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1854章 你為什么不早說?

  薛城進入穩步的發展期時,魯國另一座大島所在州,修巖州州城外數十里出,一片廣袤的平原地,蘇恒正帶著一絲感慨看向左右,修巖州一州,也是八成平原,一成多湖泊河流,外加山嶺。

  在此刻州城修巖府,卻正上演著一場旱災。

  海量農村、鄉鎮的百姓,面對已經三個多月滴水未下的天氣,無不面露憂愁。

  常理來說,這是不應該的,魯國所在地,算是亞熱帶,一年三熟,一畝地丟下種子,不去打理都能收割200斤以上的麥子,一年一畝至少六百斤以上,這氣候和齊國差不多。

  一家四口只要有十畝地,算下來至少就是六千斤以上的收成,一個成年男子一天三頓,吃兩斤,也才吃700多斤,6000斤?一家五口也輕松養得起。畢竟封建時代,有多少人是一天兩頓的?有多少并不會吃飽,只是吃個半飽的?

  表面數據看,就算一個季節大旱顆粒無收,也能熬下去。

  但,事實真沒這么簡單,就像齊國只要落戶,一人就送十畝田,以后你還可以墾荒,開墾了新田就是你的,單人上限五十畝。理論上齊國的農民,一家四口能有200畝天的上限。

  可在魯國,經過無數年土地兼并,失地的家庭都不在少數,就說一家四口沒有一分地,全指望在城里做工養活自己的,大把抓,目前的平原農田里,家中無地幫大中小地主耕種的佃農,才是占據百姓中最主要群體。

  這些佃農,耕種一年,收成基本是三七分,佃農拿三,地主拿七,有更苛刻的達到了二八,你辛苦操弄一季農田,到了收獲的時候才拿二成,什么都不做的地主拿八成。

  一畝地一季若只有二百多斤糧食,你最多留下六十斤,少的四十來斤。一年算,一畝地就是一百多斤的樣子。

  當然,這是撒下種子不去打理的數劇,實際上很多佃農都是精耕細作,畝產可以翻倍,一年二百斤以上。

  但是國家稅收,農稅方面,地主們也會甩到你頭上,再加上亂七八糟的苛捐雜稅,一家佃農家庭,哪怕是精耕細作一畝地,最后落到手里的不足百斤。

  四五個人齊上陣,租種地主十畝田,總收成也就是七八百斤。

  七八百斤,一個成年男子一天三噸吃兩斤計算,一年的口糧,這一人份口糧,分給四五個人吃??

  若沒有荒年,還能熬一熬,頂一頂,一旦出現旱災水災之類,哪怕只出現一季,就算佃農家庭到不了餓死人的地步,也會餓的奄奄一息。

  蘇恒橫跨千里抵達修巖州,州府所在地,就是感覺到了,這里的旱災即便還沒爆發到最嚴重的程度,還沒出現餓死人或者賣兒賣女的地步,可很多家庭已經有了一定的絕望感,甚至也有不少,都有了逃荒的打算了,反正這一帶,八成以上人,都只是佃農或者無地的手工業者。

  匆匆感應了一番修巖州的大體情況,蘇恒的視線,也很快落在了一條變窄的河流旁,一群穿著粗布麻衣的青年身上。

  “墨家,這里竟然也活躍著不少墨家,看來就算我不出手,這個災年也未必不能對付。”

  蘇恒對墨家印象深刻,好感度很高,十多里外那一群墨者,大越三十多人,此刻做的事,也正和旱災相關。

  修巖州州府所在地,地理位置相當優越,不止地處修巖島最中央,四面八方全是坦闊平原,在北部二百多里外,還有一個面積不小的內陸湖。

  整個修巖州有16萬平方公里左右,而北部的淡水湖,也足有3000多平方公里,比肩三個香港大小,比肩無靈地球華夏排名前幾的淡水湖了。

  魯國內,稱其為望月湖,望月湖向各方都延伸出的有河道,其中湘河,就是自北向南,一路從修巖府府城而過。

  龐大內陸湖和內河航道,孕育出的修巖平原,很少出現災荒。

  此刻的湘河支線之一、被人工修建出的一條水系邊,三十多墨者邊走邊看,為首一名中年,更是越看臉色越陰沉,男子是墨家在魯國修巖州的墨農百領。

  墨家體系,正副百領、正副五百長、正副千農令、正副萬農令、正副墨農令,就是一級級逐漸上揚,百領之下,就沒有十人長、五十人長之類的稱為和階級了,畢竟墨家匯聚在一起的墨者,本身就是志同道合的理想者,正副百領下,沒有區分必要,誰站在道理那邊,或者威望更大,普通墨農或者墨俠、墨商等等,就聽誰的。

  而墨家主要地盤,是在商唐兩大帝國,兩大帝國才是人口最多的,如魯國這樣的小國…一國之內,職位最高基本就是千農令了。

  修巖府這里,能有一個正百領,基本是墨家在這州府之地,最高領袖了。

  中年百領走著走著,就開口道,“眼前的麗水支脈,還是我們墨家內的墨工同袍出力修建的,為的是讓望月河的河水,覆蓋更多的農田,免得出現旱災,麗水修成以后,我們也鼓勵民間百姓,挖渠引水,為什么以往的溝渠,全部被封填了?”

  墨家修建的麗水支脈,也有上百里長,沿途若再多修水渠,在這次旱災里,至少可以澆灌千萬畝農田,遠遠不會讓這次旱災變威脅得這么嚴重。

  他都記得,上次修好麗水和那群墨工者臨走之前,是看著一群群百姓包括一些鄉村的小地主們,在挖渠引水的。

  這次在遠方聽聞修巖府持續幾個月滴水未下,他才趕來看看,結果,以前修建的水渠全被封了?

  伴隨著他的話,一名出身修巖府,也一直沒離開過的墨農才苦笑道,“趙百領,你有所不知,那些水渠修到一半,你們離開修巖州后,這里的士紳望族,已經下令廢棄水渠了。”

  “甚至,這幾年里原本麗水兩岸的自耕農,或者小地主的田地,都已經被紛紛兼并,早已經不是他們原主人的了。”

  這個時代,以往的上千年,正常士紳貴族的節操,根本不值得絲毫信任,這都是基礎操作了。

  大部分士紳望族,那是巴不得出現各種天災的。

  趙百領大怒,“你為什么不早說?”

  開口的墨農滿臉尷尬,“趙百領你們離去,是有其他要事,總不能讓你們一直困在這里。”

  “為了避免百領你們浪費時間,我們本地的墨農,才想著盡量研究出更先進的耕作方式,習慣等等,或者培育良種,希望能更幫助主本地平民,…”

  趙百領啞然不語,他上次和那群墨農離開修巖州,就是去其他地方修水利去了。

  商唐兩帝國,海洋中大量的島國,需要興修水利的地方太多了。

大熊貓文學    我真不是學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