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1033.負責任的好醫生

  “你說你,怎么就這么不小心呢?”

  “我和你說過多少次了,你怎么就這么不讓我省心呢?”

  “身體是你的,飲料是別人的,你是差人家那一口啊,還是你渴得要死了,非喝不行?讓我給你操心!”

  病房里,老爸躺在病床上,手臂上掛著藥袋。

  其實藥袋之中也不真是藥,剛才問了一下護士,好像是葡萄糖和生理鹽水什么的,周方遠不太懂。

  但他記得醫生的叮囑,要讓老爸這幾天多掛水多喝水,然后多尿,把體內的酮體給排出去。

  老媽坐在那里絮絮叨叨的說著。

  老爸一個勁的撇嘴,但也不敢還嘴,被訓得跟兒子似的。

  周方遠在旁邊看的好笑,忍不住嘴角就翹了起來。

  “笑什么笑,你爸生病了你還挺高興?”

  老媽不知道什么時候注意到了他,一巴掌就拍在了他的后腦勺上。當然不是真大,只是輕輕拍了一下。

  “不是,我是想到了別的事情…”

  周方遠當然不能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那也太傷人了。

  “嗯?”

  然而不等他把話說完,就見老媽臉色微微一變。

  “沒什么…”

  果斷認慫,就算自己八十歲了,在老爸老媽面前也還是兒子。

  老媽現在的目標全都放在老爸身上,所以見周方遠服軟,也就不再說什么了。

  其實也不怪老媽絮叨,她之前根本沒想過自家人會患糖尿病,也從未考慮過要預防什么的。但在日常生活里,她已經逐漸開始降低自家人在高碳水方面的攝入,飲食結構也變得以蔬菜和肉蛋為主,這是一種生活的本能,在潛移默化的促使她這么做。

  結果老爸還是得病了,如果真的是那種不可避免的病,那誰也不能說什么。

  可偏偏是糖尿病這種和吃有很大關系的病,本身歲數就不小了,身體機能不太行了,這時候更應該小心注意才是。哪知老爸這么大歲數的人,卻突然不小心放肆了一把,結果染上了這種幾乎無法治愈的病灶,就算不太嚴重,但家人擔心啊。

  老媽之前就被嚇得夠嗆,現在回想起來,能輕易饒了他才怪呢。

  老爸現在是完全不敢還嘴的狀態,只能任由自己老婆在旁邊數落,閉著嘴,一聲不吭,乖乖認慫。

  不多時,醫生來了。

  一看到醫生過來,老媽立刻迎了上去。

  “大夫,您看我老公這個病,到底危不危險啊…”

  雖然醫生已經說得很明白了,但老媽還是不妨心。

  也是,換做是誰,面對這種情況也會緊張吧。

  “放心吧,糖尿病只要認真養護,其實危險并不嚴重。”

  醫生一上來就先定調子,讓老媽放松。

  “但是你們也不能掉以輕心,糖尿病這種病,養護好不好絕對是兩種不同的狀態。養護好了,自然是沒什么問題,但如果養護不好,問題就很嚴重了。

  你們不是醫療圈子里的人,可能不太清楚。

  糖尿病如今已成為全球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

  據國際糖尿病聯盟預測,2015年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數量將達4.15億。其中,我國成年糖尿病患者數量超過1億,占全球總數的四分之一左右。

  之前就有數據顯示,與未患糖尿病的成年人相比,在中年被診斷為糖尿病的成年人平均縮短9年的壽命。

  2004的時候有一項調查,是咱們國內一所大學和國外一所頂尖大學聯合進行的,他們招募了51萬名年齡在30到79歲之間的成年人。

  在基線調查時,研究人員通過問卷記錄了調查對象的糖尿病狀態,包括確診的年齡、目前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藥物使用情況。被招募的參與者中,有6的人患有糖尿病。研究人員發現,與未患糖尿病的成年人相比,隨訪期間,糖尿病患者的死亡風險增加1倍,且農村地區糖尿病患者死亡風險比城市地區糖尿病患者死亡風險增加的更高。

  此外,糖尿病還與缺血性心臟病、中風、慢性腎臟疾病、慢性肝臟疾病、感染、肝癌、胰腺癌等疾病的死亡率增加有關。

  死于糖尿病急性并發癥治療不當的風險在農村地區要更高。

  這說明什么,說明在醫療條件和醫療理念不同的地方,同樣患病的人,表現也決然不同。

  我看你們家條件應該不錯,所以應該更加珍惜機會,好好治病,好好養護,您二位這個歲數,比我爸媽還年輕,以后好日子可在后面呢,可千萬不能粗心大意。”

  果然不愧是醫生,安慰你是一把好手,嚇唬你更是一把好手。

  當然醫生的話不全是嚇唬人,醫生嚇人,是為了讓病人能夠更重視自己的病,更好的接受治療,更努力的養護自身,他們嚇唬人,并非有什么不好的目的,反而他們從最初打定的主意就是讓病人能夠更好的恢復。

  “我每天都能接觸到新的病人,很多人和你們一樣,面對自己不熟悉的病,會感覺害怕和擔心。

  其實根本沒有必要,在糖尿病確診前后,堅持全面的健康生活方式,比如說高質量的飲食、不吸煙、適度規律運動、飲酒適量等等,不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還可以幫助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地預防心血管疾病并發癥。

  我國現在就已經有1億多糖尿病患者,患病率已到達9.7。

  世衛組織的數據顯示,到2040年,中國的患病人數預計將增長至1.5億。

  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并發癥和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疾病,因此預防或延緩心血管并發癥尤為重要。除了控制血糖之外,改善生活方式是糖尿病病人自我健康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一直說,病人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病人以及家屬也一直問我們,什么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今天就認真的告訴你們,對于普通人群而言,不吸煙、控制飲酒、提高膳食質量、保持中強度的體育鍛煉——有這些生活習慣的人們的心臟疾病和代謝疾病發生風險較低,死亡率也較低。

  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健康生活方式是否具有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長期益處?

  老實說,其實這個說法目前尚不明確。而且,迄今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活方式與整體死亡率的關聯,缺少針對心血管并發癥風險的數據。尤其是對糖尿病患者確診前后來說,生活方式的改善是否能帶來隨后的心血管健康益處,仍然缺乏有力證據。

  不過老美那邊有團隊做了兩個大型隊列的數據,最終納入了8970名女性和2257名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每兩年隨訪一次,平均隨訪時間為13.3年,分析了四個可改善的生活方式因素。

  飲食、吸煙、飲酒和體育運動。

  在飲食方面,通過參考基于米國農業部膳食指南的健康膳食指數,可對參與者飲食模式中的蔬菜、水果、全谷類、堅果、多不飽和脂肪酸、長鏈ω3脂肪酸、紅肉和加工肉、反式脂肪、加糖飲料和鈉的攝入情況,進行飲食質量評分。

  在吸煙方面,將非吸煙者定為低風險。

  在飲酒方面,將適度飲酒定為低風險,即女性每天攝入酒精量為515克,男性為530克。

  在體育運動方面,將每周至少150分鐘的中高強度的體育活動定為低風險。

  在平均13.3年的隨訪中,研究者共記錄到2311例心血管發病病例,858例心血管死亡事件。

  最后他們得出結論,與生活方式不健康的參與者相比,遵循健康生活方式的糖尿病患者的總體心血管病、冠心病和中風的發病率以及心血管病死亡率的風險都有顯著降低。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在確診后改變生活方式與較低風險的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顯著相關。與生活方式無變化的調查對象相比,改善生活方式的糖尿病患者的總體心血管病、冠心病和中風的發病率以及心血管病死亡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每增加一項健康生活方式因素,都能進一步降低以上相關疾病的發生風險。

  對于患有高血壓和/或高膽固醇血癥的糖尿病患者來說,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與隨后較低風險的心血管疾病發病也顯著相關。

  即使考慮了糖尿病患者的年齡、體重、吸煙狀況、糖尿病患病時長、性別/隊列、藥物使用情況以及糖尿病確診前的生活方式等潛在干擾因素,以上結論仍然成立。

  目前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通過改善生活方式是否可以預防或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的證據還不是很充分,一些人群干預研究也得到了不一致的結果。研究為健康飲食和生活方式在糖尿病人群中可以有效并顯著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提供了進一步的證據。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結果提示,即使在糖尿病診斷前有很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只要在診斷后不斷改善飲食和生活方式仍然可以顯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

  總的來說,這項研究表明,在糖尿病確診前后,堅持全面的健康生活方式,可以幫助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地預防心血管疾病并發癥。

  其實不僅僅是針對病人,對于非糖尿病患者來說,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有很大好處的。

  咱們國內就有團隊在做相關研究,該研究在對12萬人長達約30年的隨訪中發現,遵循健康生活方式的參與者中,不僅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癌癥死亡率有顯著降低,預期壽命也的確有延長。其中,遵循的健康生活方式的項數越多,預期壽命延長的時間也越長,平均最長達到13年左右。

  總之,健康生活方式在糖尿病預防管理和延年益壽方面的作用。在患病后控制血糖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所以你們一定要謹記,以后吃飯不能瞎吃,要多運動,我給你們的那張單子,一定要按照上面的內容來吃,千萬不能自己放松。”

  這個醫生的醫德顯然很不錯,在病房里,當著周方遠一家人,以及另一家人的面。

  長篇大套的說了一大堆,雖然很多專業性的東西大家其實是聽不懂的,但簡單的內容卻很明白。

  歸根結底就是六個字,管住嘴邁開腿,既要在吃的方面有所控制,也要增加運動內容。

  “另外啊,你們兩家人都記住,胰島素是能不打最好就不要打,千萬不要把控制血糖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胰島素身上。

  胰島素確實是能控制血糖,但也不是沒有危害。

  比如說低血糖癥,就是胰島素帶來的麻煩之一。低血糖癥是使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時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原因是胰島素使用劑量過大。低血糖癥發生時可能會引起昏迷,要將該類昏迷與酮癥酸中毒昏迷和非酮癥糖尿病昏迷區分開,以免耽誤治療。

  還有過敏反應,治療糖尿病所用的胰島素可能來自于動物,而動物與人類之間存在種屬差異,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另外,胰島素制劑不純以及其中含有雜質等也會引起過敏反應,常見的解決方法是選用其它種屬動物的胰島素,選擇高純度的胰島素制劑或者人胰島素。

  最麻煩的是胰島素抵抗。

  胰島素抵抗可分為急性抵抗性和慢性抵抗性,前者是通常是因為出現感染、創傷、手術等應激狀態時,血中拮抗胰島素的物質增多,降低了了胰島素與其受體結合的概率。

  而后者形成原因則較為復雜,目前大致可分為三個:第一是受體前異常,胰島素與其抗體結合以后可能會抑制胰島素向其靶部位即治療部位的轉運,會影響胰島素的治療效果;第二是受體水平變化,胰島素藥與靶細胞上的胰島素受體結合后才能發揮作用,而高胰島素血癥時靶細胞上的胰島素受體數目會減少,胰島素無法與足夠的受體結合,從而產生胰島素抵抗,另外,老年患者、肥胖患者、肢端肥大癥以及尿毒癥患者胰島素數目減少和酸中毒時胰島素與其受體的親和力降低,導致結合律降低也屬于造成胰島素抵抗的原因,屬于受體水平變化;第三是受體后失常,指的是靶細胞膜上的葡萄糖轉運系統及某些酶系統等失常,會妨礙胰島素發揮正常作用,從而導致胰島素抵抗。

  總之,胰島素也不是萬能的,為了你們自己好,盡量少打胰島素,能通過節食和運動控制血糖,就盡量多控制一下自己,胰島素能少打就少打,避免出現我說的那些問題。”

  醫生給兩個病人和兩家家屬說道,說的足夠詳細,保證兩家人都能夠聽懂,并且認識到這里面的利害關系。

大熊貓文學    最爽新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