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112章 利潤率

  宋歷八月,福州與泉州最大的事情就是艦隊準備南下。此次艦隊南下的規模更大,趙嘉仁的船隊總數高達五百艘,其他船隊的數量也達到了兩百五十艘之多。

  能加入大船隊的都是股東,他們的船從數量上并沒有增加許多,一來是趙嘉仁不希望這幫人的財富增長的太快,二來是這幫人的船換成了大船,數量增加不多,運輸的噸位已經增加了大概一倍。

  齊榮對面坐著周興,每次見到周興,齊榮很容易就想起以前周興在私下說過,要學走趙嘉仁所有航海技術,然后組建船隊自己干。然而每次見到周興,齊榮都感覺這位貌似越來越沉穩,也就是說距離建立獨立艦隊越來越遠。

  這等話當然不能說出口,齊榮知道現在到底有多少人期待加入趙嘉仁的航海行會,如果齊榮肯主動離開的話,更多人會非常高興的選擇加入。覺得自己被趙嘉仁給剝削了是一碼事,離開了航海行會之后,收入暴跌才是關鍵。

  心里面有事,齊榮就忍不住去瞅自家弟弟。這位弟弟作為仁達錢莊的大掌柜,每年經手的流水額度已經超過見賢錢莊。至于個人財產,齊榮覺得自家堂弟也許已經是齊家最富有的一個。如果自己當年能夠果斷的做出投奔趙嘉仁的選擇,也許此時的自己也能有這樣的成就吧?

  “諸位,此次航運定出來的要點,所有壓艙物全部用鐵鍋。”航海行會的干事長袁弘杰宣布了最新的要求。實際上今年只有這么一條主動建議,其他的已經不用統一強制性執行,那些賺到巨大利益的股東自己就提出了許多請求與建議。

  鐵鍋的來源比較簡單,廣南東路的佛山作為冶鐵中心,鐵鍋產量很大。然而之前大食商人的壓艙物是銅錢,鐵鍋才沒有用武之地。現在航海行會嚴禁攜帶銅錢出去,鐵鍋這種金屬制品就成了對外銷售的重要內容。

  會議散了之后,齊榮叫住堂弟齊葉,“五郎,今天晚上一起吃個飯吧。”

  齊葉搖搖頭,“不行,我有事。”

  “…那就算了。”齊榮遺憾的說道。說完之后他還是不甘心,于是問道:“那你何時有空?”

  齊葉并非是敷衍齊榮,趙嘉仁這邊工作也非常忙,仁達錢莊放出來這么多銀幣,目的就是要活躍整個市場。身為大掌柜,齊葉的工作忙著呢。所以齊葉說道:“大哥,有何事你就現在說。”

  “兩件事,第一件是想多買些絲綢。”齊榮說道。

  看著自家大哥還是舊思維,齊葉左右看了一下,拉著大哥到了僻靜之處,“大哥,你要是想賺大錢,不如抓緊弄些沒地的窮人,到趙知州所講的暹羅去開墾耕種。”

  “能行么?”齊榮忍不住用懷疑的表情問。之前他們也投入了力量在濟州島移民上,結果那幫沒良心的移民到了濟州島后在當地干起了自耕農,趙嘉仁也沒有給齊家土地,即便沒有虧錢,也完全沒達成賺錢的目的。

  “我覺得行,你信不信?”齊葉果斷的說道。

  “…第二件事,現在各路人等都想著努力帶賺錢多的貨物。你給指個賺錢多的貨物。”齊榮繼續說道。

  齊葉壓低了聲音,“咱們家不是能弄來便宜紙么,要是我的話,除了鐵鍋之外,就會運一批紙過去。”

  回答完兩個問題,齊葉就繼續去忙自己的事情。他身為大掌柜,在投資人當中有非常高的級別,那些獲利最高的商品都能吃到一份紅利,所以齊葉根本就不在乎投資什么商品。整個航海行會就是他投資的對象。

  到了下午,趙嘉仁的干部們聚集在一起開集體會議。首先是分工,每個干部都要領自己的差事。分完之后,趙嘉仁提出了需要群策群力解決的問題,“第一個就是一定要弄到石炭的運輸線。大家到各地之后都多留心。”

  石炭問題提出過好幾年,很多問題卻解決不了。大家還是和之前一樣點頭表示知道了。

  對這個老問題,趙嘉仁也沒再多說啥,他繼續說下一個問題,“明年的大豆供應會出問題。”

  “校長,咱們種大豆的地方明年未必能生產了?”探親回來參加會議的劉勇頗為訝異的問趙嘉仁。

  趙嘉仁點點頭。公田改革一起,實施公田改革的兩浙兩江四路中首先受到打擊的是大地主們,他們的土地被朝廷強行購買。趙嘉仁之前一直租地種大豆,此次江南大地主們無法繼續履約,趙嘉仁也得集思廣益。

  很大一部分干部都不太清楚此事,趙嘉仁先簡單介紹。“朝廷推行公田改革,大地主的土地會被分掉。等此事塵埃落定,大概需要兩三年吧。而我們租來種植大豆的地,大部分都在這四路。”

  李鴻鈞聽了這話,眨巴了幾下眼睛,然后開口問道:“咱們的牛能忍兩三年么?”

  這話雖然直指問題所在,可李鴻鈞說的有趣,眾人一起哄堂大笑。連趙嘉仁也忍不住苦笑起來。笑完之后,眾人就不得不直面這個現實的問題。之前生產出來的大豆送到濟州島榨油,榨油剩下的豆粕用來飼養濟州島上的各種牲口。正如李鴻鈞所講,牲口可撐不了多久。今年無論如何都要開始確定明年大豆的來源。

  有人提出靠趙嘉仁現在控制的幾個島,能否生產出足夠的飼料。劉猛毫不遲疑的表示了否定。這三個島都很適合搞畜牧,但這三個島都很貧瘠。想讓牲口長得快,光吃牧草可不行,必須要給他們喂豆粕。更重要的是,趙嘉仁現在的大買賣之一就是蠟燭。為了能夠滿足這個需求,濟州島與隱歧島上飼養的牲口數量早就超過了島嶼上牧草的生產上限。

  一提蠟燭這個利潤極大的買賣,干部們神色更加凝重。趙嘉仁的干部們掌握了著一個利潤清單,利潤高達5000的蠟燭在清單上位于頭幾名。現階段利潤最高的當屬利潤10000的硫磺軟膏。僧伽羅與天竺缺乏硫磺,這種能治療皮癬的藥物在兩地受歡迎程度超出想象。而且硫磺也與脂肪密切相關,從琉球與倭國弄來的硫磺會先送到濟州島,用牛油熬制的方法進行精制。

  幾個情報匯集之后,所有人考慮的問題就變成了‘咱們從哪里弄來種大豆的土地?’

  首先考慮的當然是兩淮路,然而很快就被否定了。兩淮路就在長江以北,雖然不是公田改革的江南地區,同樣會受到很大影響。眾人都覺得只能姑且嘗試一下,沒人敢把賭注壓在上面。接著李鴻鈞提出濟州島每年都要去遼東半島大砍一番柞樹,能否在荒涼的遼東半島偷著種大豆。

  劉猛當即表示反對,“遼東半島上有很多女直人,也有蒙古人。我們每年去砍樹的時候都是趁著深秋和冬天。那時候我們穿著棉襖,有棉衣、裹腳布,還有墊在鞋里的烏拉草。那時候天氣很冷,當地的女直和蒙古人大概不肯費那么大的勁在大冬天找我們。可在夏天,那些人就不會這么好打交道啦。難倒我們要在那邊修建城池,和他們打仗么?”

  干部們都懂得看地圖,只要一看遼東半島的地圖,大家也就沒了在這里開辟的心思。蒙古的京城大都距離遼東半島沒多遠。想也能想清楚,蒙古人不可能對外來勢力侵入遼東半島坐視不理。

  北方的土地靠不住,就有人問道:“那倭國如何?”

  趙嘉仁已經非常認真的考慮過倭國,過早介入倭國只怕會引發變動,對開發石見銀山不利,于是笑道:“倭國容易開墾的土地都已經被開辟完了,咱們要替倭國開荒么?”

  圍著地圖看著各地,干部們都是眉頭緊皺。沉默過了片刻,劉猛突然嘆道:“天下之大,難倒就無種大豆之地?”

  噗哧,趙嘉仁被逗樂了。然而干部們大多數都沒有讀過詩,大家對這句話的反應可沒有這么激烈。不少人其實并不理解這話有什么好笑的。

  就在趙嘉仁覺得自己貌似看著很無趣的時候,航海行會干事長袁弘杰開口了,“知州,我等與蒙古做買賣,賺取了很多錢。山東的漢軍世侯都是山東各地的頭面人物,現在那些蒙古官府專營的貨物由大都掌控,可大豆并非專營。我們不如和山東各地的漢軍世侯們商量一下。”

  不少干部們無法理解劉猛借用‘天下之大無立錐之地’的改編,對于袁弘杰這個同樣讀書人出身提出的文縐縐的建議,不少干部也不是很清楚。然而趙嘉仁眼睛一亮,心里面大以為然。

  雖然這種興奮的感覺過了片刻之后就變成了某種擔憂,不過趙嘉仁還是覺得袁弘杰的建議有可行之處。與人多地少的大宋相比,北方人民的生活水平超過南方。因為此時的山東地廣人稀,當地人并不缺乏用來耕種的土地。就山東當地人購買各種生活用品的熱絡勁,他們并不拒絕交易。

  “可行!”趙嘉仁答道,“不過得先在就去。”

  “那兩淮要不要去努力看看?”李鴻鈞馬上問道。

  趙嘉仁忍不住輕輕搖頭,如果沒有公田改革,兩淮的土地大概可以尋到出租土地的。但公田改革一出,人心震蕩,土地買賣只怕無法進行。雖然有這樣的預期,卻也不能就真的坐視不理。趙嘉仁說道:“兩邊一起動手。現在已經八月,都去抓緊辦。”

  會議開完,各路人馬就各忙各的。袁弘杰安排了宋捷前去與山東的漢軍世侯聯絡,他自己則開始準備南下的事情。劉猛前往佐渡島,趙嘉仁向他保證,只要再干一年,就讓劉猛回來。李鴻鈞已經再不肯去海外,趙嘉仁就安排李鴻鈞前往兩淮談論租地的事情。畢竟趙嘉仁在兩淮也租了一部分土地,既然江南指望不上,那就只能指望兩淮的情況別惡化。

  李鴻鈞出發兩淮之前就與趙嘉仁做了工作談話,對于兩淮,大家的看法比較一致。在如此動蕩的時候,誰都會謹慎行事。既然不樂觀,也就沒那么多廢話。表示了自己一定盡力而為之后,李鴻鈞又說道:“校長,我去年過了四十歲生日,今年虛歲就四十二了。等這次回來,我就不想再去外地。”

  對于這樣的要求,趙嘉仁立刻爽快的答道:“好,我答應你。”

  “果真?”李鴻鈞喜道。

  “果真!”趙嘉仁再次確定。這時代超過40歲體力就會快速下降,跟著趙嘉仁的這些年,李鴻鈞可以說是工作非常努力,貢獻很大。趙嘉仁當然不會強制李鴻鈞出外勤。

  先是李鴻鈞談工作,宋捷也很快前來向趙嘉仁辭行,二十來歲的年輕人意氣風發,對未來有很大憧憬。不過宋捷也很有些擔心,“校長,那些漢軍世侯會不會提出什么我們沒辦法答應的要求?或者他們會坑我們?”

  趙嘉仁笑道:“坑不坑,就看你讓這些人怎么認識我們。”

  “怎么講?”宋捷來了精神,他感覺能從趙嘉仁這里得到一些有用的指點。

  “一般來講,那些沒辦法合作的家伙們都有個特點,他們只是想要錢。而那些能合作的,你問他們有什么能夠拿出手的東西,他們一般都會給你說出些什么來。所以我不建議你到了山東之后就說我們要豆子。你先去山東看看哪里有買賣糧食的,再親自去看看有沒有賣豆子的,再順藤摸瓜的去見那些種了豆子出來賣的。要和這些人打交道,至于漢軍世侯,他們自己若是能生產出糧食來賣,我們就和他們合作。若是不行,什么都別告他們就好。”趙嘉仁仔細講述了看法。

  宋捷也是辦過事情的人,聽了之后連連點頭,“那我原來想帶的人少了,這次帶上二十幾個人。分成七八隊。那些漢軍世侯,我們就利用他們來保護我們安全就好。”

  見宋捷的調整,趙嘉仁心中暗贊,真是孺子可教。8)

,歡迎訪問大家讀書院

大熊貓文學    革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