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鴻煊這份奏折,經蔡三得的口念出來之后,聽到的人都沉默了。壹看書 在座的,除了周廷昱之外,都是做父親的人,舒鴻煊在奏折里面殷殷切切的期盼著娘親的疼愛,訴說著自己對娘親的懷念,對照顧妹妹的惶恐,用自己當年還稚嫩的肩膀扛起了照顧妹妹的重責,眾人也才明白,為何舒修和明面上寵溺暗地里捧殺的行為沒有實現了。
一個幼而聰慧,五歲就已經熟讀四書五經的孩子,清晰的記住了娘親病逝的形容舉止,也牢牢地記住了娘親臨終之前對他的諄諄叮囑,所以他努力進學,想要出頭人地,又因為不知道怎么照顧妹妹,索性自己學什么,就教妹妹什么。
隨著蔡三得的話語,眾人腦海里恍惚出現了一個小男孩,自己一邊進學,一邊教妹妹讀書習字的場景。
特別是最后那首詩,把自己對娘親的懷念和感恩,表達得淋漓盡致。
“是個好孩子......”有武將感嘆了一句。
可不就是一個好孩子么,在不知道人面獸心的父親竟然想養廢自己的時候,因為娘親臨終的囑咐,不僅自己成了大夏最年輕的三元及第,也把妹妹教導得讓陛下冊封縣主。
連武將都這么感慨,身為文官,更多愁善感一點,特別是那首詩,好些文官聽了之后都心有感觸。
“好!自立自強!容景果真是個好孩子!”王石公雙掌一拍,狠狠的夸道。
他轉頭望向那十幾個參奏舒鴻煊的朝臣,用手點了點,“其實呀,老夫吃鹽比你們吃米還多,老夫在朝堂上參與朝政的時候,你們很多人的父母還在玩泥巴,你們的心思打量著誰不知道呢?
寒窗苦讀圣賢書,貢院考取功名路。要看書你們當中又有多少人敢拍著胸脯,說自己考取功名,是為了天下社稷謀安定,為了天下百姓謀錦繡?
人都有私欲,老夫并不厭惡這點,就如老夫自己看好容景這孩子,所以想要幫他一把,這都是老夫的私心。
可有些私心不能有!”
這一句王石公說得擲地有聲,聲音洪亮,目光猶如一盞燈,照亮著所有人心底的陰暗,讓不少人有些不自在。
“你們參奏容景是為了什么,老夫知道,可用你們那些已經被權勢富貴填滿了的腦子想一想!好好想一想!容景自入仕,可做過一件對不起家國,對不起百姓,對不起良心的事?
恰恰相反,因為容景提出的新法,讓我們大夏這架有些后勁不足的馬車重新動了起來,整個王朝,天下的百姓都開始有了更好的生活。
我知道,我知道因為他的新法,讓你們家族損失不小,因為家族利益,你們恨不得他死。可你們好好想一想,傾巢之下無完卵!大夏國力衰弱了,對你們這些大家族有什么好處?大樹底下還好乘涼呢,你們怎么就不懂這個道理?
還有,不管將來誰繼位大統,難道就很想接手一個到處破爛的王朝嗎?你們希望高坐龍椅之上,要面對的卻是百姓民不聊生嗎?要接手一個到處破爛的王朝,你們就不會焦頭爛額嗎?”
王石公捶胸頓足,痛心疾首數落著眾朝臣,他后面那一番話,就連幾位皇子都給罵進去了。
當今天下,敢這樣說,能這樣說,又不會惹承德帝生氣責罵的,除了周大儒這個小皇叔之外,就是王石公了。
這位老人家,一生都致力于讓這個皇朝更好,讓天下百姓生活更加安定,他的為人處世之道,很多人都做不到,但并不代表他們不佩服。
特別是承德帝,每年王石公過壽的時候,都會派蔡三得送賀禮給他,每每都會感慨一句,“大夏幸得王石公,有石公在,朕心穩如泰山啊!”
要是大夏再多幾個跟王石公這樣的人,大夏又何愁綿延千年不絕呢?
所以即便王石公話里近乎挑明了如今朝堂底下開始越發暗流涌動的奪嫡爭斗,承德帝卻絲毫沒有生氣的樣子,只是冷冷的掃了一遍底下的朝臣和兒子們,被他眼神掃過的人中,太子殿下靜立不動,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微微垂了垂頭,周廷昱昂首挺胸,那十幾個參奏的朝臣,個個都低下了頭。
“昨天廣平侯出殯,老夫機緣巧合,知道了廣平侯府發生的事,老夫曾當街說過,如果有人覺得容景做錯了,讓他來跟老夫說,到底錯哪里了!
現在老夫來了,你們說他錯在忤逆不孝,如果這樣的容景真的是忤逆不孝的話......”
王石公看著那些朝臣,一字一句、鏗鏘有力的接著道:“容景要受什么責罰,老夫陪著容景一起受這個責罰!”
“石公,不可!”
“帝師大人!”
“帝師大人,萬萬不可!”
“帝師大人,您身份貴重,萬萬不能損傷貴體啊!”
王石公這話一出,眾人大驚失色,就是周大儒也驚了驚,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其他人更是不用說,紛紛勸阻,一邊勸說一邊用眼神譴責那十幾個朝臣。
那十幾個朝臣當真是欲哭無淚,特別是頂著承德帝那滿是沉怒的眼神,頭皮一陣陣發麻,恨不得跺腳哀嚎。
這都叫什么事?明明參奏的是舒鴻煊,石公您一個年已古稀的老人家,就不要湊和了好嗎?
忤逆不孝要受的罪責,您要是跟著一起受了,我們能被王家族人生生活撕了!
從來沒有聽過老壽星嫌命長的,石公啊,就算您不為了自己,好歹也憐惜一下我們的性命呀,您不是憐貧惜弱么,怎么到了我們這里,您就不憐惜了呢?我們還想多活幾年,可不想被陛下記恨,與王家氏族成為不死不休的敵人啊!
當下就有人打退堂鼓,看這大勢,想要扳倒舒鴻煊是沒有機會了,既然如此,又何必再堅持下去?
“陛下,是我等不明事實的真相,廣平侯狼子野心,舒舍人為母還恩,做得對!”
一個人低下了頭,其他人頂著旁人譴責的眼神,也抵不住了,紛紛低下了自己的頭,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