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更多的電話線不是被剪斷的,而是被扯斷的。
電話線可以接,為了不讓電話線被德軍重復利用,蘇軍士兵的做法通常是扯著電話線的這頭用力拉…德軍那邊的通訊兵自然不甘心電話線就這樣被敵人拖走,雙方各自較勁,不久就“叭”的一聲從中斷開。
有時戰場就是這么神奇,敵我雙方近在咫尺并且看不見對方,卻通過電話線進行了一場拔河比賽。
不過德軍并沒有就此善罷甘休,經過短暫的休整后,他們很快又發起了新一輪的進攻。
鮮血、死亡、尸體…戰爭的殘酷充斥了馬馬耶夫崗的每一個角落。
德軍在隨后的沖鋒里大面積的使用了煙霧彈。
這是正確的選擇,在這場特殊的戰斗中,也就是德軍占據正斜面蘇軍占據反斜面的戰斗中,對德軍來說就是敵暗我明的形勢,從他們沖上山頂陣地起就會將自己暴露在敵人的視線和槍口下,然后就會像靶子一樣一個個被擊斃。
反觀蘇軍,他們卻躲藏在掩體里、石頭后,甚至是碉堡里。
煙霧彈雖然會讓自己也看不清,但至少可以盡可能的轉變這種劣勢,使敵我雙方都很難發現目標。
其結果就是雙方一次又一次的近身肉搏。
整個戰場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就像起了一重濃霧,盡管是白天也什么都看不見。
所有能察覺到的,只有“濃霧”中隱隱傳來的一點腳步聲和德軍裝備互相磕碰發出的雜音。
“自由射擊!”舒爾卡下令。
這時任何命令都是不準確的,因為無法判斷敵人的位置。
不過舒爾卡還是舉槍朝煙霧中開了一槍,其后很快就傳來了一聲慘叫。
這一幕讓潛伏在附近的瓦西里感到一陣意外。
自從德軍使用煙霧彈后,狙擊連就不得不從遠處轉移到反斜面陣地…狙擊手沒有火眼金睛,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想要發揮作用就只有縮短距離。
瓦西里意外的是,舒爾卡開槍時他根本就沒看到煙霧中的目標,那里依舊是白茫茫的一片什么也沒有。
是巧合?
舒爾卡隨出一槍恰好命中?
但很快瓦西里就發現事實并非如此。
因為舒爾卡再次扣動扳機擊發,濃煙中再次傳來一聲悶哼。
這讓瓦西里一陣氣妥,一向對自己狙擊水平十分自信的他,這時卻發現完全抓不住頭緒。
如果說,之前在陣地上與“突圍英雄”不期而遇敗在他手下是個意外或者條件不公平的話,那么現在的瓦西里就是切切實實的輸了。
不難想像,如果瓦西里與舒爾卡兩人處于敵對位置,舒爾卡發現了他而瓦西里卻什么也沒看到,那么死的人當然就是瓦西里。
觀察了好一會兒,在舒爾卡打出第三槍的時候,瓦西里才明白過來…由于山頂勁風以及人的存在,煙霧會有一些細微的變化。
比如煙霧在某個位置出現非正常流動,那就是因為有人將風擋住或是在其中奔跑躍進。
之所以是“幾發”,是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德軍不敢打太多的迫擊炮。
在反斜面這邊,是德軍占據高處蘇軍占據低處。
而迫擊炮炮彈炸開之后彈片卻是呈輻射狀往上飛的,也就是說…德軍如果在往下沖鋒時大面積用迫炮掩護,那么這些炮彈往往會給德軍造成更大的傷亡。
但德軍還是用“幾發”。
這“幾發”其實是德軍在沖鋒前的心理戰術…幾發炮彈在蘇軍身后一響,一方面是轉移了蘇軍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是讓蘇軍以為這可能是試射,以為接著就會有大規模轟炸,于是習慣性的躲進戰壕。
乘著這時候,德軍步兵就發起沖鋒。
舒爾卡知道德軍玩的這套把戲,于是在炮聲響起后就大喊一聲:“同志們,殺死他們,沖啊!”
這時其實有些蘇軍士兵已經上當了,以為德軍暫時不會沖鋒。
所以舒爾卡的命令來得很及時,他們在訓練中已經養成了一種服從上級命令的習慣,這其中尤其是舒爾卡的命令。
舒爾卡這“突圍英雄”的名聲是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就有賴于米哈依爾維奇少校的信任。
米哈依爾維奇少校就曾經在訓練時對部下說過:“我最佩服那些敢于不服從副團長命令的人,因為就連我都要聽從他的命令!”
因此,在舒爾卡喊聲發出的一霎那,蘇軍士兵幾乎是條件反射的從戰壕中跳了出來然后往煙霧中沖去。
不過幾秒,敵我雙方就絞殺在一起。
槍托、石頭、拳頭,甚至牙齒,都成了致命武器,一場殘酷而原始的肉搏戰就在煙霧中展開了。
在后方觀察的巴維爾科夫雖然什么也看不見,因為陣地上到處都是煙霧,煙霧彈的白色煙霧和燃燒廢輪胎的黑色煙霧,再加上炮彈和灰塵,所有的混雜在一塊使它就像是蒙上了一層薄紗。
但巴維爾科夫還是能從其中隱隱傳來的喊殺聲和慘叫聲感覺到這場戰斗的慘烈。
沉默了好一會兒,巴維爾科夫才放下望遠鏡,問著身邊的萊蒙托夫:“你確定他們是第82步兵團嗎?那支警戒部隊?”
萊蒙托夫中尉無言以對,因為他對此也產生了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