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第270號命令,舒爾卡也有所了解。
它主要是針對蘇、德戰爭爆發初期有許多蘇軍官兵包括政工人員在內向德軍投降的情況。
就像莫斯科方面說的:“那些向敵人投降的事例中,集團軍軍事委員會成員、指揮員、政工人員以及內務部隊,在被敵人包圍的情況下,表現得驚恐萬狀、手足無措,簡直不可思議!”
于是,就有了第270號命令的三點。
一:不準逃跑、投降,否則就地處決。
二:被包圍的單位和部隊應義無反顧的聽從上級指揮、突破封鎖。如果軍官或士兵不組織積極的抵抗,反擊敵人,而是選擇投降,那么可以從空中或地面采取任何手段除掉他們。
三:所有師級指揮員和政治委員都有權立即免除那些在戰斗中設法保全自己、害怕在戰場上行使指揮權的營團指揮官的職務,可將他們視為騙子,降為士兵。
基輔就適用于第二點,也就是要聽從上級指揮突破封鎖。
“我們不得不執行命令!”基爾波諾斯上將無奈的說道。
加夫里洛夫少校和舒爾卡不由沉默了,這命令對逃兵似乎有震攝力,但卻把基輔置于死地。
又看了一遍第270號命令,舒爾卡就說道:“除非,我們能選擇另一種方式戰斗,一種莫斯科可以接受的方式!”
“還有其它方式嗎?”基爾波諾斯上將說:“反攻?不,我們的補給不足以讓我們發起反攻,那也許會更糟!”
基爾波諾斯上將說的對,如果要反攻的話也該積蓄一段時間的補給而不是現在。
而莫斯科又恰恰不允許拖延,所以他們不可能同意所謂的“積蓄”的。
“看看這個…”舒爾卡指著第270號命令上的一行字并將它讀了出來:“所有被包圍的部隊和人員應盡力從敵人的后方對敵實施打擊,消滅走狗!”
“你的意思是…從后方對敵實施打擊?”基爾波諾斯上將有些不明白舒爾卡的意思:“我們現在就是這么做的!”
“舒爾卡!”加夫里洛夫少校提醒道:“這句話是針對分散在敵人后方,沒來得及撤回與主力部隊會師的那些部隊和人員的!”
舒爾卡只是“嗯”了一聲,然后就不說話了。
基爾波諾斯上將似乎明白了舒爾卡的意思:“你的意思是說…在敵人后方進行游擊戰?”
“是的!”舒爾卡點了點頭。
“不不…”基爾波諾斯上將想也沒想就搖頭說道:“莫斯科方面不會同意的,要知道我們是西南方面軍,加上匯集在這里的其它部隊,基輔一帶都有上百萬人,莫斯科不會讓它的作用僅限于游擊戰…”
“如果這能更有效的增援莫斯科呢?”舒爾卡說:“他們的目的就是這個,我是說…他們希望我們能減輕德軍對莫斯科的壓力。”
“當然!”基爾波諾斯上將說:“如果能的話,但這不可能!我是說,游擊戰的增援會超過正面作戰?就算我相信,莫斯科也不會相信!”
“那就做出來讓他們看一看!”舒爾卡說:“如果他們知道這的確有用,那甚至不需要我們說服他們!”
聞言基爾波諾斯上將和加夫里洛夫少校不由面面相覷,他們知道舒爾卡足智多謀,而且提的建議絕大多數都是正確的,但是這一次…
“你似乎把游擊戰看得太重了,舒爾卡!”加夫里洛夫少校說:“那只適合小部隊作戰,只有在被包圍或與大部隊失散,也就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實施!”
“為什么我們不能主動實施呢?”舒爾卡說:“有組織、有計劃的實施!”
這可以說是游擊戰也可以說是“特種作戰”,它們之間沒有明顯的界線,甚至可以說游擊戰就是“特種作戰”。
國際上普遍認為最先在戰場上使用“特種作戰”的是英國人…那是43年溫蓋特在緬甸組建的一支“欽迪特遣隊”,專門潛入日軍后方破壞鐵路、公路等敵后活動。
但實際上這只是掌握了話語權的西方國家的自吹自擂罷了,在中國游擊作戰已成體系、德國勃蘭芬堡部隊早就打得英、美、蘇軍狼狽不堪的時候,之后出現而且并不成熟的“欽迪特遣隊”居然能成為特戰先驅。
想了想,基爾波諾斯上將就說道:“說說你的計劃,舒爾卡,你首先得說服我們!”
舒爾卡整理了下頭緒,然后就回答:“首先,德軍此時也處于后勤緊張的狀態中,其南方集團軍后勤補給線被切斷,雖然他們因為占領了大量的倉庫和物資暫時不需要擔心這個,但從長遠來看必然存在后勤危機!”
“贊同!”基爾波諾斯上將說:“兩個集團軍群依賴中央集團軍群的補給線,這使他們補給壓力很大!”
“其次!”舒爾卡繼續說道:“如果我們無法消滅進攻莫斯科的敵人,就減少進攻莫斯科的彈藥和補給,這對莫斯科同樣也是種增援,甚至作用還大得多,總比我們用人命消耗他們的炮彈強…這也符合莫斯科的利益!”
基爾波諾斯上將微微點了點頭:“雖然有道理,但莫斯科未必會認同這一點。不過就像你說的,如果我們真的取得某些令人矚目的戰果…那就不需要擔心這一點!”
“最后!”舒爾卡指著地圖接著說道:“基輔是發動游擊戰的最佳基地。因為它位于敵人中間,往東滲透可以威脅敵人南方集團軍群的后勤,往北就是敵人的中央集團軍群,如果我們進入普里皮亞特沼澤并往西運動,再往北往南就可以威脅到德軍兩個方面軍的大后方!”
基爾波諾斯上將和加夫里洛夫少校聞言不由目瞪口呆。
“普里皮亞特沼澤?”加夫里洛夫少校說:“那可不是容易穿過的地方,我們知道這個!”
“當然不容易!”舒爾卡說:“但卻可以避開德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