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111章 來人

  審問結束,獲得的情報讓眾人很心動。

  鄧巡檢看向楊河,胖嘟嘟只剩細縫的眼中滿是期盼,他說道:“楊相公?”

  他非常渴望楊河能出兵,不但剿滅為禍地方的匪患,自己跟隨作戰,或許還能分一杯羹。

  三、四萬兩白銀啊,若能獲取,那是多大的一筆數目?

  自己辛辛苦苦貪污,怕一輩子下來,也不會如這一次的繳獲。

  當然,這事情也不能比,畢竟是拿命去拼。

  胡就業、曾有遇等人出莊斬殺匪賊,不過楊大臣,韓大俠,張出恭等人也聚在邊上。

  楊大臣裂著嘴道:“少爺,若能攻破焦山匪老巢,獲取糧米金銀,我們就可以壯大招人了。”

  齊友信皺眉道:“只是莊中兵員還是少,匪賊雖敗,連同逃回去的,怕有一千五六百人數,我新安莊青壯只有一百多人,就算老弱婦女守留,這人也太少了。”

  楊河踱步沉吟,焦山匪總人數二千三百人,此戰出動一千七八,除了死傷逃散者,怕跑回去的也有近千人。

  他們原來有五六百人防守老窩,內老營弓箭手二十,火器手十,刀盾手二十,又有六騎的馬賊。

  此戰老匪不可能全部剿滅,也會跑回去一些。

  這樣估算起來,他們人數仍然很優厚,而自己青壯男丁不過一百四十人,兵確實少了。

  青壯全員外出,還會冒很大的風險。

  畢竟,這次輪到自己進攻,不再待在厚實堅固的莊墻上。

  野外攻戰,一切都有可能發生。

  張出恭忽然道:“還要小心匪賊逃竄,若他們棄了匪寨,逃竄別處,我們就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眾人一凜,這可能性很大,焦山匪此次攻打大敗,有可能心膽俱裂,無心防守莊寨,最終棄寨而走。

  確實要警惕這種可能性,不要到嘴的肥肉飛走了。

  韓大俠搖頭:“這大冬天的,他們能逃哪里去?天寒地凍,他們一千多人想凍死在野外嗎?”

  張出恭道:“逃往銅山匪處!又或許,他們堅守匪寨,然后派人向銅山匪請求援兵。”

  場中氣氛凝固,鄧巡檢也有些心驚,久在這片,他當然知道除了焦山匪,還有一大股賊寇盤距在百里外的銅山,距離利國驛與韓莊閘不是很遠,他們人馬更多更強。

  猛然間他感覺大明遍地是匪賊,似乎沒有地方是安全的。

  楊河頓住腳步,說道:“銅山匪…這幫人,倒暫時不用擔心。”

  這段時間他多少了解銅山匪那幫人,領軍者,是流寇李青山分封的一個元帥,不同焦山匪這樣的外圍。

  而李青山,此時正緊鑼密鼓的準備攻打臨清、東平、張秋等城池,銅山匪作為麾下元帥軍力,肯定會被調走前往。

  李青山兄弟今年的反亂,用意并不是推翻朝廷,而是為了引起重視,再通過招安謀求一官半職。

  所以周延儒復官后,從宜興沿運河北上,途經梁山時,李青山認為是絕好機會,裹甲擁百騎面見周延儒,請求招安。

  周延儒當時假意答應,然進京后,就將此事拋到九霄云外,招安之事杳無音信。

  為脅迫朝廷達到招安目的,李青山會加緊軍事進攻,于本年的十一月十六日,分兵攻打壽張、鄆城、東平、張秋等城,殺死安山營都司智亮、吏目錢某等人。

  同時,他還加劇劫漕活動,時人筆記云:“及歲終,青山塞安山閘,鑿河十里通梁山,驅漕舟并系漕去焚掠近臨清,意在脅招。”

  然后本年十二月,李青山會被劉澤清所部打得大敗,到了明年正月,他與弟弟李明山等一干黨羽元帥被抓,然后押送京師凌遲處死。

  現在李青山要開始大規模活動,同時攻打多個城池,銅山匪兵力不少,肯定會被調走配合。

  楊河認為銅山匪來援的可能性很小,焦山匪逃往銅山匪處,然后被裹脅,被充為炮灰的可能性倒很大。

  焦山匪若走是好事,只要將銀子跟糧米留下。

  他沉吟了半晌,對鄧巡檢道:“現在匪賊大敗,各莊聯合之事,應該可行了吧?”

  鄧巡檢笑得見牙不見眼,他哈哈笑道:“楊相公放心,有此大捷,各莊安可不動?下官定可說動他們!”

  殺手隊長米大谷也稟報,他們追殺時,確實有看到附近村民沖出來殺賊。

  楊河大喜,看來匪賊大敗,飽受欺壓的各村寨鄉民都心動了,組成圍剿聯軍,極有可能。

  若有他們配合,這事情就好辦了。

  鄧巡檢上了戲樓,與他麾下攢典曾玉之書信,商議如何措辭打動,然后由胖瘦皂隸,一些弓兵分送。

  張松濤已經統計了兵器繳獲文冊,韓大俠不識字,他代為稟報,此戰擊殺匪賊眾多,繳獲不少。

  最寶貴的是戰馬,在吊橋門口,繳獲未受傷,完好馬匹十四匹,莊中現有戰馬九匹,這樣合起來就是二十三匹。

  余下十一匹或死或傷的馬匹,只能處理后成為馬肉了。

  當然,二十五副配套的鞍具都存在,可以收起來。

  現在更全部有富余鞍具五十一副。

  更繳獲雙插一百二十五副,現在全部有富余雙插一百八十七副,輕重箭矢無算,莊民們仔細收羅,能用的箭矢全部拔起來,比如射在懸戶上的箭只,就可以繼續使用。

  各種盾牌繳獲了一百五十面,連上原來莊中各皮盾圓盾,現共有盾牌四百二十面,五十面長牌不算在內。

  又有腰刀繳獲二百八十把,連上原有的,莊有腰刀四百五十把。

  又有鳥銃、馬刀、短斧、長矛、解首刀等等,楊河的兵器庫存可謂非常豐富。

  還有帳篷,氈帽,斗篷等眾多繳獲,繳獲的長梯,木板,一樣有統計在內。

  楊河點著頭,非常滿意,想當初在杜圩時,他連一面盾牌都沒有。

  旁邊各人聽著,也是裂開嘴直笑,現莊中武備越來越完善了。

  還有民用方面的繳獲,這些由嚴德政統計。

  匪賊前來,攜帶了三日的糧草,他們聚在莊外一百多步,堆放那邊各種包裹擔子,共約有六十石糧米,一些豆料。

  還有十幾口大鍋,一些鐵壺。

  普通匪賊都有隨身攜帶銀兩的習慣,便是老匪,身上多少會帶些銀子。

  搜索過數百匪賊死傷者身體后,搜出三千多兩的銀子。

  顯然這些匪賊都不窮,個個身上有好幾兩的銀子,有些人甚至有一二十兩。

  做賊這么富,怪不得各人趨之若鶩,都想從賊。

  楊大臣喜道:“又多幾千兩銀子,這些匪賊真是善財童子啊。”

  眾人都是哈哈大笑,楊河也是一笑,心中感慨,世間總多想不勞而獲之人啊。

  不說這流寇,徐邳間的匪患就非常嚴重,各類匪盜多如牛毛。

  就有傳教士記載:“徐州府的土匪太多,實在太多了,很少有沒有土匪的村莊。當土匪就像做其他生計一樣。在一些家庭,土匪這個職業是代代相傳的。”

  民國時期報道:“年來徐州鄉村土匪綁票之風甚熾,稍具資材者,多避居城內。而每出巨案,無一破獲者。”

  流寇初起,所謂云集景從大多指的是這些人。

  流寇到處,最先響應的肯定是土匪。

  這些匪賊不知哪掠奪的不義之財,正好自己取用了。

  正感慨間,忽然楊河聽到莊外傳來吹吹打打的聲音。

  隱隱約約,越來越近,似乎很多方向都有。

  他與眾人互視一眼,都是露出喜色,難道?

  新安莊的大門前第一次如此熱鬧,眾多村寨的百姓源源而來,很多隊伍還擔著豬羊酒米,一路敲鑼打鼓。

  甚至有的隊伍一路過來還放著鞭炮。

  一些鄉民相互熟悉的,還相互招呼,就聽各種聲音的招呼聲不斷。

  叫喊聲,說笑聲,這天寒地凍的鄉野間似乎第一次有了生氣。

  莊墻前的人流越聚越多,似乎各村各寨都有人前來,熙熙攘攘,熱鬧得象市集。

  不過能進莊的只是少數,除了各莊的頭面人物與親隨,余者的,都只能聚在莊門之外。

  不過眾人都不生氣,或者說不敢生氣,此時各人就以驚嘆的目光看著垛墻上掛的一個個人頭。

  那齜牙咧嘴,兇神惡煞的,難道竟都是殺千刀的的焦山匪賊?

  看人頭密密麻麻,一個個血淋淋的,沿著各垛墻掛得滿墻都是,也不知被殺了多少百個。

  還有外面這地上一堆堆的尸體,光溜溜的,一絲不掛,具具無頭,堆疊得象一座座小山。

濃烈的血  腥味彌漫著,太可怕了。

  眾鄉民吸著氣,相互驚嘆打聽,都是詢問這個新安莊子的來歷。

  很多人還以畏懼的目光看向墻頭,看向吊橋門口。

  墻上不少莊丁站著,個個戴著冬氈,身穿胖襖,結著鞓帶,披著厚厚的斗篷,手上持的竟都是鳥銃。

  他們舉止精悍,目光銳利,端著鳥銃的手套著什么,似乎大寒天的也不怕冷。

  吊橋門口就更可怕了,竟站著十幾個鐵甲兵,個個厚厚的斗篷,內中甲片臂手鮮紅,然后戴了鐵尖盔,都是精鐵打制,甚至護喉頓項處都有細碎的甲片。

  他們殺氣騰騰站著,按了兵器的手一樣戴著什么,厚實保暖,端口處是厚厚的羊毛。

  眾人看著,吸著氣。

  明白的人知道這是個莊子,不明白的人,還以為這里是兵營。

  真不知里面莊民什么來歷,然看他們舉止打扮,也怪不得一個小小的莊子,可以大敗聲勢浩大,在這一片可止小兒夜啼的焦山匪賊。

  一片喧嘩議論中,忽然后方的鄉民一陣驚呼,然后眾人紛紛讓開。

  人群似乎潮水般的分開,驚呼聲也是一路傳來。

  然后一騎緩緩過來,一桿馬槊持著,紅衣紅甲紅馬,甲胄挺刮,卻是棉甲。

  看棉甲外面布滿粗大的銅釘,在冰寒的空氣中閃爍森森寒光。

  又有護心鏡,更是森冷。

  馬匹緩緩過來。

  “踏踏踏…”

  蹄聲輕揚,馬鞍上幾個東西搖晃著,時不時撞擊一下,竟是幾個齜牙咧嘴的人頭。

  又有馬匹后沙沙的聲響,馬鞍后一根繩索連著,竟在地上拖拉著一個血肉模糊的身形。

  那身形似乎被拖久了,手腳很多地方都露出森森白骨。

  看身形偶爾呻吟一下,已是奄奄一息。

  “哪來的娘們?”

  胡就業睜大眼睛看著。

  曾有遇也是吸著氣:“夠狠啊!”

  陳仇敖眼睛一瞇,此人…

  那騎士緩緩過來,眼望莊墻,臉上露出激動的神情。

  最后在一個尸堆旁停下,解下馬鞍旁的幾個腦袋,拋入尸堆中。

  又一下將繩索拉上來,一馬槊刺下,然后抽出。

  鮮血就若噴泉似的灑落,那奄奄一息的身形徹底不動。

  最后騎士看向莊門這邊,揚聲道:“請代為稟報貴莊主人,原李莊莊民裴珀川求見!”

  曾有遇啞然道:“男的?”

  胡就業睜大眼睛:“又一個小相公?”。)

:訪問網站

大熊貓文學    續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