大大超出銅質線纜,而且其支持的最大連接距離達兩公里以上,還具有抗電磁干擾性好、保密性強、速度快、傳輸容量大等優點。

  唯一的缺點就是有些太貴了,不合用,所以在全世界都一直沒有普及開來,即便是朗訊,愛立信,富士通等國際通信設備企業所用的依舊還是電纜,而不是光纖。

  “我覺得光纖換電纜是可行的。”李一南突然無比認真的對著任政非說道。

  聞言,任政非楞了一下,但看李一南并不是在開玩笑,他不由又看了一下臺上的方辰,這才緩緩的說道:“那等明天回去之后,你就著手開展關于光纖的實驗,看看千門機能不能用上光纖來傳輸。”

  對于他而言,既然方辰這么說了,而且李一南這個他手下的頭號技術大將這么認為,尤其是前者,他對方辰現在實在是很了解了,知道方辰這人素來不會無的放矢,更不會在大庭廣眾下大放厥詞。

  所以光纖替代電纜的可能性就超過了90,絕對值得一試。

  看見下面一張張震驚,詫異,質疑的面孔。

  雖然在后世,光纖的確已經替代了電纜,但其實用光纖替代電纜,并不是他的想法,而是鄭保用的想法。

  作為華中工學院激光專業的學士和碩士,博士學的也是光通信專業的人,這種用光纖代替電纜作為交換機連接材料的想法,早早就存在于鄭保用的腦袋中。

  方辰所能做的,就是在鄭保用向他匯報這種想法的時候,同意并給予支持而已。

  畢竟他再清楚不過光纖是如何替代電纜的,也知道前世從1993還是1994年開始,華為就在鄭保用和李一南這兩個激光專業畢業總工程師的指引下,開始使用光纖。

  并且再說了,使用光纖的好處也的確在這里擺著,而且條件也舉辦。

  對于普羅大眾來說,是2010年左右,寬帶從2M4M升到50M以上的時候,才慢慢熟悉光纖和光貓的,但是在科學界,光纖是一種早就被發明的東西。

  在1870年,英國物理學家丁達爾到皇家學會的演講廳講光的全反射原理,并發現了光可以沿著玻璃棒彎曲,轉彎。

  根據這個原理,后來人們造出一種透明度很高、粗細像蜘蛛絲一樣的玻璃絲──玻璃纖維,當光線以合適的角度射入玻璃纖維時,光就沿著彎彎曲曲的玻璃纖維前進。由于這種纖維能夠用來傳輸光線,所以稱它為光導纖維。

  1976年,美國貝爾研究所在亞特蘭大建成第一條光纖通信實驗系統,采用了西方電氣公司制造的含有144根光纖的光纜。1980年,由多模光纖制成的商用光纜開始在市內局間中繼線和少數長途線路上采用。單模光纖制成的商用光纜于1983年開始在長途線路上采用。1988年,連接美國與英法之間的第一條橫跨大西洋海底光纜敷設成功,不久又建成了第一條橫跨太平洋的海底光纜。

  而華夏基本上是跟西方發達國家同步,1977初研制出第一根石英光纖,1978年自行研制出通信光纜,采用的是多模光纖,纜心結構為層絞式,曾先后在申城、燕京、江城等地開展了現場試驗,后不久便在市內電話網內作為局間中繼線試用。

  所以說,在光纖技術上,華夏完全是合格的,甚至優秀,不次于世界一流水準。

  而光纖之所以沒有能夠替代電纜,還是因為成本太貴了,而且只是打個電話而已,電纜那點電信號傳輸完全已經夠了。

  但一旦通信設備需要連接遠端的時候,又或者說的明白一些,需要連接分部在華夏廣袤大地上,如繁星般散落的村落時,電纜損耗率高,維護成本高的缺點就顯現了出來。

  用電纜的話,一條粗壯的電纜拉幾十公里長,才能滿足一個村落對通信使用的需求。

  但要知道,一個村子,才能有幾戶人家用得起電話機,可如果電纜拉的細一點,把成本降低一點也不行。

  電纜不夠粗壯的話,就會因為電阻的原因,信號在長途跋涉下傳輸不過來,所以不管怎么算,郵電局根本就收不回來成本。

  再加上,很多農村的地區,還存在住戶非常分散的情況。

  就比如洛州就是這么個情況,下轄的嵩縣,地處伏牛山北麓及其支脈外方山和熊耳山之間,因處于嵩山起脈而得名。

  基本上一個山頭,就是一個小的自然村落,而這個自然村落,通常能有一二十戶人家,就已經是大村了,少則三五戶組成的村落絕對不少見。

  在這種情況下,肯定是無法使用電纜的。

  而臺下有些人已經從方辰剛才所說的最后一句話,連接遠端設備中琢磨出了點味道。

  “李哥,前一段上面是不是提出了村村通計劃?”于大虎雙眼放光的戳了一下,一旁同樣臉上喜悅之色已經掩蓋不住的李沂源。

  差點被于大虎這一下給戳的魂飛魄散,李沂源白了于大虎一眼,然后喜形于色的說道:“這方總真是好大的胃口!”

大熊貓文學    重生浪潮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