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推薦:
婁燕妮先前照的相片膠卷還在相機里沒來得取下來呢,沒想到就先收到了婁奶奶的照片,看著婁奶奶穿著壓箱底的新衣,衣服上還有深深的褶印,滿臉笑容地站在家里搭的戲臺子邊,婁大姐一家也都換了衣服伴在婁奶奶身邊,婁燕妮心里也跟著高興。
人逢喜事精神爽,婁父過世的那年,家里連番遇事,奶奶生生老了十歲不止,要不是家里就只有她們幾兄妹,婁奶奶硬撐著身體,只怕當時也要隨婁父去了。
現在婁奶奶看著精神特別好,哪怕是半頭銀絲,但也根根精神。
“太姥姥。”婁燕妮指著照片里的婁奶奶教小哥倆認人,“還有大姨、大姨夫和表哥表姐,你們腳下穿的棉布鞋,都是太姥姥給你們做的。”
小哥倆對老家的事已經沒有什么印象了,不過還是乖巧地跟在婁燕妮身邊,有樣學樣地喊人。
婁大姐給婁竣林寄相片的時候,連著她做的布鞋和家里曬的菜干寄了不少過去,婁竣林現在上班了,要是不上班的話,可能還得在家做飯,菜干這些都經放,可以慢慢做來吃。
婁燕妮買了西服料子,請裁縫師傅幫忙裁剪了,自己拿回家車好,給婁竣林郵了過去,韓凜做為姐夫,送了雙皮鞋,婁靖平在部隊知道好消息后,也想辦法給婁竣林寄了塊手表,雖然是買的修過的舊表,但是婁竣林也都很喜歡。
“我手里錢不多,去批發市場挑了根很便宜的領帶,你不要嫌棄。”婁燕秋見婁竣林穿著新衣服新皮鞋,笑瞇瞇地把領帶遞給婁竣林。
領帶的料子確實很一般,但是戴上效果很好,但因為顏色選得好很顯年輕。
婁竣林壓根就沒有想到婁燕秋還能給他送禮物,她打暑假工是沒有錢的,就是幫忙打雜,然后學東西,要是有演出才能拿到幾塊錢的車馬費,她攢點錢在手里也不容易,再看身上這一整套,婁竣林是真的覺得再沒有比他更幸福的人了,“等我拿工資,請你吃大餐,到時候給你生活費。”
婁竣林被分配到設計院畫圖,第一個月工資是六十八塊錢,留十八塊錢在手里,剩下的他打算全部匯給婁燕妮,把這個打算同婁燕秋一說,立馬被她給反對了。
“二姐的性子你還不知道啊,你說郵給她攢著,她肯定給你攢得好好的,一分都不會動用。”婁燕秋覺得婁竣林是高興傻了,“還不是還想給聽話懂事買玩具嗎,你拿什么買?”
婁竣林愣了一愣,是這樣沒錯,“那行,我到時候郵四十給二姐,三十給她存著,十塊放到咱們家的賬戶里。”
家里的賬戶管著他們倆在京城的生活費,還有婁燕奶奶那邊的花用,以前都是婁燕妮和婁靖平往里存錢,現在他也終于能攢錢往里存了,除開匯給婁燕妮的,婁竣林手里還留了近三十塊錢,他自己用不了多少,還能給兩個外甥買些東西,大姐那里也不能落下。
“我不要你的生活費,我自己能攢錢,等我寒假就能拿到工資了。”如果她按步就班地上學,現在也差不多要分配工作拿工資了,但是婁燕秋一點兒也不后悔,她現在走的路雖然辛苦一些,但她甘之如飴。
婁燕秋想,再過兩年,哥哥姐姐們肯定能看到她登上劇院舞臺的那天。
婁竣林留京的事兒,韓父也知道了,婁燕妮給他郵東西的時候,還有些東西是捎給韓父的,其實也不光是為了省那點兒郵費,而是婁燕妮希望,雙胞胎留在北京,有人可以幫著照撫一下。
工作方面不用韓父拉拔,就是雙胞胎要是萬一出了個什么事,生病住院什么的,能有人求助,就近照顧照顧。
她這小心思也沒藏,給韓父打電話的時候也提過,愛屋及烏,韓父喜歡小哥倆,對婁燕妮這個兒媳婦也很滿意,再加上他向來對雙胞胎感觀好,自然是沒有不應的。
“你看看這個婁燕妮,別看是鄉下來的,心計可是深得很!”隋麗芳拉著韓卓,壓根就不讓他過去陪客。“手段還挺高明的,你看著吧,這樣一來,你爸肯定得幫忙照顧著。”
韓卓這次回來,也是聽說婁竣林會來,才會回家的,不然他是真的一點也不樂意回來,回來不是面對他媽的嘮叨,就是韓歡那張陰陽怪氣的臉,要么就是她媽逼著他去學校看那個什么思詩。
雖然有些失望這次婁燕秋沒來,但看到婁竣林,韓卓還是挺開心的,他們確實同在京城,但也是真的難約時間。
“媽,你說什么呢,這是大嫂的親弟弟,咱們家正經親戚,難道不應該照顧著嗎?”韓卓實在是搞不明白她媽在想什么,要說照顧,隋家受的照顧是最多的吧,應該說不止隋家,連隋家那些姻親,前些年都沒少沾他們家的光。
倒是這幾年韓父退了下來,家里才沒從前那么熱鬧。
“什么大嫂!”平時當著韓父的面,隋麗芳隨他們怎么喊,但是私底下,隋麗芳是很討厭韓歡韓卓喊大哥大嫂的,“你就一個姐姐,以后也只有一個姐夫。”
以前韓卓沒考上大學,韓父又病退下來,隋麗芳是真慌過一段時間,但是現在她兒子出息了,自然不需要韓凜的拉拔,隋麗芳底氣足得很。
韓卓懶得跟她爭,爭贏爭輸都沒有意義,反正他媽對大哥大嫂的成見很深,他也沒有辦法改變。
“對了,你跟那個婁燕秋,沒什么吧?”張思詩不來她們家了,隋麗芳特意去問過,開始張思詩不說,后來才說韓卓心里有喜歡的人了,不想去打擾他什么的。
隋麗芳想了很久,張思詩和韓卓見面的機會,也就韓卓放假回來的那兩天,也沒在別的地方見過,就上半年,婁燕妮一家帶著弟弟妹妹來看韓父那一回后,張思詩就不來家里的。
想來想去,韓卓心里喜歡的人也不可能是婁燕妮,只有可能是婁燕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