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清掂量手中的茶盞半晌,使勁砸在地上,飛起的茶葉沫子濺了顧二爺一身。
“二弟,我被老四氣到了,這小子著實不像話!我眼下談什么都沒興致,恨不得把老四抓過來跪祠堂,抽他一頓鞭子!”
二夫人連忙接口:“大伯是一家之長,教訓弟弟們也是您該做的。”
你到是快揍顧四爺呀。
她從嫁到顧家就聽顧大爺總是把教訓幼弟掛在嘴邊上。
十幾年過去了,她只見顧四爺一如既往活蹦亂跳,從未瞧見顧清碰過顧湛一根指頭。
“四爺再胡鬧下去,沒人教導他走正道,我怕他連累顧家,影響大爺的仕途。”
“老二媳婦,這話我就不愛聽了,老四是有很多不足,也要慢慢教,可他哪里胡鬧了?哪里連累顧家?”
顧老夫人面沉如水,眸子閃爍冷意,長子打幼子,她管不了,只能稍稍維護幼子。
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欺負管教她的寶貝疙瘩,二房算是哪根蔥?!
“胡鬧的人能成為永樂伯?不是我說,咱們顧家全算上都未必有老四在宮里有臉面!”
顧清咳嗽一聲,太扎人心了!
“你咳嗽什么?我說是宮里,又沒說朝廷上?”
顧老夫人瞪了長子一眼,“你們兄弟還真像,就是愛吃醋,你們都是從我肚子里爬出來的,我縱然偏愛疼惜老四,卻是最倚重你!”
“老大怎么教導老四是他長兄的責任,輪不到老二媳婦隨意插嘴!”
顧老夫人轉移炮火,“我以前就說過,倘若你覺得老四連累了你們,老侯爺留給你們的宅子還空著,你們大可搬出去,我雖然還健在,不指望庶子給我養老送終,我有一雙嫡親的兒子。”
“他們一個是閣臣大學士,一個是永樂伯!”
顧老夫人滿臉的驕傲,看向二房帶著幾分的輕蔑嘲弄,身體悠閑靠著迎枕,拿出老封君的款兒:
“我還沒淪落到看庶子和庶子媳婦臉色過活!以后縱然老大老四他們不如意了,我也不會求到你們頭上!”
顧二爺撲通跪倒,雙眼含淚,“兒子雖不是母親親生,但卻是母親養大的,您教我讀書識字,給我請先生,吃穿用度,兒子不比大哥少差,在兒子心里,您就是兒子的親娘。”
“母親斷不可再說此話了,兒子永遠不會離開顧家,離開您的。”
顧二爺淚水順著眼角滾落,剛正的男人落淚還是挺令人心酸的。
“是呀,是呀,什么庶子嫡出的,還不都是母親的兒子?”
三太太錢氏可是一萬個不想分家,一旦他們搬離顧家,不說生活水平直線下降,出門應酬的人家都是些小門小戶。
她的一雙兒女還沒說婆家呢,怎么嫁入高門大戶?
以往她是靠二夫人比較近,在關乎自身利益時,三太太反而怨上二夫人!
老夫人偏心顧四爺那不是正常嗎?
哪一日老夫人不疼顧四爺…太陽怕是從西邊升起來了。
“都是母親養大的,我們都會留在母親身邊孝順您,有句話說,兄弟同心,其利斷金,二爺和三爺也想為家族繁盛盡一份心力。”
三太太提著帕子擦拭硬擠出來的淚珠,“不管二嫂怎么想,橫豎兒媳不離開母親。”
“你不怕老四鬧騰,牽連了你?”
“四爺是好的,哪句話說得不對?”
三太太明知道老夫人利用自己踩二夫人,順著說道:“反倒是二嫂養大的三丫頭聽風就是雨,心腸有點歹毒,二嫂是該教教她了,當初二嫂應該把兒女留在京城的。”
二夫人臉一陣紅,一陣白,“三丫頭不過是見到…”
“她是得好好教訓!”顧二爺冷聲道,“我罰你立刻去祠堂反省。”
三小姐哽咽應道:“女兒遵命。”
她轉身含淚跑出去,顧珊眸子閃過一抹心痛。
顧二爺不愧是顧四爺的兄弟,雖然不是一個娘生的,都是拿兒女頂罪的渣爹!
夢中,她也被顧四爺教訓去跪祠堂。
顧珊最近的確同三小姐走得近,即便知曉三小姐有些心思,她也想在顧家多個能說話的姐妹。
她見到顧瑤顧瑾談笑,見顧瑤同顧玨打打鬧鬧,總有說不出的羨慕。
顧珊道:“我去看看三妹妹。”
顧老夫人擺手道:“去吧。”
已對顧珊沒有任何疼愛之情,顧老夫人見不到顧珊反而更好。
顧老夫人又狠狠教訓了二夫人一頓,才讓顧二爺起身。
不是不能把顧二爺分出去,她也不在意苛責庶子的名聲,可分出去后就不知顧二爺的打算了。
還不如放在眼皮子底下,還能以嫡母的名分壓一壓顧二爺。
何況顧老夫人也缺一個出氣筒,二夫人正適合。
等到二房三房離開,顧老夫人對歐陽氏厲聲道:“這次的事是誰做的?”
歐陽氏一臉委屈,補品是老夫人燉的,端著補品的人也是老夫人的人,她就算掌握中饋也不敢去查老夫人身邊的奴才。
她向顧清露出幾分的求助,顧清眼瞼低垂,“母親,此事也不能全怪她管家不利。”
“哼,你倒是個疼媳婦的,若是老四絕不會說我一分不是。”
顧清偶爾對使小孩子性子的母親頗為無奈,又不能學了老四向母親‘撒嬌’,他從小到大就沒窩在母親懷里過!
“您說得是,老四比兒子討您歡喜。”
碰見耍脾氣的母親,顧清只有一個念頭順著她說,使勁哄母親。
仔細想想,他還真是命苦呀。
下輩子投胎他絕不做長子!
“老四樣樣都好,聰明能干,不僅能為瑤丫頭和瑾哥兒著想。”
顧清眼見著母親眉開眼笑,輕聲說道:“把老二也給坑了,翰林院…老二當年沒考中庶吉士,去翰林院不是鍍金高升,而是去養老的。”
歐陽氏眉頭微凝,“四爺有這份心機?”
顧老夫人一聲哼,歐陽氏打了寒顫,“還是母親教導得好。”
“何大人肯幫忙?”
“只要老四去說,兒子估摸著能辦成。”
顧清悠閑道,“如此也省了兒子的事兒,省得旁人以為兒子打壓庶弟。”
,方便閱讀