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霞走了過來,仍然微笑著,伸出手,說,“我以為這是在做夢。”眼神中帶著一縷驚喜,打量著沈隆。
“我也這樣認為。”沈隆伸過手和田曉霞握了握,她已經完全是一副大學生的派頭了,個碼似乎也比中學高了許多,一頭黑發散亂地披在肩頭,上面沾著碎銀屑似的水珠。
但是,站在這個人的面前,不知為什么,沈隆并不為自己的一身破衣服而感到害躁,相反,他覺得穿這身衣服見她正“合適”,眼前這個姑娘總能給人一種輕松地感覺,在她面前不會有世俗的壓力,或許這就是孫少平和她能在一起的原因吧。
“你現在是去看電影呢?還是到我家里去呢?”田曉霞看著周圍,已經一年沒聯系了,她有很多問題想問對方,但這里卻不是說話的地方。
“我當然放棄了‘復仇’。”沈隆和小說里做出了同樣的回答,田曉霞嘿嘿一笑,就帶著沈隆向旁邊的地委家屬院走去。
田曉霞手中撐開了一把湖藍色的自動傘,她向他挨近了一些,把雨傘遮在兩個人的頭上,一邊走一邊問道,“你為什么不給我回信?”
沈隆沒有回答,孫少平心里的顧忌他明白,人家是大學生,孫少平不過是個鄉巴佬,猶如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
“你怎么不回答我話呢?是因為我上了大學,你仍然是個農民吧?看來,你還是世俗的!”田曉霞不客氣地說。
沈隆并不同意田曉霞的話,他知道孫少平在靈魂深處并沒有看低自己,是的,他是在社會的最低層掙扎,為了幾個錢而受盡折磨;可這并不是說,他認為所走的道路就比上大學低賤,職業的高貴與低賤,不能說明一個人生活的價值。
田曉霞把他引進了地委大門,看門房的老頭在玻璃后面滿臉堆笑向曉霞點了點頭,他們就徑直穿過一個大院,又通過一道小門,來到一個安靜的小院落。
她想了想,沒有帶沈隆回家,而失去了她父親田福軍的辦公室,這是一排做工精細的大石窯洞,三面圍墻,有個小門通向家屬樓;院子里有幾座小花壇,其間的花朵大都已凋謝,竟奇跡般留了一朵紅艷艷的玫瑰。墻邊的幾棵梧桐樹下,積了厚厚一層黃葉。
窯洞面積很大,兩孔套在一起;剛進門的這孔顯然是辦公室,從墻中間的一個小過洞里穿過去,便是書房兼臥室了,她引著他進了里間,開始忙著給他倒水削蘋果。
看到田曉霞,沈隆自然而然的想起了孫少平上高中時候最喜歡的那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想起了里面的冬妮婭,似乎這個年代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冬妮婭情結。
純情美麗的烏克蘭少女,林務官的女兒冬妮婭,與貧困家庭出身的率真少年保爾相偎在寧靜的湖畔,盡情享受著屬于他們的初戀時光,沉醉于愛情的幻想,沒有階層貧富的界限,對殘酷的現實生活一無所知。
冬妮婭情節就是這種渴望不落俗套的美麗,毫無做作的修養,完全真摯的愛情,這種情結出現在1520歲之間,人生最難忘的成長歲月。
尤其是這一代人,他們大多像保爾一樣貧困,一樣渴望愛情,不單單是路遙,在一些其他作品中,也有類似的故事,比如今年魔都電影制片廠剛剛拍攝完成的《廬山戀》,那位國民黨將領的女兒不也是男主角的冬妮婭么?
然而保爾最終沒能和冬妮婭走到一起,現實的引力足以擊碎任何美麗的夢幻,孫少平和田曉霞斷了聯系也是因為這些。
田曉霞將削好的蘋果遞給沈隆,問起了他這兩年的經歷,沈隆一邊吃著蘋果一邊慢慢說了起來,沒有絲毫隱瞞,當聽說他現在已經來了黃原,并依舊還在讀書的時候,田曉霞很開心,她生怕他已經放棄了讀書,變得庸俗起來。
“我也記得賈老師,沒想到他和他愛人還有這樣的故事。”聽了賈冰和他愛人的故事,田曉霞流露出欽佩和羨慕的神色。
她去食堂給沈隆打了些飯菜,饅頭和炒菜將搪瓷盆堆得滿滿當當,她只給自己撥了一小碗,沈隆沒有客氣,大口大口吃了起來。
田曉霞看著沈隆毫不做作的樣子,嘴角露出一絲笑意,他還是自己記憶中那個人,在破破爛爛的衣服里面,包裹著豐富精彩的精神世界,和她所見過的絕大多數人都不同。
學校里的同學們高談闊論,一副指點江山的派頭,卻略有些輕浮,他們沒有經歷過生活的磨難;在那些沒能進入單位和學校的同齡人,他們大多已經被生活的磨練擊垮,失去了精神世界的閃亮光彩。
吃完飯,田曉霞拉亮電燈,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就已經是晚上了,“那咱們就像以前一樣,我遇到什么喜歡的書了,就推薦給你看。”
“好。”沈隆毫不猶豫的點頭,這樣以后就可以經常見面了。
“那我怎么給你?”不等沈隆回答,田曉霞就趕緊說道,“既然你現在有地方住了,那下次…嗯,下下周六這個時候,我去你那兒找你吧!”
小說里孫少平住在工地上,沒有私人空間,不能接待田曉霞,現在沈隆卻不存在這個問題,所以早早地就告訴了田曉霞自己的住處。
“行,白天我一般都在干活,大概六點左右你過來吧!”那么,在下下周六見面之前,我該做些什么準備呢?
時間有點晚,再繼續留下就有點不太方便了,在約定好下次見面的時間地點之后,沈隆提出了告辭,田曉霞沒有挽留,一直把他送到院子門口,沈隆和她握了握手,轉身向街上走去,這時候天已經晴了,就好像他們倆現在的心情一樣。
兩個星期的時間一轉眼就過去,到了約定好的時間,下工后沈隆去賈老師的攤子上買點了雜碎,提溜著回去,等到了住處,就看見田曉霞已經等在那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