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

“胸中甓積千般事,到得相逢一語無。”奇友人  到了年底,未央宮的宦官宮女們明顯忙碌了起來,過去的這三年里,宮里上下各色人等在董卓的陰影下,都飽受了太多的困窘與抑郁。如今皇帝親政之后的首次歲旦大朝即將來臨,人們急于擺脫董卓專橫、關東混戰給漢室造成的影響,粉飾一片太平出來,對這場新年大朝的要求比以往看得更重。

  皇帝自然是不想搞這些虛頭巴腦的形式,但架不住楊琦、馬日與黃琬等人的一致勸說,只好盡量儉省的前提下興辦這次大朝。

  荀攸當初主持過一場燕禮,忙得腳不沾地,這回皇帝沒有再難為他,將事情托付給了別人,反倒讓荀攸一下子清閑了下來。

  走在前殿一側的廊道上,荀攸看著來來往往的宮人,以及龐大巍峨的路寢殿,心里也是感慨萬分。無他,漢室已經很久沒有這么欣欣向榮過了,相信這一次大朝的成功舉辦,會讓天下人看到朝廷的朝氣與活力。

  荀攸即便是重臣,想見皇帝也不是一件輕易的事情,所幸皇帝的親近宦官穆順與他相熟,此時見到荀攸,他樂呵呵的說道“荀君來的正巧,國家剛讓奴婢出來傳詔荀君呢。”

  “喔”荀攸提了個聲調,緩緩說道“可知是為了何事”

  “這奴婢就不知道了。”穆順眨了眨眼,本來消瘦的身子在這半年的養尊處優之下,臉都胖了一大圈,看起來更為和氣了“襄賁侯、賈公、還有劉侍中都在里面。”

  荀攸剛邁出去的腳步突然一頓,董卓在時,曾改過制度,將原來沒有具體員額的侍中、黃門侍郎定為各六人。在這么長的時間里,皇帝身邊的侍中永遠只有荀攸、楊琦等五人。

  至于另外一個,也就是穆順嘴里突然冒出來的劉侍中,曾經早已不在長安,如今被穆順突然提了起來,荀攸的腦海里立即浮現出這樣一個身影,從容灑脫,對誰永遠都是一副彬彬有禮的樣子。

當初唆使劉和索詔出關,只是他與鄭泰、何等人主持的第二次誅董計劃中的一個環節。在他的預想中,董卓死后勢必要有一支忠于朝廷、忠于皇帝的軍隊來彈壓李嗟扔嗖靠贍艿姆磁選  而鑒于關東君子們會盟后的表現,荀攸并不像王允那般盲信,而是選擇將目光放在漢室宗親的劉虞身上,至少那個時候劉虞坐擁幽薊精騎,手下公孫瓚也是一員不可多得的猛將。

  那時他繼承已故叔祖、司空荀爽的遺志,聯絡了鄭泰、何、伍孚等人,緊鑼密鼓的籌劃誅董,只等大司馬劉虞帶兵南下,便可起事。誰知劉和一去不返,謀劃泄露,以至第二次誅董功敗垂成。

  由于當時尚書臺為董卓所控,所以荀攸只得利用了小皇帝對劉和的信任,騙取皇帝的親筆詔書,甘冒風險,潛逃出關。

  從董卓治下潛逃在當時是極大的罪過,當初有人告發司馬朗潛逃,董卓尚且差點殺掉他,何況是身為質子的劉和但劉和當時沒有絲毫退縮,毅然的接下了這個任務。

  劉和性格忠厚,如他父親一樣,對漢室極盡忠誠。他又善于明辨,盡管知道你是在算計他、利用他,但只要是有利于天子的事,他都會義無反顧的去做,哪怕這樣可能會死。

  荀攸站在廊下呆呆的發楞,心里五味雜陳,這說出去簡直讓人發笑,堂堂侍中、平尚書事,整個未央宮所有人都要敬稱他一聲荀君的男人,如今竟然也會露出一絲窘迫的神色。

  他從不覺得算計一個老實人有什么不對,也從不覺得在當時那種險惡的政治環境下對算計人有什么不對,他也不覺得與劉和感情深厚的皇帝會因此怪罪他,因為皇帝是個比任何人都要冷血的人。

  國之將亡,總會有人舍身取義,總會有人捐軀赴難、做出犧牲,如果哪天是荀攸站在劉和的立場,荀攸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可荀攸還是有些不適,他想起當初對劉和說出籌算已久的計謀之后,劉和朝他望來的一雙清澈的眼睛,那種慷然赴險的從容以及對荀攸毫無保留的信任,至今仍留在荀攸的記憶里。

  “荀君之才勝我百倍千倍,自然聽荀君的安排。”

  “無論成敗,我都相信荀君。”

  “天子就托付給荀君了。”

  “荀君、荀君”去而復返的穆順在一旁輕聲喚道。

  荀攸從記憶里回過神來,說道“嗯、嗯可是陛下傳喚了”

  穆順笑著點了點頭,側身做了個請的動作。

  荀攸輕輕吐了口氣,這個時候他又恢復了以往平淡冷靜的模樣,邁著步子,穩穩地走進宣室殿。

  今日沒有常朝,皇帝只是在宣室殿例行召見臣子,對于宣室殿內部的結構、陳設,荀攸早已輕車熟路。一側的博山爐里散發著裊裊香氣,御座之上的皇帝也是與往常一樣臉上帶著微笑,只是見到右邊坐著的一名年輕人時,他心中才不由得恍惚了一瞬。

  也僅僅是這么一瞬,他到底還是那個沉靜的荀公達。

  “侍中臣攸,叩見陛下。”

  皇帝卻不知道荀攸心里一瞬間掠過無數雜亂的情緒,他聽得荀攸的聲音后放下手中的一份奏疏,淡淡的說道“荀君來了,快起來坐。”

  在南陽被袁術扣留將近一年,隨趙岐返歸之后,劉和依然還是老樣子,對待荀攸極為客氣,一如曾經那樣。他立時站起,指了指自己坐著的席位,謙讓道“荀君請。”

  荀攸不愿搶人的座席,何況這還是當著皇帝與劉虞的面,他嚴詞拒絕,怎奈劉和一直在堅持。

  “荀君”劉和語帶急切的說道“荀君于國有功,理應如此,還請莫要謙辭”

  皇帝看著互相謙讓的兩人,笑著說道“荀君,劉侍中的一片好意,你就領受了吧。”

  荀攸無奈,只好道謝坐下,抬頭看到劉和仍舊溫順、熟悉的眉眼,很快又移開了目光。

  “今日喚諸君過來,主要是想談談朝廷對羌胡的方略。”皇帝將手上拿著的奏疏給了穆順,由移交給坐于下首的劉虞。

  “這是匈奴右賢王去卑呈上的奏疏,爾等都先傳看吧。”皇帝的目光略微掃視了在座四人一眼,平淡的說道“他說他的長子猛孫仰慕本朝文化,想請朝廷恩典,準其入太學讀書。”

大熊貓文學    興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