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廳內。
李澤軒見火候差不多了,就站出來說道:“巨子,之前的那些因因果果,全部都成了過眼云煙,但也會成為前車之鑒!如今的墨家,您若是不想任其繼續衰亡,就必須做出一些改變啊!
墨子當年創立墨家,難道不是想憑借自己在器械制造方面的才學,讓天下農戶過上好日子嗎?如今墨家雖然式微,但墨子當年的學問想必還是傳承了下來,你們卻偏安一隅,忘卻了墨子救濟天下的初衷,長此以往,等待墨家的只有徹底消亡!”
墨子當年自稱是“鄙人”,被人稱為“布衣之士”。曾做過宋國大夫,是一個有相當文化知識,又比較接近工農小生產者的士。他自詡“上無君上之事,下無耕農之難”,是一個同情“農與工肆之人”的士人。
墨子曾經從師于儒者,學習孔子之術,稱道堯舜大禹,學習《詩》《書》《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來逐漸對儒家繁瑣禮樂感到厭煩,最終舍掉了儒學,形成自己的墨家學派。
在代表新型地主階級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和儒家相對立的最大的一個學派,并列“顯學”。《韓非子·顯學》記載:“世之顯學,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
此時,墨槐沉沉地嘆了一口氣,神色復雜地看了李澤軒一眼,說道:“當年圣祖仙逝后,墨家分裂為三派——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和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相里氏由圣祖首席弟子禽滑釐統領,他擁有巨子的信物——墨雪劍!”
說到這里,墨槐抽出了腰間墨色長劍,神色肅穆而憂傷地看著劍身,繼續說道:“墨雪劍銘,天下大同,唯心不動!從古至今,歷代墨家巨子就算戰死也一直堅守這個信念!老夫身為墨家第四十五代巨子,直到今日才認清我墨家衰退之根源,實在是罪該萬死,我墨槐對不起圣祖啊!”
說罷,他的眼角竟然滴下來兩滴濁淚。
李澤軒寬慰道:“巨子不必自責!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實不相瞞,先前巨子的三問,小子之所以能全部答出,就是因為小子的工學,與墨家的墨學,有許多共同之處!巨子若是愿意帶著墨家弟子一同來炎黃書院任教,到時候我們不僅可以共同探討學問,還能將工學和墨學發揚光大,讓學生們帶著這些學問,去造福我大唐百姓!”
墨槐疑惑道:“工學?何為工學?”
李澤軒笑問道:“巨子難道沒看先前的那幾期《大唐日報》嗎?”
墨槐頓時尷尬道:“倒是聽人說起過,卻未親自看過!”
不是他買不起報紙,而是他覺得自己身為墨家巨子,就得以身作則,應該遠離報紙那種只為娛樂大眾的俗物!
墨鐘跟墨云紛紛垂頭喪氣,覺得自己的“老大”丟人丟大發了。
李澤軒卻不以為意,耐心地解釋道:“工學,乃工程之學,它以服務人民需求、改善人民生活為主要目的,以實現全民富裕為終極目標!民間房舍、宮廷樓閣、河堤水利、城墻皇陵、農業生產皆離不開工學支撐!總之,工學只為利及天下萬民,而不是為了學派爭斗!”
墨槐一怔,喃喃道:“工學只為利及天下萬民?這與我墨家的宗旨是何其相像啊!”
墨家學派的宗旨是“為義”,孟子說是“利天下”。《莊子·天下篇》說是“備世之急”。墨家聚徒講學,身體力行,是儒家的最為主要的反對派。當年墨子為實現其主張,親率領門徒奔走各國,就是為了讓墨學能夠給天下百姓帶來方便與益處。
半晌后,墨槐回過神道:“恕老夫冒昧,爵爺你說你那工學,與墨學有許多相同之處,不知可否有實證?”
事情發展到現在,墨槐對待李澤軒的態度,也發生了極大的轉變,從最開始的傲慢、輕視,到后來輸掉賭局時的刮目相看,再到現在聽說李澤軒自創工學后,他已經將李澤軒視作同輩中人了。
從古至今,一個有能力的人,無論年齡大小、長相美丑,無論走在哪兒都會受人尊敬的!
李澤軒大笑道:“這有何難?李先生,可否讓貴府家仆,去小子家中幫忙取兩本書回來?”
李綱自是無不應允,片刻之后,李綱家中一名小家丁騎著一匹老馬,自后門而出,奔向永樂坊。
屋內幾人也沒閑著,李澤軒見李綱安排人去拿書后,他對墨槐拱手道:
“巨子,說實話,對于您剛剛提出的那三個問題,小子心中很是吃驚,本來小子以為,在天文、力學、工學這些偏門的方面,就只有小子一人在研究,萬萬沒想到今日會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巨子若是方便,可否告知先前那三個問題,都是出自哪里?”
無他,李澤軒之所以這么問,主要還是為了確定墨槐到底是不是穿越者,畢竟墨槐剛剛那三個問題實在是有些驚世駭俗,由不得他不多心。
墨槐聞言道:“那三個問題全是圣祖當年留下的手記或者典籍中記載的問題,老夫本以為只需用其中一個,便能將爵爺難住,卻怎么也沒想到,爵爺小小年紀,還能對這些東西如此有研究!說來也慚愧,老夫身為墨家巨子,卻不如爵爺你這么能鉆研,只能守著圣祖留下的學問,茍延殘喘!唉!不止老夫,先前的四十三任巨子,也無人能夠企及圣祖達成的成就!”
墨槐能有這份覺悟,倒也還算不錯,在墨子之后,墨家再也沒出現一個集大成者的思想家,更沒有進一步完善墨家的思想以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沒有與時俱進。
而其它諸子百家像儒家孔子之后有孟子,荀子,董仲舒等。到家在老子之后有莊子,劉安等等。法家更是受到統治階級的重視。尤其是在西漢初,國家大治,統治者需要治國良策時,儒家董仲舒上《春秋繁露》《天人三策》。道家劉安獻上《淮南子》。
而墨家在當時學術上和治國思想上卻無所作為。
這也算是墨家走向衰敗的原因之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