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
老鄉們你看我,我看你,包括站在一旁的馬支書和幾位村干部們,也一樣。
他們這種偏遠山村里的農民,平時一年到頭縣城都去不了幾次,見識十分有限,就算有機會走出去一趟,大概也沒有閑錢消費小吃。
“麻花,麻花…”唯有杵在馬支書身后的一個剃著鍋蓋頭的小青年,嘴中不停叨念著,然后弱弱的發聲,“李老師,你說的是不是麻糖,就是兩根面團擰在一起的那種…”
李亞東看了他一眼,這人倒認識,村里的一名年輕干部,有股子機靈勁兒,笑著回道:“對,就這個。”
“哦,原來是麻糖啊。”馬支書等人恍然,顯然還是知道的,只是出于地方習俗,叫法不同,所以摸不準。
“李老師,你要教我們做麻糖?”
馬支書兩眼放著光,總算搞清楚了里面的道道,他算是村里最有見識的人,平常出門也最多,趕緊跟不太清楚的鄉親們解釋起來,“我告訴大家,這玩意兒城里人可喜歡了,泡在胡辣湯里或是羊肉湯里吃,美味得很吶!”
眾人同樣眼神明亮,意識到了這是個好東西,管它是叫麻花還是麻糖呢。
李亞東點頭道:“是的,就教你們這個,你們學會了后,一起搞輛驢車每天拉去鎮上或是縣里販賣,批給小賣部和餐館也行,賺點小錢肯定不成問題。”
“那太好了!”
馬支書猛地大腿一拍,感嘆這位李老師也太聰明了,隨便一張口,連怎么銷出去的辦法都替他們想好了。
真是個大能人啊!
他們大龍村太需要這樣一門手藝了,麻糖的需求量有多大,隔三差五會去外面開會的馬支書心里清楚的很,城鎮居民幾乎每天都要吃,算半個主食了,哪里會愁賣。
“那我們就開始了…”李亞東呵呵一笑。
底下的鄉親們大多都沒有嘗過這東西,聽村支書說得這么好,早就擦亮了眼睛,盯著長條桌面一眨不眨。
制作麻花的步驟其實算不上有多復雜,但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就是這樣,即便知道不復雜,勇于嘗試的人總歸也是少數,所以賺到錢的,也是那一小撮人。
徹底的賣方市場年代,哪用得著擔心商品過剩的問題,況且還是國之根本的糧食,第一字“干”就對了。
李亞東從旁邊盛滿清水的木桶中舀起少許水,洗了把手后,就開始和面。
水在西北大漠絕對是珍惜資源,就譬如大龍村,整個村只有兩口井,還是政府撥款打的,平時鄉親們用水非常節省,往往一桶水會有多種用途,包括李亞東他們也一樣,每每去打水時望著好像一不小心就會干枯的水井,總是不敢浪費,說句不好聽的,他自從來到這里后,這大夏天,就沒有洗過澡,每天就是用木盆盛點水,拿條毛巾拭擦一下,女生們也一樣,沒辦法,艱苦的條件下,人人平等,不好搞特殊化。
“大家記得,和面時要加入一些油,差不多與面粉是十比一的份量,然后看是制作甜口的,還是咸口的,再加入適量的糖或鹽…”
李亞東一邊和著面,一邊給大家講解著其中細節,畢竟是糧食制作的東西,還是仔細一些的好,避免大家少走彎路,因為每失敗一次,就意味著損耗更多糧食,這年頭連地主家都沒有余糧,這筆買賣真要做起來,八成也是要鄉親們的口糧做成本的。
用手將面粉和油、料搓勻后,李亞東就開始往里面加水,“大家平時都以面食為主,揉面的步驟我就不多說了,只需要注意一點,面團別揉得太硬,稍微綿軟一些,這樣制作出來的麻花口感會更好。”
老鄉們都聽得聚精會神,包括馬支書幾人也一樣,他們也得學啊,雖然是村干部,每年有那么一點可憐的工資,但基本都是掛賬的,誰家也不必誰家好過多少。
心思細膩的人倒也有,這時就在想啊,這位李老師不是堂堂大學生嗎,怎么和起面來,比她們這些天天做飯的婆娘還要嫻熟呢?
不過更多的人則是直接忽略這個問題,開什么玩笑,人家可是大學生好伐,什么能耐沒有,會和個面有啥子好稀罕的?
“面團和好后,要拿快濕布蓋起來,保持水分,然后餳個二十分鐘左右就可以了,因為接下來還要再餳一次。”
二十分鐘很快過去,李亞東將整塊面團揉成一根長條,接著拿起刮面的木片,切出小劑子,再蓋上濕布又餳了十分鐘。
“前面的步驟倒也簡單,想必很多人都有經驗,可下面大家就得認真看了,視線不好的,可以圍過來看…”李亞東提醒道。
因為接下來就是搓麻花,這將直接影響到品相,大多數人買東西首先是看外觀的,好的品相至關重要。
老鄉們聞言,也都起身走上前來,將李亞東和長條桌,里里外外圍了三層,也好在還不到正午,否則這么大熱的天,非得弄中暑不可。
搓麻花其實也不難,關鍵是要細心,餳好的小劑子搓成細長條,再兩根放在一起上下反方向搓緊,把兩頭合并一下,也就完成了一個麻花胚子。
李亞東做起來倒是簡單,可他會沒用啊,為了保證大家一次性學會,干脆讓他們自己嘗試,現場這么多人,以戶為單位,每戶人家至少要有一個人,必須搓出一個品相完好的麻花胚子來,就以他的那根為標準,不行就繼續搓。
這一過程耗費了不少時間,手殘黨總歸是有,整整較勁了一個多小時后,在李亞東的耐心指點下,總算勉強達標。
“時間有點長,麻花胚子已經干了,炸出來口感肯定有影響,不過沒辦法,先炸吧,今天主要就是把完整的步驟給大家操作一遍。”
篝火旁的溫度實在太高,不用李亞東動手,馬支書已經派人過去洗鍋倒油了。
油在這年頭還是挺金貴的,日后大家視油炸食品為垃圾,可在這個年代,但凡油炸出來的東西,都要更貴一些,這也造就了麻花在西北地區,比饃饃或是大餅更高的地位。
“油溫不用太熱,大家可以手放在上面感受一下,兩成熱就行。”
李亞東是真的手把手教到了位,這一步驟沒讓人代替,頂著炙熱的溫度,抱著木托盤上前下麻花胚子。
然后還得時刻注意鍋內的成色,全身揮汗如雨,身上的的確涼都涼快不起來。
大約七八分鐘后,麻花胚子已全部炸至金黃,可以出鍋了。
“涼一會兒后,大家可以嘗嘗,吃過的人看看是不是這個味兒,口感應該差了一些,你們下去再做的時候,記得搓麻花時要注意速度,別讓面團中的水分都蒸發干了。”
一共炸了三十幾根麻花,鄉親們分著吃了,從沒有吃過的人只感覺這麻花好酥好脆,贊不絕口。
馬支書這些吃過的人,嘗過以后,居然也是大贊。
“李老師,不差啊,一點都不差,我感覺比縣里賣的還好吃些。”
“是啊,李老師,香著呢!”
“反正我沒感覺有毛病,拿出去肯定好賣…”
李亞東笑著擺手,“心理作用罷了,畢竟是自己做的,再一個,跟剛出鍋也有些關系。”
“李老師,你也太謙虛了…”、
“那可不,有大能耐的人都這樣。”
“哈哈…”
鄉親們皆是笑容滿臉,身上的興奮勁藏都藏不住。
李亞東將這一切看在眼里,抹了把額頭上的汗水后,會心一笑,“接下來就看你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