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358章 人才

大熊貓文學    策行三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與孫策了解的情況不同,當初陶謙送四千丹陽兵給劉備,并不是想拉攏他。

  青徐諸郡中,平原郡是最西側的一個郡,直接與冀州接壤,連郡治都在黃河之北。守住了平原郡,就是守住了青州。守住了青州,也就守住了徐州。劉備的作用非同小可。

  但當時劉備沒什么兵。他雖然是公孫瓚的同門師弟,據說關系也不錯——至少劉備是這么說的,但公孫瓚不僅沒有讓劉備做青州刺史,也沒有給他多少兵。除了平原郡的郡兵,劉備當時麾下只有步騎不足兩千人。平原郡的豪強看不起劉備,甚至有人想刺殺劉備,劉備別說守住平原郡,連性命都有危險。在這種情況下,劉備當然要向田楷要人,但田楷沒人,兩人因此鬧得不怎么愉快。后來還是陶謙主動提供四千丹陽兵給劉備,才把這件事解決了。

  提供這四千兵的目的是讓劉備有能力守住平原郡,讓這些人聽劉備的話自然是第一步。為了能讓劉備收服那些將士,陶謙不僅將這四千將士的家屬都送到了平原,還斷了他們的錢糧供應,其實這些東西還是陶謙提供的,只是由劉備轉個手,讓劉備做人情罷了。

  招募來的兵圖的就是錢糧,誰給他們飯吃,誰給他們發餉,他們就跟誰。在陶謙的積極配合下,劉備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就收服了人心。

  沒曾想,劉備接受了袁紹的任命,背叛了聯盟,而且中間人是陳登。

  孫策將信將疑。這和他了解的歷史不同。在他看來,陶謙依然有挖公孫瓚墻角的可能,只是沒擺在明面上,畢竟劉備還在平原郡,并沒有到徐州。要不然田楷也不會這么好說話,早就翻臉了。

  不過這已經不重要了,四千將士的家屬控制在劉備手里,再想把人要回來可沒那么容易。

  孫策沒有再理會這些細枝末節,當前主要目的是怎么擊退劉備,奪回蕭縣。蕭縣是徐州門戶,奪回蕭縣,就是守住了徐州的西大門。如果能更近一步,向北奪取沛縣,徐州就徹底安全了。沛縣本是沛國的屬縣,他沒有攻入兗州已經很克制了,怎么能讓劉備入侵豫州。于人于已,都必須把劉備趕走。

  利益一致,孫策和陶應一拍即合。

  談判順利,麋竺也非常滿意。如果雙方談得不愉快,他這個中間人也不好做,特別是他還想讓弟弟麋竺隨孫策征伐的情況下。

  但也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談得順利,如何處置黃巾軍便是一個麻煩。陶謙、田楷都和黃巾交戰多時,雙方仇恨很深,要讓他們一笑泯恩仇,這事可沒那么容易。

  見陶應為難,推托著不肯應允,孫策還想再勸,郭嘉不動聲色的搖了搖頭。孫策雖然不知道郭嘉想說什么,但他相信郭嘉,便沒有再說。陶應怕孫策再提黃巾的事,約定出兵的時間便匆匆離去,連飯都沒吃。

  送陶應離開之后,孫策回到大帳,郭嘉說道:“將軍,有些蠢人是沒法救的,陶謙父子、田楷都是這一類。你說得再多,他們也不會聽。我們聯系我們的,到時候正好接收青徐二州。”

  “這話怎么說?”

  “黃巾是什么人?失去了土地,沒有立足之地的農民。陶謙、田楷是什么人?他們原本都是寒門甚至庶民,只不過機緣湊巧,做了官。做了官就能被世家認可嗎?陳登不支持陶謙,堂而皇之的接受袁紹的任命。青州人也不支持田楷,以至于他只能困守孤城,坐視青徐黃巾通過青州,進入渤海郡。如果不是公孫瓚驍勇,形勢將不堪設想。現在公孫瓚都收降了上萬黃巾,實力大漲,他們還把黃巾當敵人,不知道招納黃巾以自強,不是蠢人是什么?這是上蒼賜予將軍的禮物,將軍千萬不要推辭。”

  孫策拍拍后腦勺,啞然失笑。他只顧著對付劉備,對付袁紹,一心想增強田楷、陶謙的實力,卻忘了這兩人并沒有這樣的見識。公孫瓚為什么有膽量和袁紹較勁?因為他擊敗北上的青徐黃巾,收降了萬余人。曹操為什么能迅速崛起,占擾兗州?因為他招降了三十萬青州黃巾,組成了青州兵。黃巾軍就是勞動力,就是兵源,得之者勝,失之者敗,田楷、陶謙卻沒有看到這一點,一心與黃巾為敵,真是蠢到家了。

  他們守土有責沒錯,可是世家豪強都不愿搭理他們,還守個毛的土啊。

  天予不取,不祥。你們不要,我要。

  “眼下的問題是如何安置這些黃巾軍。”郭嘉拍著大腿,慢條斯理地說道:“青徐二州本來都是富庶之地,不僅自給有余,每年還要補貼幽州。只是最近幾年遭了災,特別是人口最多的平原郡,因為黃河改道,損失慘重。青徐二州黃巾人數最多,正是出于此。如果不想辦法安置這些人口,招降也是一句空話。”

  孫策連連點頭。不過他不覺得這是什么解決不了的問題,不就是幾百萬人口嘛,江南可以開墾的地方多的是,別說幾百萬,只要安排妥當,籌集到足夠的安置資金和糧食,一千萬人都沒問題。

  郭嘉拉過地圖,在上面點了點。“太行在西,泰山在東,控制住這兩座山,就等于關上了河北南下的大門。就算袁紹出兵兗州,也不敢深入,將軍爭中原又多了一分機會。”

  孫策心中一動,一個計劃浮上心頭。“奉孝,你說我們現在和公孫瓚聯手,先把袁紹做掉,有可能嗎?”

  郭嘉搖搖頭。“不可能。”

  “為什么?”

  “將軍,公孫瓚只是匹夫之勇,不知道用人,又好親自博殺,只適合做一斗將,兵力太多對他來說不是好事,反而是災難。如果他有將軍這樣的見識和胸懷,不急于與袁紹決戰,而是挑選精銳,簡拔將領,也許還有點機會。但他挾大勝之威,欲一舉報仇,實在是自尋死路。”

  孫策看著郭嘉,笑而不語,心里卻樂開了花。

  什么是人才?這就是人才!事情還沒發生,他已經猜到了結果。靠的可不是掐指一算,而是對雙方各種因素的精確分析。他知道結果是有外掛,對其中的原因并不清楚,當歷史軌跡發生了變化之后,他已經沒多少把握了,反不如郭嘉,不用任何外掛,憑真本事就得出了結論。

  這時,有人來報,營外有人自稱姓焦名緝,字仲卿,是廬江郡倉曹吏,有急事求見。

  孫策一拍手。“壞了,廬江出事了。”

大熊貓文學    策行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