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笙朝鄭媽媽笑了笑,安撫說:“媽媽放心,老夫人現在還不至于因為這件事就對我怎么樣,再怎么說,現在她心里還是會覺得有那么點兒對不起我的。”
鄭媽媽聽安笙這樣說,便也放心了,再多的,她也沒問。
有些事情,就算是問了,其實也是說不清的,她心里有個數就好,大不了,從今往后她再更加多注意一下府內的動靜,尤其,是松鶴堂的動靜。
松鶴堂。
大半夜折騰起來走了一趟,徐氏回到松鶴堂,便覺得疲累的厲害。
徐嬤嬤看徐氏臉色不好,便問:“老夫人,可要叫大夫來瞧瞧,您別是又害頭疼了吧?”
徐氏聽到徐嬤嬤關心的話,心里稍覺熨帖,這會兒臥房里只她跟徐嬤嬤二人,徐氏也無意在徐嬤嬤面前再端著了,因而便重重地嘆了口氣。
“心蘭啊,”徐氏的聲音里帶著濃濃的疲憊,“你說我是不是真的老了,一點兒事就讓我累成這樣?”
徐嬤嬤聽徐氏這話竟有幾分灰心喪氣的感覺,嚇得忙道:“老夫人您多想了,這么晚了,正值壯年的人又急又嚇的都會覺得累,何況您呢!依奴婢看,您啊,就是太操心了,這一大家子都要您來操心,可不叫您覺得累么。”
徐氏聞言,便又嘆了一聲,然后微微闔起雙眸,靠在軟榻上無力道:“那有什么法子呢,誰叫她們沒一個爭氣的。”
許是這句話又勾起了什么叫徐氏生氣的地方,徐氏說完之后,又重新睜開了眼睛,雙眼盛滿了怒火。
徐嬤嬤見狀忙勸道:“老夫人您別動氣,仔細待會兒頭疼,俗話說得好,能者多勞,這也就是您太厲害了,才叫大家都覺得凡事有所依仗,因而,才累得您這么操心的。雖說吧,這不操心是種福氣,但誰又能說操心就不是福氣呢?您做這些事為了什么?還不是為了侯府,為了大家好么,您為了這一大家子操勞,大家伙都記著您的好呢。”
不得不說,徐嬤嬤還是很會說話的,而且懂得什么話說出來會叫徐氏高興。
果不其然,徐氏聽了徐嬤嬤這一番勸說,頓時覺得心里痛快多了,人也沒那么頹喪了。
徐嬤嬤見徐氏臉色有所緩和,立即趁機又勸說:“老夫人,要不您還是再去歇會兒吧,奴婢在這里等消息,那邊一旦有什么動靜,奴婢再喚您,折騰了這么久,您不好好歇著,恐怕又要頭疼了。”
徐嬤嬤這話也是為了徐氏好,可徐氏卻搖頭否決了,“不了,我就在這里靠一會兒吧,馬上就天亮了,安笙要是不好,定去不了東宮,太子妃殿下那里,總要親自寫封帖子回稟一下,以免殿下怪罪,再給顧家惹來禍端。”
徐嬤嬤聽徐氏這么說,也就不再勸了。
她還是知道孰輕孰重的,跟太子妃殿下比起來,就是徐氏自己的,也是不及的。
“那奴婢叫盼夏再灌個湯婆子來,再叫她們添些炭火,省得您躺在這里覺得冷。”說罷,徐嬤嬤便朝徐氏福了福身,轉身去叫盼夏了。
待盼夏等將湯婆子炭盆什么的都弄好了,已經是寅時一刻了。
冬日里天亮的晚,外頭倒還是一片漆黑,可徐氏的心卻越來越沉。
方才離開玉笙居的時候,她跟鄭媽媽交代了,一旦安笙的癥狀有所緩解,讓她務必來報,可鄭媽媽現在還沒過來,也沒派人過來,安笙的“病”,只怕是好不了了。
一想到這,徐氏就想到了那個被白白浪費掉的帖子,一時就恨不得將顧凝薇叫過來抽上兩鞭子解氣,可奈何又不能,因而只能自己生悶氣。
但在生悶氣的同時,徐氏心里又隱隱還有一絲期待,只要天還未亮,玉笙居那邊還沒傳來準話,那說不定,安笙就還有起得來的可能 就這么煎熬著又過了差不多半個時辰的工夫,徐氏終于徹底失去了希望。
“心蘭,扶我起來。”徐氏呼喚徐嬤嬤的聲音顯得格外的無力。
徐嬤嬤一聽這動靜心里就咯噔一聲,小心地看著徐氏,欲言又止道:“老夫人,您這是”
“那邊怕是好不了了,我得親自給太子妃殿下寫回帖,言明情由,請殿下不要怪罪。”
徐嬤嬤聞言,也不敢耽誤時間,忙將徐氏扶了起來。
就在這時,盼夏來報,說玉笙居的鄭媽媽來了,要求見徐氏。
徐氏一聽先是大喜,然后又稍稍鎮定了些,才道:“快叫她進來。”
就在鄭媽媽還沒進來的這一會兒時間里,徐氏還在做著安笙已經好了的美夢。
但現實就是,它往往總是與美好的夢境相悖的。
鄭媽媽可不是來報說安笙病好了的,而是說安笙病狀嚴重,雖吃了藥后稍有緩解,但基本上還是虛弱的下不了床,但又記掛著今日東宮的宴會,知道自己去不成了,心內惶恐,唯恐太子妃殿下怪罪,因而,只好拖著病體親自寫了一篇回帖,向太子妃殿下稟明情由,言說自己貪吃吃壞了東西,所以不能前去赴宴,請殿下不要怪罪云云。
最后,也說了請老夫人不要怪罪她不爭氣。
徐氏聽了鄭媽媽的話,渾身的精氣神兒險些一下子就都散了,要不是還記掛著自己的形象,不想在鄭媽媽面前失了體面,早就坐不住了。
可現在,她還得強打起精神來應付鄭媽媽,讓鄭媽媽回去傳達她的意思,就說她并沒有怪罪安笙,告訴安笙這只是一場意外,誰也不想如此,讓她安心養病,其他的不必多想。
鄭媽媽恭恭敬敬地應了聲是,然后,留下那封安笙親筆所書的回帖就離開了。
鄭媽媽走后,徐氏好似突然變脫力了似的,一下子歪在了軟榻上,嚇得徐嬤嬤和盼夏忙都問徐氏怎么了。
其實徐氏倒也沒怎么,就是一心期盼的事情最后以這么個結尾收場,有些不甘心。
當然她心里頭肯定也是不舒服的,但卻也只能叫徐嬤嬤將鄭媽媽留下的那個回帖,安排妥帖的人送去東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