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3816章如蜩如螗

  在陳群的建議下,曹丕以最高規格,召集了北城之中,冀州、豫州兩派中有頭有臉的人物,于丞相府進行閉門議事。

  當然,實際上豫州派最大的頭臉,就是陳群。

  只不過現在大伙兒默認忽略。

  這就像是上級領導在會議上強調可以放心大膽的提意見,提批評一樣,真要是有人信了…

  就等著什么時候的瑟伯萊斯吧。

  不過不罵領導,可以罵對方的人,于是會議氣氛一開始極其凝重,也極為火爆,雙方頭臉代表互相指責,舊怨新仇一并爆發。

  曹丕耐著性子,聽著。

  等到雙方都罵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肝甯釀,抑或是來打窩啊等廢話來回咕嚕轉的時候,才猛的一拍桌案,怒聲喝道:夠了!

  雙方靜了下來。

  誰都知道吵吵解決不了問題,但是可以宣泄情緒啊…

  只不過宣泄完了之后,還是要回歸問題本身。

  在場的不管是雙方還是幾方,都明白這一點,所以當曹丕發話之后,眾人也就都停了下來,就連那之前面紅耳赤似乎下一刻就要扭打在一起的那些人,也都是坐了下來。

  若是破城,爾等可有什么好處?!曹丕咬著牙說道,先有崔氏反叛,壞了南城!如今為了一瓢水,莫非是要壞北城?!賊軍允諾與民分田,分得是誰的田?!真以為賊軍進城,只要投降,就會饒了你我性命?哈哈!笑話!你我若是不死,賊軍何來田畝可分?!

  曹丕目光冷冷掃過,還有人覺得放棄田產,就可活命?!哈哈!哈哈哈!易地而處,爾等會放心,會覺得放棄田產者便是心甘情愿,絕不反復?!誰信?!某就問,誰信!

  往日恩怨,是家里事!今日生死,是門外寇!要想活,就收起各自肚腸,同心協力!否則,大家一起死!

  死亡的威脅,最終壓過了派系的紛爭。

  在曹丕近乎赤裸的威脅下,再加上陳群從中斡旋,雙方總算達成了暫時的、脆弱的、有限的共識…

  但對外宣稱,依舊鄴城北城的官僚體制,依舊是團結的,奮進的,和諧的,在曹丕的英明領導之下,閉門會議取得了一致性的偉大共識,可以讓偉大的曹氏再次偉大…

  會后,曹丕雷厲風行,立刻調整城防部署。

  將冀州兵與豫州兵徹底打亂編制,混合布置于各段城墻,并要求每段防區的正副指揮官必須由兩派人員分任。

  同時嚴令,某段城墻若失守,則該段所有將領,無論派系,同罪處斬!

  這種做法就幾乎是強行將兩派的利益捆綁在了一根繩上。

  別管強扭的瓜甜不甜,反正先扭在一起再說…

  為了維系這來之不易的穩定,曹丕也做出最大限度的表演。

  他每日兩次,親自巡營,足跡遍及各大營區和關鍵防段。

他強忍著對粗糙粟米飯和帶著土腥味分配水的厭惡,與普通兵卒一同進食  他面上掛著笑容,并對兵卒軍校說著精心準備的不同話語…

  面對冀州籍士兵,他言辭懇切。

  鄴城乃河北根本,冀州更是我第二故鄉!諸君守衛的,不僅是這座城池,更是我們一同的故鄉!我們守住鄴城,便是守住家鄉!

  面對豫州籍老兵,他則動之以情。

  諸位都是最早追隨先丞相的股肱!多年來南征北戰,方有今日基業!如今逆賊圍城,意在毀丞相心血!守鄴城,便是守我們這來之不易的江山社稷!

  似乎有點用。

  這套話術,雖然粗糙,但在大漢這樣相對單純的環境之下,也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暫時性的安撫了不同群體的情緒。

  北城的局勢,在曹丕與陳群這番恩威并施、強力彈壓與有限妥協相結合的一系列手段之下,倒是也進入了一個相對平穩的階段,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豫州和冀州兩派的水井也開始新開工挖掘起來,多少是給普通的兵卒軍校,城北官吏家屬們帶來一些新希望。

  就在曹丕剛剛松了一口氣,以為度過了最大危機,甚至開始盤算著如何利用新凝聚起來的力量進行反擊或固守待援時,陳群卻帶來了一個讓他如墜冰窟的消息…

  世子,陳群面色凝重得可怕,聲音壓得極低,仿佛怕被空氣聽去,這賊軍…恐怕是并非僅在斷水疲我…連日來,某觀其民夫調動,土方堆積之處,以及夜間隱約聽聞的些許異響…某可斷定,賊軍是在借筑壩取土之名,行…挖掘地道之實!

  地道?!曹丕猛的愣住,一把抓住陳群衣袖,你…你可確定?

  陳群沉重的點了點頭,群雖未親見,但諸多跡象吻合…城外暗渠方向,夜間多有光火晃動,伴隨沉悶聲響…若是某所料不差,賊軍是想要打通內外,以地道潛入城中,壞我城防!

  曹丕只覺得一陣天旋地轉,重重的坐了下來。

  他忽然感覺到了從內心當中涌動出來的疲憊之感,如同潮水一般淹沒了他。

  難道就沒有幾日安穩可以過么?

  接連不斷的事件,忙碌不停的表演,就像是趕場明星一般的秀,已經夠讓曹丕覺得筋疲力盡渾身腰酸背痛,若不是每天晚上讓小姐姐按摩一下,肯定是無法堅持下來的…

  結果現在還沒完!

  還有地道!

  驃騎軍怎么不能消停啊!

  他原以為擋住了明處的刀槍,卻沒想到,真正的殺招,竟來自腳下!

  龐統的棋,一環扣著一環,仿佛永遠沒有盡頭!

  曹丕無法想象,若驃騎軍真從地底鉆出,出現在北城街巷,那將是何等恐怖的景象!

  那么他和陳群剛剛凝聚起來的一點士氣,恐怕會瞬間冰消瓦解。

  在慌亂和頹喪之后,曹丕很快發現,陳群雖然面色凝重,但眼神中卻并未流露出同他一般的慌亂,依舊是氣場平穩。

  曹丕頓時就反應過來,陳群必然有應對之法。

  曹丕深吸了一口驢肉火燒,頓時覺得有些火氣旺了,但只能強忍著,記在心中的小本本上。

  長文!你…你既已察覺,必有應對之策,對不對?!

  說到最后幾個字,曹丕忍不住有些咬著牙。

  都是到了當下這種情況,這陳長文還拿腔拿調?!

  其實曹丕誤會了陳群,陳群之所以沒有立刻就將所有事情都一一陳述,不是為了賣關子,而是一方面陳群也是剛發現不久,事發突然,另外一方面也是在心中不斷盤算,究竟要如何應對…

  聽聞曹丕問及,陳群微微頷首說道,世子勿憂。鄴城乃河北雄城,城墻地基深入地下數丈,分層夯筑,以巨石為基,夯土如鐵,硬結堪比金石!想要挖塌城墻,絕非易事…不過…

  這一個不過,讓曹丕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

  陳群停頓了一下,然后又是很快的接下去說道,賊軍狡詐,或不會強挖城墻根基…而是可能…會利用原本暗渠,將其擴大,以圖速通城中…

  曹丕見陳群停頓,曹丕以為陳群又要賣關子,不由得咬著牙問道,長文!某問,有何對策?!

  陳群暗中嘆了一口氣,說出了他思忖已久的方案,可用守疏勒城之法!

  那就去辦!曹丕的耐心似乎已經到了極限。

  …遵令。

  陳群離開了丞相府。

  其實比起通過暗渠進城,陳群更擔心另外一件事。

  火藥。

  不過到了最后,陳群也沒有向曹丕提及這個問題。

  提了也沒用,到頭來還是要陳群去解決。而且能怎么解決?陳群知道驃騎軍的火藥放在那里么?

  后營?確實,很有可能。

  但問題是,誰去?

  如果誰都不去,又怎么能壞了這些驃騎軍的火藥?

  還不如用暗渠…

  陳群長長的呼出一口氣。

  眼下,也就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了。

  正在打井的夏侯都尉,接到了緊急軍令。

  都停下!別挖了!快!帶上家伙,跟我走!

  夏侯都尉雖心中難免疑惑,還是嘶啞著嗓子下令。

  兵卒們面面相覷,看著腳下挖出的一個井坑…

  不挖了?

  明明土壤已經很是濕潤了,要是再挖幾下,會不會就有水出來?

  可軍令就是軍令,即便是嘴上抱怨著,,但還是拖著疲憊的身軀,扛起鋤頭鐵鍬,跟著夏侯都尉奔向指定的地點。

  在北城暗渠出口左近,已經是一片的混亂。

  文吏指揮著兵卒和臨時征調的民夫,粗暴地拆除著暗渠出口周邊的民房。

  哭喊聲、呵斥聲、木材倒塌聲不絕于耳。

  拆下來的磚石梁柱,又被迅速運到暗渠出口前方,緊張地壘砌起來,試圖搭建一個臨時的、小型的甕城結構。

  夏侯都尉和其他被抽調過來的兵卒軍校的任務,就是加固這個簡陋的甕城,并在甕城處挖掘陷坑,布置鹿角、鐵蒺藜。

  快!快!驃騎賊子可能隨時從這地底下鉆出來!

  一名潁川口音的督軍揮舞著佩刀,厲聲催促。

  夏侯都尉和手下兵卒聞言,也不敢怠慢,拼盡全力挖掘、搬運、壘砌。

  汗水混合著塵土,糊滿了每個人的臉。

  幾口大銅釜被架起,里面熬煮著惡臭難當的金汁,準備用來澆灌可能出現的驃騎地道口。

  氣氛緊張到了極點,每個人都豎著耳朵,仿佛能聽到地底傳來的挖掘聲。

  可是,直到夜幕降臨,暗渠出口處除了他們自己弄出的聲響之外,并沒有什么異常的現象。

  預想中驃騎軍破土而出,如同蟲子蜂擁般鉆出地面的場景,并未發生。

  夜深了,負責趴在埋于地下的空心陶甕上傾聽動靜的地聽兵卒,揉著發麻的耳朵,困惑的上報,好像…沒動靜了?之前還能隱約聽到點悶響,現在…好像換到別處去了?

  別處?哪處?

  呃…還要再聽聽,聽聽…

  那還不趕快去聽!

  等在一旁的夏侯都尉兵卒軍校,也是筋疲力盡。

  夏侯都尉即便是知道現在是軍情緊急,但是看著眼前這倉促搭建,顯得十分粗糙的甕城,以及聞到不遠處那些熬煮了大半天,已經快燒干又加了數次水,也愈發令人作嘔的金汁氣味,一股無力感涌上心頭。

  他手下的一些老兵已經開始低聲抱怨…

  夏侯都尉也就裝作都聽不見,懶得去管了。

  好不容易等到了天明,命令再次傳來——

  說驃騎軍可能改變了方向,要求他們立刻轉移到城墻另一側某處,挖掘新的陷阱和防御工事!

  這道命令,便是如同最后一根稻草。

  積累多日的疲憊、饑渴、以及當下被反復折騰的怨氣,瞬間夾雜在一處,爆發了出來!

  不干了!老子不干了!

  一名性格暴躁的老兵一把將鐵鍬摔在地上,指著前來傳令的文吏吼道,挖井!不讓挖!守暗渠!白守!現在又換地方?當我們是牲口嗎?!要老子干活可以!拿吃的來!拿水來!讓老子吃飽喝足睡一覺!否則,什么狗屁軍令,老子不聽!

  對!不聽!

  吃飽了睡一覺再說!

  光讓干活,不給吃喝,不給睡覺!這算什么道理!

  兵卒們群情激憤,七嘴八舌地叫嚷起來,甚至有幾個低級軍校也面露憤懣,沉默地站在一旁,顯然是默許了兵卒的行為。他們也同樣受夠了這種無休止的、似乎毫無意義的折騰。

  前來傳令的文吏,其實也不是不懂得說一些996福報的假話混話蒙騙的話,而是對面這些大頭兵手中真的有刀槍!

  于是文吏便是二話不說,當場轉屁股就走,回頭便是添油加醋上報給了陳群。

  又是叛變?

  陳群也是被嚇了一跳,但是又聽說是夏侯氏的兵卒在鬧,頓時就明白了是文吏在其中搞鬼。

  給我拿下!

  陳群指著那個來回倒騰傳話的文吏,怒聲吼道。

  若是往常,陳群也就忍了。

  小打小鬧,過個手沾點油什么的,其實陳群不是不知道,而是覺得用順手了,懶得換。

  但是現在是什么情況?

  陳群一聲令下,左右親兵如狼似虎地撲上前去,三兩下便將那文吏捆得結結實實。方才還添油加醋的文吏此刻面如土色,渾身抖如篩糠,連求饒的話都說不利索了。

  處理完文吏,陳群深吸一口氣,他整理了一下衣冠,便是急急待人前往北城暗渠口。

  喧囂鬧騰的兵卒們見陳群親自到來,聲音略微低了下去,但那一張張因疲憊和憤怒而扭曲的臉上,不滿依舊濃重。

  陳群的目光掃過眾人,將他們的疲憊、饑渴、怨憤盡收眼底。

  我知道,你們很累,很渴,也很餓。

  沒有斥責,沒有大道理,這簡單的一句話讓躁動的人群安靜了不少。

  是我陳群失察,致使小人作祟,沒有說清楚,讓你們受了委屈。陳群繼續道,語氣沉痛而誠懇,那搬弄是非的蠹蟲已被我拿下。我向諸位保證,此類人等,發現一個就查一個,絕不容情!

  陳群頓了頓,話鋒一轉,指向不遠處,但眼下軍情緊急,賊兵隨時可能從地下攻城,若不及時做出防備,我等莫說吃飯睡覺,性命都難保!

  我已下令,即刻從我的親軍營中調撥存水與干糧,優先分發給此處弟兄,聊解燃眉之急!新的給養,最遲晚上必到!陳群提高了音量,現在,我需要一半人手,隨我親兵隊立即前往另外一處修建防線!其余人等,由此處軍校帶領,就地輪換休息兩個時辰!兩個時辰后,再去接替前方弟兄!

  陳群沒有空談忠誠,也沒有威逼恐嚇,而是直接給出了解決方案。

  懲處罪魁、承諾補給、分配任務、安排休息。

  更重要的是,他親自到來,并拿出了自己親軍的給養。

  陳群的目光落在了夏侯都尉身上。

  夏侯都尉吸了一口氣,還等什么?!拿起家伙事,跟我走!

  一半去干活,一半休息。

  表面上確實不錯,但是同樣的也等于是將此地的風險驟然降低了一半。

  在低級軍校的呼喝組織下,隊伍開始有序行動起來。

  陳群看著逐漸平息下來并開始執行命令的士兵,暗暗松了口氣。

  危機又一次暫時緩解。

  但眼下,這支隊伍總算被他從嘩變的邊緣拉了回來。

  他依舊待在原地,直到看到第一批飲水和干糧被分發到士兵手中,兵卒的情緒徹底穩定下來,才轉身離開…

  在回丞相府官廨之時,陳群忽然意識到了問題的真正所在!

  從趙云、張遼搭建高臺,用鄉音瓦解軍心開始,到龐統斷水、引發內斗,再到如今這虛虛實實的地道疑云…

  驃騎軍的目標,或許從來就不僅僅是物理上的城墻!

  鄴城的城墻固然依舊堅固,硬結如石,但城墻之內的人心,早就在這一連串的打擊、猜疑、匱乏和反復折騰中,變得千瘡百孔,脆弱不堪!

  他陳群能算出地道的可能方向,能想出耿恭守城的古法,卻算不出,也穩不住這已然渙散的軍心士氣!

  龐統的下一擊會從哪里來?

  是東?是西?是真地道?

  還是又一個擾亂人心的詭計?

  陳群發現自己已經完全失去了判斷的把握。

  他可以站在曹丕面前,依舊努力維持著鎮定自若的表情,分析著各種可能,提出應對方案,但他自己獨處的時候,也只有他自己知道,那份智珠在握的底氣,早已在鄴城軍民那千瘡百孔的人心面前,消散殆盡…

  他仿佛在與一個無形的,強大的,卻無處不在的對手博弈,而棋盤,正是這搖搖欲墜的北城,以及城中那再也經不起任何風吹草動的人心。

  龐統的一連串的舉動,都是擺在陳群面前的陽謀,陳群眼睜睜都可以看得見,卻無法讓鄴城北城這混亂的車輛,在奔向滅亡的懸崖的道路上偏移半分…

大熊貓文學    詭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