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小米兒去了那個屋頂去尋風笑天,風笑天搖著折扇,半躺在瓦背上,似乎早知道他會來此:“狐兄,你可真的想好了?我風笑天一生光明磊落,從來不強人所難,哦不,是強狐所難,你可真的是想好了?”
小米兒向他飛出手中的那張紙:“我想要幻化成這個模樣,你可能教我辦到?”
風笑天接過一瞧,正是那冊子中的不同樣貌拼組而成的模樣,他拿著紙張笑:“不錯不錯,狐兄的眼光果然不錯,這樣貌比起老道當年只差了半分而已。”
此時,這戶人家的院中傳來鞭炮聲,今日正是當日成親的那對夫妻三朝回門的日子。
小米兒轉首往下瞧,新郎一身朱紅衣裳,先從二門出來,而后見新娘欲邁門檻,伸手扶她道,“娘子,且小心一些。”
“只是過個門檻,不會摔到的,莫要擔心,不要讓外人瞧了笑話去。”
“你的一舉一動我都在意,即便不會摔到,我乃你夫君,相扶自家娘子,誰敢說笑話?”
一對郎情妾意之人相攜而去。
小米兒瞧著目不轉睛,眼前倏然落下折扇,在他眼前一拍,“狐兄,老道怎么說也算紫霞觀掌門,既然老道乃是得道高人,故而本著高人精神再提醒一下狐兄你,良辰美景好是好,但狐兄乃千年狐妖,與人在一起也算有違天道,在人間來說,你是一只妖,而按你們族中的說法,與凡人結合算是污染你們狐族的純正血脈,你可務必考慮清楚此中因果。”
小米兒神情決然,學人樣向風笑天做揖:“我已再三考慮好,還請道人教我道法之術!”
用一只百年狐尾換了一套道家功法,那風道人見他切尾之后,見他體虛靈力波動強烈,贈了他一株百年人參。
“拿著罷,補補血氣,我知曉你若尋這些奇藥也是簡單的很,這人參也只是為表老道的小小心意。”他遞出一個錦囊,“狐兄以后若遇何事,亦可開紫霞觀中尋老道,今日借了狐兄的尾巴一用,他日我紫霞觀必定能揚名天下,屆時應該是好尋的很,老道若在那時已經魂歸地府,狐兄亦可拿著此物去京中尋玉家之人助你。”
風道人展眉一笑,拍拍他肩膀:“你且放心,天道因果,你若有需要,玉家之人必定會幫你的!”
百年人參治愈不了小米兒的切尾之痛,但那種連著肉牽扯著心的疼痛比起日后能讓自己幻化成人形,小米兒又覺得萬分值得。
他全身疲憊忍著疼痛拖著八條尾回到牢中打坐修煉。
只要照著紫霞門派的修行,他只需花一百八十日便可得人身。
明年,明年的中元節,他便要陪著淑娘以如意郎君的身份陪她一道去放荷花燈…
不,小米兒心道,不用中元節,只要明年桃花盛開的日子,他便能與淑娘一道,賞花賞月、花好月圓。
滿心期待的修煉,換來淑娘同樣滿臉欣喜的臉。
“白兒,”淑娘站在上頭,探身抓著欄桿,她臉上的紅暈竟然在冬季都遮蓋不住,“過了年,我便不能經常來瞧你了,也不能帶哪些糕點給你了…”
“為何?”狐妖修煉千年,通天地靈性,如何看不出來淑娘臉上的紅暈與那嬌羞表情,他心中惶恐,脫口而出,“你要去哪里?”
“我阿爹給我定了親,我得在閨閣中繡嫁衣…”淑娘輕輕抿了抿唇,目中全是柔情,“那人是京中的人家…阿爹還讓我在屏風后頭偷偷瞧了他一眼…”
她聲音越發輕,后頭的話語幾乎只在牙齒內喃喃,但小米兒卻聽的很真切,“我從那一眼便覺得他便是我日后一生的依靠。”
小米兒破了功,走火入魔。
難以言喻的心痛從足間涌向喉嚨,他的手腳甚至是全身好似被抽干了血,心下一片死寂。
拿一只百年狐尾換了幻化成人形的道法之術,還有三個月,他便能成人,他以為他可以與淑娘一生一世,但她卻說,她只一眼便覺得另一人是她一生的依靠。
呵,世間之事竟是如此可笑,如此可悲!
少年懵懂季,經刻骨世事成長,不容易…
小米兒當便晚飛出丘府后山,直奔林中深處,八條狐尾蕩在空中異常耀眼。
林間妖物低低私語,這只能隨便在一個山頭稱王的九尾妖狐為何少了一只尾巴?
有妖物尋仇,有道人斬妖,有練功走火入魔…眾妖把可能發生的事紛紛猜測了一遍,唯獨沒有猜到,有一只九尾狐妖,會為了一個凡人,甘愿切去一只百年修煉而成的狐尾。
小米兒隨手尋了一處山洞稱王作威作福,只為忘卻淑娘。
這山頭正好卻一只能震懾的王,眾妖紛紛拜倒在小米兒的靈力之下,稱他為王,他將這山取名,青丘山。
天空星辰明亮,一日復一日,每當小米兒以為自己能忘卻淑娘時,那身影那一顰一笑便能清晰的浮現出來。
斬斷相思又談何容易,他本是當世無雙的九尾妖狐,只要再修行百年,渡了天劫,便能御風踏云,飛升天空讓天宮仙人稱他一聲,仙君。
如今為一介凡人女子,壞了千年修行,走火入魔再不回去之前修為。
林中有母狐媚眼如絲的瞧小米兒,討好他道:“我的狐王,一個凡人女子而已,您又何必如此念念不忘,將她帶到林中,再關她個一甲子,只怕她人老珠黃,早已嬌羞而死,或者都要去地府像孟婆報道了。”
“閉嘴!淑娘豈能是你等隨意討論之人!“小米兒已可幻化成人形,那俊朗樣貌如玉佩光華流溢,能讓林中母狐全數心生情愫,但又這狐的喜怒無常心生懼意不敢接近,母狐被叱呵后,用四腿奔出洞外,躲的遠遠。
林中另一狐頭軍師小聲附耳建議:“狐王,民間女子最是在意清白之身,小的打聽過了,那丘家小娘子與一個月后才成親,屆時只要狐王去將那淑娘抓來,行了洞房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