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義帶著疑問,說:“我雖不太懂,但此前也聽聞過,這樣分兵,最終會導致被逐一擊破。”
“這是一個餌。”趙令行指著這十個縣城,然后拿出毛筆,花出了十條通往齊京的路,說道:“若是雙方兵力相等,或懸殊不大時,這樣分兵,毫無意義。”
“戰場上,之所以需要分兵,無外乎一種情況。”
“就是想要派遣一部分軍隊,發動奇襲,給對方的大本營,或糧食補給線致命一擊。”
“還有一種,是人數太多,不得不分兵,但是正常來說,也沒有這樣分兵十路的做法,太分散了。”
陳平義忍不住說:“那這不是好事嗎?”
“如果是其他將領指揮的,興許是好事,但這是一個餌。”趙令行指著地圖的一處,說道:“他們雖然分為十路兵力,但每一路依然有二十萬大軍。”
“我們齊國,目前是一百萬左右,若是想要迅速的吃下二十萬大軍,最起碼也需要調撥五十萬大軍去攔截一路。”
“我如果一旦這樣做,你看。”趙令行指著自己所畫出的這十支大軍的行軍路線:“他們不會真正的分散行動,而是會交叉行進,雖然這樣做,行軍速度會慢很多。”
“看似一團散沙,實則不然,只要我真調五十萬大軍去剿殺,瞬間會被困死,五十萬大軍,全部會成方進的盤中餐。”趙令行沉聲說道。
“他們有十支軍隊同時行進,我若是只派遣二十萬大軍過去,他們打不了就原地駐扎,不和我們打,或者轉攻為守。”
“若是派遣大股軍隊過去,就會被瞬間圍剿。”
“派得少了,也打不過。”
“目前的局面就是,擋不了,攻不了,守不了。”
趙令行一眼就看穿了局勢,這方進這一招,看似好像粗獷,但卻面面俱到。
陳平義面色凝重了許多,皺眉說道:“趙將軍,你難道就沒什么辦法嗎?你的能力,不比方進差多少。”
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
這時,陳平義說道:“那咱們派人攻打周國京城呢?當初你和燕國打,不就是這樣被解圍的嗎?”
趙令行盯著地圖,捏緊拳頭,沉聲說道:“來不及了,方進不會給我們機會,更何況,我們的速度沒那么快。”
“周國這兩百萬大軍,恐怕是內部早有準備,我們本就兵力少于對方,還分兵去周京,就徹底完了。”
“陳宣主,你馬上帶我去一趟燕國,我想聽聽那個人的意見。”趙令行突然說道。
趙令行此刻是真的想不出什么方法來應對,或者說方法他有,但根本辦不到。
唯一的方法,就是阻攔方進兵分十路,或者用什么辦法,將他的十路兵馬不得不聚在一起。
風和日麗的太陽下,林凡躺在后院中,手中拿著一本書正看著。
“精神頭不錯啊,大哥。”白龍從院子外走了進來,他渾身上下,黑漆漆的,活脫脫像一個工人。
他身后跟著胡亭旭,如今的胡亭旭,已經成了白龍的跟班。
沒辦法,要恰飯活命的嘛。
不過對于胡亭旭而言,還算不錯,最起碼白龍這家伙的任務,都沒有什么危險系數,自己跟在白龍身旁,別的不說,最起碼安全是能得到一定保障的。
“你這小子,怎么跑這來了?”林凡問道:“東西有進展?”
“那可不。”白龍笑容滿面的坐到林凡旁邊,拿起旁邊桌上的蘋果就啃了一口,道:“大哥我告訴你,那坦克的零件可都用得差不多了,到時候…”
這時,林凡給他使了個眼色,讓他不要說話。
白龍瞬間閉嘴了起來,林凡則看向四周,大聲說道:“朋友,來都來了,也沒有故意隱藏法力,是來找我的吧?出來吧。”
這時,一個人影從院外走了進來,趙令行臉上帶著幾分笑容,作揖道:“不請自來,還請不要見怪。”
趙令行心里倒是有些奇怪,陳宣主送自己進來后,就先出去了,說不想要見林凡。
當然也不想見,尷尬。
畢竟他們是從林凡手中逃走的,總規是有些理虧的。
林凡目光閃爍了一下,說道:“上將軍怎么來了?”
林凡起身,笑著說道:“就不怕來了這,我不放你走了嗎?”
這話可不是威脅,林凡雙眼閃爍,趙令行這樣自己送上門來,林凡能輕易放他走嗎?
趙令行既然敢來,自然不會沒有任何把握就往燕國林凡這跑過來。
畢竟曾經交過手,趙令行淡淡的說道:“若是我齊國擋不住周國的大軍,下一個就是你們燕國,現在是我在前面給你們燕國擋著,你會不放我回去?我可不信。”
“所以我不太喜歡和聰明人打交道。”林凡笑了一下。
“為何。”趙令行奇怪問。
旁邊的白龍心里嘀咕,還問為什么,這還用問?聰明人不好坑啊!
林凡失去了興趣一般,問道:“來找我做什么事?”
“我是來請教如何擊敗方進之法的。”趙令行說道。
林凡一聽,笑了一下,說道:“趙將軍說笑了,我當初勝你,只不過是僥幸罷了,軍事上的能耐,我可不如你,不過你既有興趣,我倒是可以…”
白龍看著旁邊林凡嘚瑟的模樣,翻了個白眼,大哥的臭毛病…
能不得意嗎?
趙令行可是整個昆侖域軍事排名前三甲的超級將領,如今竟千里迢迢跑到這里向自己討教擊敗方進之法。
且先不說別的,心里都挺爽。
沒想到趙令行臉上倒是帶有幾分尷尬之色:“你怕是誤會了,我不是來向你討教的,我想見啞巴先生。”
林凡頓時臉黑了下來,說道:“我說趙令行,你要找啞巴先生,就找,來我這說剛才那一堆廢話干什么。”
林凡心里暗罵,讓自己白嘚瑟了。
趙令行也有些無奈,自己這不是來求人的么:“啞巴先生在你的府邸,不先經過你同意就去見她,這可不合適,也不符合禮儀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