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釵金作股,釵上蝶雙舞。心事竟誰知,月明花滿枝。”菩薩蠻 掖庭,椒房殿。
一身普通宮人打扮的郭女王低著頭從外間走入,她手上端著燒好的茶水,進殿后還未走上幾步便迎面被長御攔住。
長御上下瞥了對方一眼,伸手將茶水接過,便以目光示意郭女王退下。郭女王也不說話,微微回了一笑,便小退幾步在殿門外站好。長御見狀,這才滿意的轉過身去,將茶水端到董皇后身邊的桌案上,她拿起茶壺為斜躺在榻上小憩的董皇后倒了一杯茶,看董皇后斜躺不語,便輕聲說:“要不要再派人盯著?”
“盯著誰?”董皇后低頭瞧了一眼黃澄澄的茶水,恍若未覺。
長御壓低了聲音,進言道:“自然是太醫令,還有…甄貴人。雖然脂令是那么說,但仍不可輕信,還是得防有靈懷皇后故事。”
“靈懷皇后?”董皇后聽了,不由得蔑笑一聲:“你這話,是將本宮比做什么?何氏么?”
“奴婢不敢。”長御連忙告罪,雖說用皇帝的生母靈懷皇后隱瞞懷孕的典故大為不妥,但她的顧慮就在這里,畢竟殷鑒不遠,難保甄宓不會效仿。
“難得你能想到這一層。”董皇后忽然輕嘆了一聲,欲要起身坐正,長御忙伸手去扶。董皇后一只胳膊撐在長御手上,就著動作直起身來,輕聲說道:“可你知道脂習是哪里人?”
“脂令好像是京兆人。”長御回想起脂習的長安口音。
董皇后指了指桌案上倒好的茶碗,長御立即為她端來,她這才接著說道:“甄宓一個才來關中不久的河北人,若確實有孕,脂習憑什么要為她隱瞞?”
“可奴婢聽說,脂令與都水使者孔公頗為親善。”長御細想了一想,說道:“這孔公可是關東人。”
“關東人并不是一家人,彼等也分汝潁、河北、江淮,也分公羊、谷梁、左氏,豈是一家一姓所能領袖的?”董皇后喝了口茶,慢條斯理的咽下,不以為然的說道:“河北新附,甄氏雖屬豪強,與孔融這些人未必能那么快走到一起去。再者說…此事關乎陛下子嗣,甄宓再敢隱瞞,也不會瞞著陛下。”
長御輕聲問道:“那么陛下?”
“不會的。”董皇后知道長御未說出口的疑慮,她低眸看著茶碗里淡黃的茶湯,清澈的茶水連一片葉梗都沒有:“陛下不是孝靈皇帝,而我…也做不了何氏啊。”
有漢一代,凡后妃謀殺皇嗣,要么是皇帝懦弱無能,一味地溺愛寵妃、要么就是忌憚后族勢大。而當今皇帝根本沒有這些顧慮,董皇后也沒有這樣的資本,甄宓若真的懷孕,正大光明的宣告,振奮天下士民之心,何必這么藏著掖著?
所以董皇后認為甄宓串通脂習故意隱瞞的可能性并不大,皇帝也沒必要用這種方式來防著她。
“還是殿下睿鑒,奴婢思量這么久,倒是白白擔憂了一場。”長御也放下了心,笑著奉承道。
“哼。”董皇后輕笑一聲,手里把著茶碗。話雖是如此,可她心里還不能放松警惕,就今日的觀察來看,甄宓也不是個懵懂不知事的:“甄宓搬去披香殿了?”
“用膳后不久,甄貴人便搬了過去。”作為董皇后的耳目,長御時刻關注著各處的消息:“據說只帶了一兩只箱篋,三四個宮人,行裝簡便,動靜也不大。”
“她還知道不鬧騰,可這個宋貴人就不好說了。”董皇后面露譏笑。
長御也跟著笑了一聲,說道:“掖庭內外都知道宋貴人嬌蠻,卻也不知陛下究竟喜歡她哪里,處處忍讓著她。”
“別看陛下性情冷淡,其實也是個念舊情的人吶。”董皇后很有感慨的說了句,雖然她處處看不慣宋都,但在這一點上,她也不免推己及人。走神片刻,董皇后還是吩咐道:“披香殿那邊,還是命人多看顧著點,平日里吃些什么,都要留意。”
“謹諾。”長御答道。
甄宓固然是沒有懷孕,但皇帝甫一回宮便對甄宓的高度重視,無疑是給董皇后造成了不少的危機與壓力。她想著以后掖庭的女人會越來越多,自己縱然是皇后也不能太高高在上、形單影只,像伏壽、宋都這些人互相扶持,以后行事會更為有利。更何況,在皇帝東征期間,自己在長安險些蹈禍,無論是固寵還是邀寵,都需要預先籌劃。
原本新來的甄宓可以作為董皇后的籠絡對象,可董皇后實在反感別人拿對方比作郭圣通第二的稱呼,故才并未考慮親近。而且甄宓是大族出身,身后自然有家族扶持,未必看得上董氏。
思來想去,董皇后考慮著要想扶持一個人做自己的幫手,這個人必須要有出色的容貌、微賤的家世,最好不能有太大的野心,便于自己掌握,此外,還得是由自己一手提拔,對方才會感恩戴德。
這樣想著,董皇后抬眼看向身旁最親近的長御。
長御被她看得不知所措,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臉,好像上面沾了什么東西似得。
“你把臉抬起來。”董皇后這樣說著,便仔細打量起長御。
長御自小流落民間,因為饑荒被父母拿去與人易子,最后僥幸逃了出來。顛沛流離一段時間后,被董承的仆役帶入府中,為董皇后做侍女。靠著一腔忠心以及逃荒逃難時磨礪的能力心性,長御順利成為董皇后的心腹,隨著皇后帶入椒房殿,成為皇后身邊地位可比侍中的長御。
雖然忠心與能力都值得董皇后信賴,但長御從小受苦,身量不足,嗓音略為粗糙。董皇后打量許久,到底是放棄了腦海中一閃而過的念頭,她像是什么也沒發生似得低著頭喝了口茶,忽然說道:“這茶湯不錯,是誰煮的?”
長御仿佛知道自己錯失了什么大好機緣,一顆心猛地落了下去,她抿了抿嘴,說道:“是郭照。”
聽到對方連一句回稟的起頭都忘了說,董皇后揚了揚眉,把茶碗放在桌案上,親熱的將長御的雙手執起,撫摸著長御手心的細繭,最后輕聲嘆了一口氣,道:“你以為這掖庭是什么好去處?不要說我沒有為你著想過,只等我以后生下皇子,便許你出宮,做列侯夫人,身為正室,不比一殿之主要強?”
長御心里這才沒了怨氣,自己所求的只是一場富貴,別的再無他求,只要有董皇后撐腰,還怕自己享不到富貴?
“好了。”董皇后見安撫住了長御,逐漸又恢復了冷靜的語氣,問道:“這郭照是有多大了?”
“稟殿下,十二三歲應是有了。”長御放平了心態,對答起來也開始少了幾分顧忌。
“還是小了。”董皇后有些遺憾的說道,郭照近來在她跟前很受關注,為人機靈會說話,家道式微,又是從她身邊帶出來的,只可惜這年紀:“陛下不喜歡年歲太小的,若是十七八歲、或再往上,倒是可行。”
長御也知道會是這個結果,當下便笑著揭過,為董皇后重新倒了新茶:“宮里人心有浮動,都是因為陛下無嗣。只要殿下生下太子,地位自然如泰山穩固,又何必勞他人扶持呢?”
“你說得對,只可惜…”董皇后遺憾的低頭看了下平坦的小腹,她忽然想起道:“上回讓你尋的已生育的婦人呢?是真的能促孕?”
“奴婢不敢隱瞞。”長御連連說道:“不然奴婢這就讓彼等上來?”
“彼等都已入宮了?現在何處?”董皇后問道。
此事是由長御一手操辦,對此也十分上心,只是當時皇帝不在宮中,這些人入宮后暫時得不到效用,便只好將彼等閑置分配了:“這些人在掖庭有的是,都是大長秋與掖庭令從民間招進來的,專在永巷等處做灑掃的活。”
“揀兩個好的喚上來,以后就留在身邊,也不用做什么事,伴隨行走就是了。”董皇后也不知道這個民間偏方究竟有沒有用、該怎么用,她對此也沒有太大信心,只好先就這么辦。
“謹諾。”長御答應一聲,隨即便往永巷去了。
到了晚上,皇帝便駕臨椒房殿與董皇后一同用膳,膳畢漱口,皇帝手里捧著熱茶,環顧著熟悉的環境,這才道:“走到哪,還是你這里最明亮。”
骨子里仍是現代人的皇帝心里仍向往著后世燈火通明的夜間,所以對董皇后如此鋪張的點滿燈燭的行為,皇帝向來是聽之任之的。
“陛下不來時,這里的燈在往日要少一半。”董皇后輕描淡寫的把話頭揭過,說著,便順手將桌上的鸛雀樣式的青銅燈往旁邊移了移。
皇帝聽著這話,笑著喝了一口茶,語氣隨意的說道:“你是皇后,椒房殿是你的居處,只要你喜歡,又何必管我在或不在?”
董皇后面色一僵,努力緩了緩面部的表情,有些僵硬的笑道:“陛下這是什么話,臣妾是陛下的妻,豈敢有所擅專。”她佯作收回擺燈的手,似若無意的往旁邊揮了揮衣袖,侍候的長御立時會意,帶著一眾人等悄無聲息的退出了椒房。
皇帝暫不理她,只是又喝了一口茶,方才將茶碗放在桌案上,笑著看向對方:“是么?倘或長公主當日不攔著,你準備怎么做?”
“陛下!”董皇后知道這事是不能避免的,她雖說早有準備,但事到臨頭仍是心里著慌,她立即離席拜倒:“當日雍涼反叛,禍延關中,朝廷諸公各言其事,無為首之人。臣妾不愿見陛下苦心經營,毀于一旦,這才想冒死出面,穩定人心,絕無一絲擅專之念!”
“你看看,剛說了是我的皇后,是我的妻,話才說幾句就跪伏做什么?”皇帝微微躬身,伸出右手捉住董皇后的胳膊:“坐下說話,我問的是你準備怎么做,不是你為何這么做。”
董皇后這才惶恐的坐回席榻上,她從皇帝平靜的目光中讀出了一絲安定,緩了幾口氣后,她這才有些怯怯的說道:“記得陛下東征前曾有囑咐,命臣妾看顧好宮中,臣妾念著朝廷征討不易,關中決不能亂…”
她聽見皇帝嗯了一聲,遂直言道:“臣妾想著,一是要在朝中擇出主事之人,再是揀選大將防御羌患。最后將此間景況一一詳述、告罪于陛下,待旬月以后行在來詔,若另有任命,皆遵照施行…臣妾,便只想著安定人心,此后一事也不敢過問。”
“這些都是你的主意?”皇帝聽了之后表情沒有什么變化,他一只手臂撐在桌案上,身子微傾,給了董皇后不少的壓力。
董皇后遲疑了一瞬,點頭答道:“唯、唯。”
“誒。”得到這個意料之中的答案后,皇帝忽然嘆了口氣,他立即離開了桌案,身子往后依靠在玉質憑幾上。皇帝用手按了按眼角的穴位,微闔著眼瞼,輕聲說道:“你性子雖然要強,但從來都知道分寸,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不用說,你也都清楚。這些年在椒房,你也著實讓我省心不少,只是這等荒唐之舉…未必是你的主意吧?”
被皇帝一語說破后,董皇后垂首不語,皇帝的話讓她心里既感到熨帖、又讓她十分難受。她其實并不想插手前朝的事務,她一入宮就是皇后,只要生下嫡長的太子,只要不威脅她的地位,她可以一直容忍、大度。
可她并不只是一個人,在她的身后還有一個志大才疏的父親,還有一個遭受劫難、亟待興復的家族。
董皇后喜歡皇帝,但她有時又不得不去聽來自董承的要求,夾在當中的為難,又有誰替她著想過?
好在皇帝是在其中看明白了的,這不禁讓董皇后大感欣慰。
“你家阿翁啊…”皇帝也不知該如何去說,他有時候發現自己對董承好像只一味的驅使、任用,卻沒有告訴他該往哪個方向去做其實君臣默契、會意于心,本不該直言相告的。
奈何董承好高騖遠、又受不得身邊人的鼓吹,這才讓皇帝用著越來越不順手、不順心。眼下合適的替代人選尚未成長,各方勢力錯綜復雜,皇帝也不得不收起了那份狠厲的心思,打算再將就著用,只不過這一次,為了防止董承脫離控制,皇帝選擇換一種方式。
“辦事的魄力是有的,可明辨是非、吉兇的能力,比旁人要差得遠了。”皇帝接著評價道。
董皇后心里其實大松了一口氣,卻仿佛很為難的說道:“阿翁性急,臣妾也屢次勸過,可卻不知該怎么說。”
“以后會有的。”皇帝這時站起了身,舒展著雙臂:“安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