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古老而悠遠的道磬在李績心響起…
樂三品,神與氣精,和合四相,攢鏃五行,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心一也,未雜于人,謂之道心,雜以人偽,謂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是為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是為人心,非道心為主,而人心聽命…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
李績沉浸在某種飄渺的道韻之,這來自數萬年前的道祖遺音,并不固定某義,全在自身機緣,李績所獲這一截山竹,卻是載以道心明義為主,對他而言,別有一番的領略。
可嘆蒼生錯認心,常將血肉當黃庭!
李績沉溺悟道三日,三日后睜開雙目,只覺心剔透再無一絲塵垢,感知的世界大如宇宙,小若芥子,一粒一塵,精微入心,仿佛天地之大,自然之酷,再無一絲可動搖心境,于是終于明白,修真近百年,直到這一刻,始成…
劍心通明!
這是一次稀里糊涂的誤打誤撞,但修行便是由這樣一次次巧合組成,你說是氣運也好,機緣也罷,它這么發生了,象結丹渺茫的圖遠。
問心竹自出世起,還不得有成千萬根,那是一片竹林,每根老竹又可以砍成十數段之多;數萬年來,使用過問心竹的修士無數,成功者卻沒聽說過。
這不是問心竹的問題,而是時機的問題,任何頓悟,飛越,沖境都是各方面機緣的總合,單靠一根古老的竹子是不可能做到的,而且,真正使用成功的,又有誰會說出來?
所以問心竹淪落到現在這種尷尬的地步,好在現在存世的不多,用一根少一根,也沒人去真正細究。
李績能憑它悟道劍心通明,也是各個方面不懈努力的結果;如,近百年堅持的六識修練為基礎,圖遠意外結丹帶來的心境升華為引子,最后,問心竹促成的道心圓潤,這些方面,缺一不可。
故此,偶然也是必然,沒有平時的努力,等機會來臨時你又如何能抓住?軒轅劍派弟子數千,每人發一根問心竹,又有何用?平白糟塌東西而已…
劍心通明對李績實力的提升產生的作用意義深遠,它主要的作用并不在力量更大,速度更快等淺層次基理,而是判斷更明晰準確,更不易受對手各種負面狀態的影響,因對自身理解的更深刻而導致的消耗更少,對意境領悟能力的提高等等不顯眼卻至關重要的軟實力提高。
簡單的以對陣元嬰銀尾道人為例,以前的他和鬼豎琴聯手都略顯驚險狼狽,要不是最后一刻心蠱對銀尾道人的影響過大,讓他變得失常的暴燥和不理智,他們兩個還真未必能最終得手。
可現在劍心通明后,最起碼他施展劍光分化時的聚合一劍絕不會三劍后須喘息聚氣,對方施展月光領時也必會提前預感躲避,種種好處潛移默化,影響深遠。
站在窗前,感受到這個世界的生機勃勃,細微入心,仿佛一切皆在掌握之,李績有些興奮,因為達到劍心通明最大的好處在于他終于可以參悟鴻蒙珠了。
聽起來有些不可思異,李績自在玲瓏界得燕信真君贈與鴻蒙珠后,到現在還放在納戒,三十多年未曾動過。
這來自洛真君的建議,結丹前他參悟的是蒼雷珠,那是他結得雷霆劍丹的關鍵,然后一直隱忍到現在,
關于鴻蒙珠,并不是越早參悟越好,正如學齡前兒童,你給他讀三字經是適合的,但若讀大學,庸,那這樣年紀的兒童又能領悟個甚?
鴻蒙珠也是如此,如此珍貴的領略世界生成變化發展演變的機會,便只有一次,金丹之前,境界,修為,眼光,見識,理解都很有限,悟之所得甚少,白白糟塌機緣,故此洛當時建議了兩個參悟鴻蒙珠的前提條件:結丹,劍心通明!
李績深以為然。
現在的他,結丹已二十余年,境界穩固,認知大開,這次又機緣巧合的成得劍心通明,那么參悟鴻蒙珠的時機已到。
他需要回山閉關。
既然有所決,自然是兵貴神速,李績出靈石,三人直接通過滄浪傳送回軒轅,安然是無所謂的,胖子寒鴨從來都不舍得傳送代腳,在他看來,這次交易賺的靈石也不過夠幾人傳送幾次,不過即有金主破費,他也樂得輕松。
回得軒轅,李績直奔洞府,而安然,寒鴨則回軒轅城,
修士間的差距便是這樣一步步拉開的,對李績而言,總有新的目標需要攀登,而對寒鴨來說則是總有新的賺錢商機,安然則是總有新的丹藥煉制,每個人都在忙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事。
在修真界,并不是所有人都執于長生的!
這是凡人對修真認知最大的誤區!正因為修士夠睿智,夠淵博,夠出眾,從小接受這個世界最全面的教育,教育方向也絕不僅僅局限于科舉,而是渉獵天地理,數算格物,所以他們和普通人最大的區別是修士都有自己的思想,并愿意為之堅持。
一個修真世界,所有人都在為長生而努力,這樣的世界是不正常的,是畸形的,是缺乏思想的…所以,反而是不能長久的!
人類,應天命而生,行則不如駑馬,游則不如豚魚,攀則不如猿猴,竟忝列靈長之首,何也?思想也!每個人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思想,萬類霜天競自由!
李績尊重每個人的選擇!其實他也不是為了所謂的長生,他享受提高的過程,癡于對強大力量的追求,想遨游各個世界層面…至于活多久,什么時候死什么時候算!
阿九,仍然音信皆無,李績嘆了口氣,修行道路,殘酷的事實便是,這是一個不斷有人掉隊的道路,其有對手,也有朋友…直到有一天,自己也退出這場攀爬。
因為時至亥時,正是晚課時間,李績在引靈陣一番吞吐修煉后,這才寧心靜氣,準備入神鴻蒙珠。
便在此時,他卻同時受到了兩封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